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Red that Goes Against the Current
星球剧场 | Leon君
这是我第一次写剧评,因为我很少追剧。而且,让我今天想动笔「首开纪录」的这部剧集,实际上我当初压根就没打算点开看。说来神奇,《叛逆者》的海报在爱奇艺首页置顶了一个月,我都无动于衷,可能瞥一眼名字有种模仿《伪装者》的意味,怕是重复前人的套路,便没了想看的冲动……直到有一次无意中看到B站一个解读《叛逆者》真实时间线和历史背景的视频,里面所展现的丝丝入扣、虚实呼应的剧情片段让我眼前一亮,顿生兴趣。(P.S.:该剧于6月7日在央视八套及爱奇艺同步播出,全剧共43集,至6月28日完结,以下文字将涉及轻度剧透,敬请留意)
我事先并未了解过这部剧集的宣发信息,要不是看到历史向UP主的诚意安利,险些让我错过这部继《潜伏》之后又一高能硬核的谍战力作。
既然引我垂直入坑的原因是这部戏考究的历史细节处理,那么索性就从剧作背后真实的历史说起吧。
《叛逆者》用43集篇幅讲述了一个跨越13年的故事,从1936年国民党剿共一直讲到1949年上海解放,通过时局的不断变换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复兴社、CC团、低调俱乐部、特高课、76号、军统、中统、保密局,外加中共地下党等等,你听说过的、没听过的,民国时期几乎所有的特工组织全部串联起来,这是我看过这么多谍战戏里绝无仅有的,叙事视野可谓非常宏大,而且对历史的嵌套也十分精准。
除了大环境的铺陈,中间也穿插了大量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像淞沪会战、迁都重庆、汪伪政府成立、皖南事变、淮海战役等耳熟能详的历史名词,成为推动剧情走向的时空引擎;像戴老板、周部长、何总长、郑局长、毛局长这些只存在于角色台词里的国民党高官则是故事穿针引线、丰富细节的隐形NPC……整部剧看下来,就犹如在重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稍微有点民国知识储备的同学一定会产生很强的代入感。
虽说结合史实展开叙事是谍战戏的基本操作,但很少有能够在大跨度时间线中还能把虚构和现实情节衔接得严丝合缝的,尤其是在虚实游走间将一个个正反派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智商在线,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证角色言行符合性格,动机符合逻辑。
我想《叛逆者》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至少前42集基本做到了),才有了弹幕中刷屏的「高品质」、「注重细节」、「尊重观众智商」这样的广泛共识,所以对剧中主要人物的生动且立体地描绘,是一部谍战戏突破瓶颈迈向神作的关键。
《叛逆者》的男主角是由朱一龙饰演的国民党特工林楠笙,从叙事手法上来说,主人公开局是国民党的这种视角并不新鲜,《潜伏》中的余则成、《悬崖》中的周乙都是这样的典型。
但林楠笙的身份设定为国民党复兴社的新晋干事,随后一路「打怪升级」直至做到保密局副站长的级别,却是第一次从青年精英的成长视角来影射国民党统治者由反动到疯狂到覆灭的全过程,这是本剧的一大亮点。
而且,更值得称道的是,与以往大多数开篇就安排好主角为国共双重特工身份的人设不同,《叛逆者》展现了林楠笙「由国转共」的完整心路历程,从曾经是「党国」最忠诚的情报战士到经历了国共对峙、抗日战争等一系列大是大非的洗礼后,最终踏上寻找伟大信仰的「觉醒之路」,点题了剧集的名字,也成为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缩影。
这种不矜不盈、娓娓道来地主旋律叙事,让我终于看到了一抹「高级红」,但凡有共情能力的中国人,都绝不会对林楠笙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读入党誓词的情节毫不动容。
说实话,那一幕让我这个早就波澜不惊的十年老党员,都克制不住地热泪盈眶。
为了将主角林楠笙的形象刻画地细致入微,围绕他展开故事线索的每一个角色,不论戏份多少,几乎都能描摹得充满张力、入木三分。
其中最富戏剧性的Top-3便是:林楠笙的第一个伯乐,也是一号反派人物的「拽王」陈默群(王阳饰);他的第一个对手,也是人生导师的「狐王」顾慎言(王志文饰);他要面对的终极大Boss,活到最后一集的「摸鱼王」王世安(张子贤饰),这三位性格突出的主线人物与我们的主人公「沉迷工作、从不休息」的「卷王」林楠笙,一起被观众戏称为「叛逆者联盟F4」。
剧作在正派角色的设计上,不仅没有肆意开启「主角光环」,反而屡屡与死神擦肩,其他重要人物也没有「金手指」,该下线的时候也是干净利落;而反派角色也同样被打造地独树一帜,他们智商丝毫不逊于正派,与之打得有来有回,持续制造巨大压力,让人看得喘不过气来。
但恰好是这种更加年轻化、高智化、复杂化的反派设定,才是观众最想看到的势均力敌的精彩较量。
不过,有一说一,比起男主角林楠笙的饱满丰富的形象塑造,女主角朱怡贞(童谣饰)就显得平平无奇了,甚至对后期剧情的推进作用还不如女二号蓝心洁(朱珠饰),包括结尾退场的仓促处理,也是该剧未能保持全程高水准的一大缺憾。
总体来看,不足之处,瑕不掩瑜。也许是同行的衬托吧,《叛逆者》可以说是近年来谍战剧中制作最为精良的一部,开篇就能够将观众带入到浓郁的紧张氛围中,寥寥数笔就交代清楚了几位主要角色的人物性格,前半部分的剧情节奏也像坐火箭一样,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全然没有拖沓感。更难得的是,尽管故事发展飞速,细节的拿捏却依然严谨从容。
另外,《叛逆者》在服装、化妆、道具方面的打磨,可谓下足了功夫。不单单是找来历史顾问去尽可能地准确还原当年的场景,还在许多不太起眼的画面中加入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小设计,这成为许多「侦探」观众们津津乐道的「彩蛋」。
最明显的就是男女主角的名字,多读几遍就能发现个中秘密:林楠笙——谐音「临难生」,朱怡贞——谐音「主义真」;林楠笙和朱怡贞合奏的《六月船歌》,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著名的钢琴曲,预示着未来苏联对中国的影响,这首舒缓悠扬的曲子是男女主情感绵延的符号,同时也是整部戏的片头曲;剧中还出现了许多书籍,不仅作为接头暗语或密码本,而且其本身也寓意非凡,最经典的要属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它歌颂了民主自由的精神,是男女主最初邂逅时心意相通的媒介,后来也变成他俩发密电用的同款密码本。
像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课堂上教授讲解的课文,图书馆前每日更新的黑板报,街头巷尾报童叫卖的报刊杂志,建筑外墙上张贴的国货广告等等,仔细想想都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向往变革与进步的心声。
剧情里还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腻设计,大家可以边看边去发掘,喜欢抄金句台词的小伙伴,这部剧「服用」起来也非常可口……说到底,这种需要带上脑子好好品咂的谍战故事,真的久违了。
或许《叛逆者》的主旋律底色让你并不感冒,但一个好的故事,其实根本不需要政治正确的刻意暗示,只要你认真地看下去,就会被剧情和人物所吸引,使你不自觉地陷入思考……毕竟作为中国人,我们太熟悉那段历史了,以至于熟悉到「无感」,而《叛逆者》就像它的名字那样,作为一艘逆流而上的行船,载着你驶向长河的源头,重返那个热血年代,去体味一百年前「正道的沧桑」。
《叛逆者》在建党百年之际一众献礼作品中杀出重围,获取年轻观众的青睐不是没有原因的,你除了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反套路的谍战大戏外,还可以当它是「民国女子穿衣图鉴」,或是「舌尖上的叛逆者」,亦或者像我这样搜寻有意义的旅行目的地,然后暗暗记下两个地下党想要去的地方,一个是延安,一个是阿根廷。~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