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与雅歌书——中西方古代的爱情诗
春暖花开,又是个恋爱的季节,是不是想像古代的诗人那样满腹文采,向女神倾心吐意,给自己加分呢?
是不是想知道古时候中西方男女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呢?通过中国和希伯来文化,从《洛神赋》和《雅歌书》,让我们来感受来自古代或含蓄或热烈的爱情吧!
Part A : 中国——《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
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
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
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洛神赋》可以看作是汉代铺排大赋向六朝抒情小赋转化的桥梁,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
以下就为大家献上王献之与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王献之
以上是前人根据王献之的原作刻出来的作品,我们现在的人称之为《玉版十三行》被誉为“小楷极则”,笔画隽秀挺拔,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说来这个跟杭州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个“碧玉版本”为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以上是完整的拓片
这个拓片是流传甚广的碧玉版剪裱本,十三行变为二十八行,失去了原来分行布白之意趣,这是在欣赏时需要注意的。但是因为版本十分清晰,所以也分享给大家。
赵孟頫
赵孟頫很喜欢这个文章,以及二王的书法,用小楷和行书的方式写下许多的作品,以下是他晚年写的一套小楷:
赵孟頫中年时期的行书作品洛神赋
《洛神赋》卷 纸本 行书 292x20.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戊子五月”又题。
此卷《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像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可见学习赵孟頫的书法有益于对二王书法的认识!
Part B : 希伯来——《雅歌书》
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药、常在我怀中。
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凤仙花、在隐基底葡萄园中。
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你的眼好像鸽子眼。
我的良人哪、你甚美丽可爱、我们以青草为床榻、
以香柏树为房屋的栋梁、以松树为椽子
·········
雅歌(Song of Songs)是《圣经》旧约的一卷书,书中以一连串的诗歌来记载两个年轻恋人的爱情,作为对人类爱情的礼赞。本卷书共8章,大致也可以分为六段。
第一段为爱的渴慕1:1-2:7;
第二段为爱的追求2:8-3:11;
第三段为爱的称赞4:1-5:1;
第四段为爱的起伏5:2-6:13;
第五段为爱的归属第7章;
第六段为爱的憧憬第8章!
以上的雅歌书书法全文是七年前学习洛神赋书法作品后试着以洛神赋的笔意抄录的!
(扫描图中二维码可购买视频示范用笔)
关注微信公众号,联系后台免费获取高清大图~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