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军:谈从临摹过渡到创作

刊名题写:秦朋

让更多青少年拥有更加丰富、公平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青少年书法家园   书法人的乐园


王增军

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

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导师工作室导师

中国书协“翰墨薪传”

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

“专家教师团”成员

河北省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

从临摹过渡到创作

文\王增军

所谓艺术创作,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范畴的审美活动。就书法艺术创作而言,它是建立在特定形质基础之上的,个人审美情感的自由表达活动。临摹碑帖就是学习掌握这种特定的形质技法规律,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自由表达审美情感,即创作。

需要指出的是,书法的这种特定形质即形态品质,与人类其他情感表达艺术形式不同,从它一诞生就与创造它的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人生观绑定。不可拆解,互生互长、互为表里。其笔画以及形成笔画结构的方式方法,无不饱含着浓烈而稳定的审美意愿和价值观。有着严格的规定性,而又不能被尺度衡量。衡量它的是“雅与俗”,是形质基础上的神采。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强调的就是以形写神。书法特定的形质结构只是其表,其里是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因此.并不一定临摹了碑帖,或是写像了碑帖上的字就能创作了。写像了书法本体形质结构是第一步,写到形质内涵是第二步,准确传达书法形质与内涵是第三步。在此基础之上,能够表达个人的审美感受,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书法好比水中鱼,鱼之所以能自由游动全赖水的托举。离开水,鱼只是一具形骸。在此,水就是书法形质的内涵和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学书法好比得鱼。善得者,得其鱼又得其水。至善者,以其水烹其鱼,食而化之,得其精益。   临帖过程中的实临、意临、单字临、组字临,是既得“鱼”又得“水”的方法,更强调“得鱼”,即取法。临帖是走向创作的唯一途径,但是,只做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要让“鱼”游向“深水”。即要让学到的技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得到正确的反映和锤炼。但是,开始时还不能一下子就把“鱼”抛到社会文化的“深水”区。因为,在初始临帖阶段学习到的技法还很稚嫩,对书法内涵的理解也很浅薄,临帖向创作过渡不宜离开,或过早离开原来的文化生态环境,否则会夭折或变异。所以,应该在原碑帖的环境里练习过渡。

集字训练是由临帖过渡到创作的有效方法,它打破了原碑帖的文字秩序,建立新的语境,丰富、拓展、深化了原有文化艺术生态环境。集字既可以是创作的过渡训练,其书写成的完整样式也可以成为书法作品。唐代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就是集字作品,它是用王羲之字集唐太宗为玄奘译的经文写的序文,《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原本是为迎合唐太宗喜欢王羲之书法而作,后成为历代习王书的经典法帖,学习书法从临摹过渡到创作,可以仿效这种做法。

一、用碑帖字集联

楹联又称作对联,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对偶文学形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字游戏。对联分为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音韵讲究平仄,词性讲究对仗,同时,对联也是一种很好的书法创作形式,常常被书法家采用。

用碑帖字集联,首先是在碑帖范围之内选字,按照对联的内容和形式要求,创作有实际意义的对偶文字形式。然后,再根据书法的创作要求,写成书法的形式。

王增军集《祀三公山碑》联语创作

用碑帖字集联方法,保证了与临摹碑帖的文化生态的一致性,巩固了对原有文化生态环境的认同感;原有文字秩序被打破,按照对联文学形式建立新形式,是一种“创作”。但是,其书法的原文化生态环境、笔法、字法没有改变,仍然属于临摹范畴。延伸并拓展了技法能力训练;对联这种书法创作形式,上下两联讲究虚实呼应,是很好的章法训练,提高了技法应用能力,深化了对原碑帖文化生态的理解;集联赋予原碑帖文字新的意涵,增加了文学性和音乐性,让临帖更有趣味,使临摹过渡到创作更加自然。

王增军《西狭颂》集联创作

集联自己有能力创作,或者学习作最好,一事双修。书店里也有大量碑帖集联图书可买了作为参考使用。

王增军《泰山铭》集联

对联书法形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名款一般落在下联的左面。

二、用碑帖字集句

集句,顾名思义就是用碑帖里的字造句。集句比集联宽泛得多,要求没那么严格。可以是韵文,也可以不是。书写形式除了不能用对联形式外,其他形式都可以。可以写成斗方、横条幅、竖条幅,以及各种扇形等不同章法形式。

王增军书《祀三公》集句

三、用碑帖字集文

集文,就是用碑帖里的字写文章。也可以理解为,是集多个句子在一起,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思想。书法书写形式与集句形式相同,是自由多样的。

集文是集联和集句训练的拓展,难度级别更高。首先,文字的选择余地愈来愈小;其次是书法创作方面,字法结构、章法协调难度增大。集文有两种,一是文字选择仅限于一个碑帖之内,艺术风格不变。笔法、字法、章法都不变只做相应的调整。二是选择同一风格类型碑贴作为集字范围,进行集文创作。要求统一笔法,统一字法结构,协调章法,以所选定的碑帖风格作为艺术审美取向。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整合与变通能力,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集文的更高级阶段是突破碑帖现成字范围组字。在限定的碑帖中找不到现成单字,可找出相同部首和主体部分进行组合新字。这种用偏旁部首拼字的方法,采用时一定注意,要符合六书造字法则,要符合碑帖中的结字规律,要与整体风格和谐一致,集文创作组字,一般情况下新字在文中不宜太多,应根据个人艺术把握程度而定。以整体和谐,艺术风格统一为原则。

集文创作,具体的技术处理,比如:字的大小、轻重、揖让,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虚实向背关系,要根据章法和艺术风格的需要进行调整。

王增军书《张迁碑》集句

集字时,每个字尽可能多选几个以备使用。

用碑帖字集文的方法是从经典碑帖中全面取法、用法的非常实惠的手段,此法的熟练运用和掌握,是对书法经典的有效传达,是从临摹过渡到创作的最后一公里。许多书法家就是通过这种方法逐渐走向创作,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即实现从传达到表达的过程。

检验临创转换的能力有一个简单方法,随便拿来几个字一写就像某碑帖,说明你已经渡过从临摹到创作的深水区。选一句诗或一句有实际意义的话,按照一定的碑帖风格书写,写出了该碑帖的味道。祝贺你,你己经登上了创作的岸边!

——节选自《汉隶解析》

王增军:隶书集古创作的诀窍,原来在这儿——

王增军 隶书中堂 规格 136cm×68cm

行道受肤苦乃臻幽景

立门承气和其响高山

这是一幅集古创作作品

▼请上下滑动阅览

王增军谈集古创作

汉风堂集《祀三公山碑》联曰:“行道受肤苦乃臻幽景,立门承气和其响高山。”此作取法《祀三公山碑》,参两周金文、秦汉刻石、封泥等,意在秦汉,又缶庐白石之间。

《祀三公山碑》为汉元初四年(117年)之物,非篆非隶亦篆亦隶,兼篆之古隶之朴,惚兮恍兮不可言说处最耐寻味。艺术之美说到底,其实就是那一点说不清楚的感觉。创作只是想接近这种感觉,理解并享受她。没想说清楚,根本也说不清楚。

技术处理,首先,楹联对偶形式做中堂处理,弱化形式感,让韵蕴藏其中,以和其古。弱化装饰性笔画,适度强化笔画的独立性,以和其朴。笔法上,能简则简,线质求松而不懈。结字以通篇章法为统领,中宫、重心随节律而变化。

宿墨草纸,篆耶,隶耶?说不清楚。

温馨提示:

王增军先生在《汉隶解析》一书中有更全面的对汉隶艺术本质规律的探索、疏解和分析。

(0)

相关推荐

  • 对联第2讲

                     对联的分类(2)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按照内容分,对联可以分为:写景状物类.言志抒怀类.写人叙事类.生活实用类.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学习对联的分类. 1.按联语来 ...

  • 【荆楚联谭】宜都杨守敬书院对联赏析

    宜都杨守敬书院对联赏析 作者:曾祥科 在清江.渔洋河与长江三水交汇的高坝洲库区,在宜都市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内,有一座具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书院,院内古木参天.修篁丛立.飞檐雕阁.曲廊回环,环境清幽雅致 ...

  • 12届国展创作手记|大字行书(对联、条幅)

    [大字行书对联] 郭堂贵  贵州  飞泉奇字联   247x42cm 创作手记:余生长于黔山秀水之间,常录先贤吟咏家乡诗文联语寄怀.魏宇平先生此梵净山胜景句,境界幽深,意象奇诡,气势豪迈,可谓爱之深而 ...

  • 集句联集字联功用谈屑

    ,时长 01:12 >>欢迎订阅<< >>><对联>杂志<<< 2021年07期<对联>杂志 集句联集字联功用谈屑 ...

  • 李啸、王增军谈写春联

    说说写春联 文丨李啸 从儿时起,每年春节前我都要写很多春联,感觉这是一种仪式.贴春联,是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要让普通百姓看得懂.所以但凡创作,受众很重要.我经常看到很多书家在春节前的文化惠民活动中,泼 ...

  • 朴与实的美学——王增军谈隶书的欣赏与书

    王增军 WANGZENGJUN 王增军先生隶书拙朴.沉雄,面目突出.他的隶书去掉了许多小情趣,重实少虚,线条粗细均匀,其大作品扑面而来,视域只是几个字的分布,于整体感受就显得迟钝,但当我们置于远处欣赏 ...

  • 隶书名家王增军:谈隶书临习的笔法规律

    王增军先生隶书拙朴.沉雄,面目突出.他的隶书去掉了许多小情趣,重实少虚,线条粗细均匀,其大作品扑面而来,视域只是几个字的分布,于整体感受就显得迟钝,但当我们置于远处欣赏,那美感便悠悠地散出来:线条多取 ...

  • 王增军:临创转换需要“核心技术”!

    临创合一 ■王增军 通常情况下,临摹到一定阶段就要考虑如何创作.这个过程,一般称为"从临摹过渡到创作"或者"临创转换". 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临摹啥时候是个头啊 ...

  • 王增军:临创转换需要“核心技术”

    通常情况下,临摹到一定阶段就要考虑如何创作.这个过程,一般称为"从临摹过渡到创作"或者"临创转换". 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临摹啥时候是个头啊?什么时候能创作?还 ...

  • 隶书应该怎么写?王增军&李双阳两大师来展示

    王增军.李双阳 王增军,男,字秋元,1960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中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书协"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专家教师团&qu ...

  • 王增军书汉风堂集《祀三公山碑》百联选登

    王增军 王增军,男,字秋元,号兰池,1960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中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书协"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专家教师团&qu ...

  • 王增军书法作品

    王增军,字秋元,号味无,别墅秋元草堂.三公山房.1960年生于天津杨柳青.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廊坊市书协副主席.燕山印社社长4

  • 王增军书《祈三公山碑》百联选登(三)

    王增军,男,字秋元,号兰池,1960年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专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