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 · 散文】 许燕青 : 读书从家乡开始

读书从家乡开始

 

文丨许燕青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任何事情都应该与时俱进。我感谢这个社会,让我赶上了好时代,新鲜事物我都愿意去尝试。唯独看书的方式我没有与时俱进,电子书让人伤害眼睛,内心感到浮躁,故我只选择看纸质书。
每天的早晨忙后或是午休后,我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坐在窗下,静静地捧起书来看。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在书中欣赏大自然的风景,为书中的人物命运担忧,随着书中的人物高兴嬉笑也为书中苦难的人而落泪。读书获取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身素质,真是好处多多。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在享受着物质带来的幸福生活,精神生活我首选读书。我在享受着读书的浪漫和潇洒。
但是说到读书,对我来说,还真有不少感慨和记忆。现在读书是在幸福生活中享受生活,过去的读书是在艰难困苦中渴望和寻求幸福生活。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黄土高原的无定河畔度过。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土地总是那么的单调荒凉,连绵不断的山峁沟壑,没有任何一点丰富的内容。受苦人是黄土里刨食累一生还是食不果腹,哪有钱买书看,有的孩子,因缴不起两元五角钱的学费,上不了学。那时人们没有钱买书,也就无书看,文化生活更是一片空白。我和同龄孩子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活了,即使上学了,除了课本,再无其它书可以得到启蒙教育。
上学后,我拥有了人生第一本课外书,是父亲给我买的《新华字典》。虽说它是工具书,但对我看书识字起到很大作用,上学时提前预习新课文,我总是比别的小孩先认得课文中的生僻字,老师让朗读课文时,我很流利地读完,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投来的羡慕眼光,很是得意。这本字典我从家乡带来至今还保留着,是有一份不舍和对故人的思念。现在看书写字也离不了它。
后来父亲又给我带回一本“第四届人代会召开”的宣传画册,它是我课外的第一本启蒙书。认得写会了里面所有的字,使我的识字量超过了上学所学,也让我知道了山沟以外发生的国家大事。在硷畔上的沙柳树下,和同伴们围在一起看书并哼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大家快乐无比,向往着山沟外的大世界。在那饥饿难耐的日子里,犹如精神食粮填充着我们的胃肠,享受着一点可怜的“温饱”。
课外书的阅读,对上学学习有很大帮助,看书时,注意对好词好句和其它知识的积累,写作文的思路开阔了,用词也要宽广些,作文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念给大家听,得到鼓励的同时,促进了学习,更渴望看书。
那时我还用挖野扁豆根和柠条籽等药材卖的钱,买回一本作家浩然写的《西沙儿女》,其实这本书才算是我真正进入了读课外书的时代,也是我独到的第一本文学书,书中对美丽大海的描写深深吸引了我,给我这个当时的懵懂少年,以美的启蒙和心的飞翔。那时读书也有浪漫时,到无定河畔拾柴时,怀着对大海的幻想,有意坐在水中的河石上看书,以此来感觉书中所描绘的意境,在寂寞孤独中幻听遥远的海浪声,可我脚下的无定河水却是那么的平静和渺小,举目四望是寥寂荒凉的山峁沟壑,尽管很失落,但难灭对浩瀚无边的海洋的向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以至后来多次到大海边游玩,感受过那无边无际的海洋。
有次我到本家爷爷家串门,叔叔给我两本书让我看,一本是《苦菜花》说是反动“毒草”,我不解地问叔叔“书怎么会是有毒的草?”可能他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吧,让我别问那么多,拿回去偷偷地看。我只好在每晚的煤油灯下看,前额的头发不知烧焦过多少次,也为“多烧油”挨过打骂。带着迷惑和不解看完了书,却不懂为啥是“毒草”还是反动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纳闷看书还要偷偷地看,由此也让我学会了思考。另一本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那时我在最高的山峁上干过农活,最远的深沟里砍过柴,我都是带着这本书靠在土楞边看一会书当作休息,书尽管不能解决我的劳累和孤独,但在难言的苦楚无法表达时,能从书中得到一点慰藉,尤其是书中那句激励过无数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的名言,激励着我要坚强地生活下去,一个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人顽强的生活着,让我第一次会思考怎样来承受苦难。也改造者我的人生观,同样也鼓舞着我,使我对幸福生活充满着期待。
来到西安上学,父亲单位有报栏,每天必看。那时是宣传英雄主义的时代,读了如《红岩》等书常常被英雄所感动。尤其是看了捷克人尤利乌斯·伏契克撰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书中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语句,给了我很多激励和鼓舞,感慨在那遥远的欧洲也有那么伟大并让我崇拜的英雄。
工作后,广泛阅读中外名家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还有《镜花缘》、《老残游记》等。老舍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书中刻画的人物祥子,栩栩如生,读完书,这个人就活生生地浮现在了我的眼前。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思考颇多,从此我就只选择读名著。
外国的特别喜欢看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科波菲尔风度翩翩,撩动着我的心;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书名让我沉思,人物命运使我忧伤,冉.阿让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沉默的情景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一情节影响了我几十年,在抹不去的记忆里,总想知道他在想什么,童年苦涩生活的印记使我形成了多伤感的性格,也常常困扰着我的性情。所以就希望从书中去寻找一些与我成长经历相同的感触点,看书好把自己幻入其中,设身处地去感受一番,被书中的人和事,情和景所触动。也会对法国籍犹太裔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入迷。我曾和同事们说《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是我的偶像,他的善良和对女人的那份忠贞感动了我。最后他躺在了艾斯米拉达的身边陪葬,化成灰了,当有人想分开他们时未能如愿,这个情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现在的社会生活着许多不幸福的女人,选择他做丈夫很理想,惹得大家笑弯了腰。
读书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所学知识对我一生帮助很大,如参加工作凭成绩分配到理想的工种又从体力劳动者变为脑力劳动者。参加西安市职工法律竞赛获过第三名,也靠自学获取了大专学历,因为我坚信读书永远有用。
人生的路不平坦,在家乡时的那段生活,留给我太多苦难的回忆。那时虽然读的书不多,一本书的作用,影响甚微。但每本书对我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也是长久的。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当我痛苦时,从书中得到过宽慰;迷惘时,又能从书中得到解读。重要的是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我一生虽然没能成名成家,但经过努力已很满足。读书现在已是我的爱好,我享受着读书的快乐,生活的很踏实。
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中,噪音使人烦躁,灯光使天空没有白昼之分,干扰着每个人正常运转的生命生物钟,使我很怀念家乡那个宁静的小山村。远离家乡后,怀着对家乡特殊的感情,使我偏爱看反映陕北生活的书,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又让我想念亲人,怀念故乡。几十年了,虽然乡语已陌生,但我通过书本在静静地听它讲述那块黄土地里发生的故事,并由书代领我走遍故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好似见到了很多熟悉的乡亲。和书中的人物互诉衷肠,被书中的人物命运感染的让我感动,让我忧伤,让我流泪。
悠扬的信天游歌声会让我深深感动,看到一幅浓郁的黄土地画卷,我会泪流满面,越过千山万水传来家乡变化的好消息,我会心花怒放。我的一生平庸,没能升官发财,也就不能为家乡的建设作贡献,但作为黄土地人,我时时刻刻想念着家乡,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有个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乡情,固守着我的心灵。听说我的家乡如今是林草满山,果树满川,当年上山砍柴的羊肠小道,被绿草掩盖,无定河畔已成为一道景观,感慨家乡的变化让我无法想象。  
我的家乡也曾号召人们多读书,提高全市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举办过“读书武装头脑,学习服务发展”的读书活动,很有建设性。我虽然远在他乡,愿和家乡的人一起读书,我意在以此释怀思乡之情。我只遥望硷畔上的沙柳树为我招手,脑畔上的宁条花为我开放就很欣慰了。
审稿:肖祎娟   编辑:马晓毅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许燕青 : 西安市人。爱好文学,喜欢写作,其作品散见于《西安晚报》、《华商报》等报刊和文学期刊。
看更多走心美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滋水美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