一种很好玩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有这么一种说法,说,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我们一般怎么学文言文的?翻译全文?记住重点词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句式?背诵名篇佳句?文学常识?
今天我们来换一种玩法,也许更好玩一点。
先讲一个故事:
英国摄影师巴尔特,特别擅长拍团体照,与别的摄影师一样,在准备拍照前都是喊“一、二、三”,不同的是:别的摄影师要求大家先做好准备,拍出来的效果却总是不能让人满意,因为总有人忍不住眨了眼睛。而巴尔特在拍照前要求大家先闭上眼睛,然后喊“一、二、三”睁开眼睛,结果拍出来的照片个个目光炯炯。
看完故事,您一定明白了一点什么。下面开始:
一、阅读。
( )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死掉;如果咬了人,没有医治的办法。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有能力捉它的人,抵他的田租。永州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有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
我很悲悯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当政的人,换掉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田租,那怎么样呢?”
蒋氏(听了),更加悲伤,簌簌落泪,说:“您是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我这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租税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以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早已困苦不堪了。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才生存了下来。”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dàn)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我听了越发悲伤,孔子说:“暴虐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沉重赋税的毒害,有比毒蛇更厉害的呢!因而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采集到它。
这是现代文?古文?怎么回事?谁写的?标题是什么?
您是肯定一眼就看出来了,但对于没有读过本文的学生来说,就差点被吓翻了。如果换一篇您也没有读到过的文章,然后剪裁拼贴更巧妙一点,您读的时候也不见得如此淡定吧?
对,这是一篇我做过手脚的文章,里面有文言文,也有现代文。是错综版的柳宗元《捕蛇者说》。
二、翻译。
1、把上文古文部分翻译成现代文。
2、把上文现代文部分翻译成古文。可以独立完成,可以组团讨论。特别字句有提示。巡回指导。
在有趣的现代文翻译成古文的过程中,学生平时所学的语言知识点就不知不觉地贯穿其中了。而且学生也充分领略了古文简洁明快的特点。
三、比较。
学生版的《捕蛇者说》和柳宗元版的《捕蛇者说》。
在比较中获得信心。古文也不是那么遥远和陌生,也并不是那么可怕。我们自己都会“创作”古文了,古文考试何惧之有?
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传承的都是一种文化,表现的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它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相同之处,当然也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
好好学习它,我们就能在两者之间自由穿梭了。
四、总结。
1、形式很重要,形式的创新也是重要的创新。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往往很沉闷,为什么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不好?有很多原因,教师不善于形式的创新,是重要原因。
学生的学习与写作也一样。也要善于创新。反弹琵琶就是一种创新。
2、读书人要关心国事民瘼,这是知识分子的使命之一。
3、上层官僚脱离民间。贬官文学。伟大作品的产生。(如果柳宗元一直生活在长安城中,会认识捕蛇者吗?会认识郭橐驼吗?)
用心、用意、用好料;有胆、有趣、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