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民间特殊针法·多元时间针法笔记2013版

针灸学习.doc

此文档最初记录于2010年年底,并初步完成于2011年年初。此次补充修改于2013年3月,记录了鄙人2年以来经陈进法老师启蒙而渐渐向针灸真义靠近的学习过程。向陈老师致意,并向在浮华世界中自愿心沉智海的各位国学奇人致敬!

【文中黑色三号不加粗大字体表示2010-2011年度依靠陈老师启蒙所了解的初步知识,方括号内以【蓝色斜行字体】表示此次2013年在经过一段时间临床和理论磨合中的进一步认识。】

最近终于得偿夙愿,得以向岳阳医院针灸医生陈进法学习,陈医生施针以子午流注开穴法为理论核心,兼有数种独特行针机要,例如源自内经刺法之巨刺、缪刺相结合的患处对侧、患处交叉取穴法;例如陈医生留针只在表浅部2-3分深处,问及究竟,答曰:神经末梢皆在体表,深刺不过肌肉与脂肪,故舍深取浅也;例如所有疾病,只取肘膝以下特定穴:1八脉交会穴,凡取此八穴,皆宗灵龟八法;

2013版增补:这是当时的误解,运用的虽然是八穴,但开穴并非以灵龟八法或者飞腾八法所规定的推算时间来开穴。】

2五输穴、原穴,凡取此六十六穴,皆宗子午流注,尚不清楚是纳子法还是纳甲法,似乎更像是纳子法,其中最有趣味的是开穴后其他穴位的先后顺序也有特定的规律,直到最后一针闭穴,尚不清楚如何决定下针顺序;

3络穴,陈老对交经八穴与络穴情有独钟,运用最多。

2013版增补

鄙意以为,针灸医师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Level 1是在局部施针,运用对局部病灶的理论认识和操作经验,包括五花八门的种种刺激方法(例如各种运针手法,或者配合电刺激,热刺激,药物刺激,或者各种随着科技进展而产生的局部刺激方法),以治疗针刺部位所在的局部病灶,比如肩周炎针刺肩三针,即“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可能三针刺后,会接上电针,或者针尾接艾炷,或者去针后拔罐,这都是现在医院里80%以上的针灸医生的常规操作;我们假定“Level 1”的针灸医生所诊治的疾病病因单纯,病势局限,这些医生应当是能达到相当高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医理论中有一个核心概念是“整体治疗”,有时候,一个看似单纯的牙龈肿痛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胃火旺盛,比如阴虚,比如气虚,等等,那么局部治疗是否可以解决这些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属于不同辩证类别的病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因为同病异治,分型论治也是中医能够得以留存至今的核心理论之一,否则,中医针灸就不能成立,将只剩下对于病灶的“针刺术”了,这样的话,早晚医生将被机器所取代,因为不用太多年,机器的进针肯定比医生用手进针更不痛,进针层次掌握得更精确,机械“手法”比人的手法更有节律,同时对刺激量大小的控制更“科学”。说真的,我认识一些医生,他们确实是认为:机器取代人来做针灸医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说。对此,我只能表示,如果我不能淘汰你们这类货,那一定是我在偷懒╮(╯▽╰)

Here comes  Lv 2!

现在我们来看看Level 2的中医针灸医生吧:这个等级的中医针灸医生明白光靠“手艺”是不够的,应该用系统性的中医理论来指导临床治疗。思维缜密的他们,既会用中医的方法辩证,也会用西医的思维来解释病情(方便与其他医生的交流,方便对病人解释病情)。他们能够部分在病灶的远端用针,或者完全脱离病灶用针,甚至其中有一部分医生能使用类似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五门十变等较难较复杂的古典针法。脱离病灶的取穴,可以说是针灸医生从“手艺人”向“艺术家”蜕化的一个必要的过程。

这种层次的医生深刻懂得局部针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同时也渐渐意识到,穴位是拥有一定的固有属性的(温凉寒热,升降浮沉),但施针于局部,往往体现不出这种属性。然而,当所有的针都离开病灶而施于远端以后,基于辩证而产生的威力便会大大的发挥出来,对于不同体质(寒热虚实等等)的病人,取用不同的穴位,不同的手法,远端取穴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疗效,和减少尽可能多的刺激量,以一个最简单的落枕来举例,在陈老师的理论系统里,气虚证用后溪,实热(含湿热)或者阴虚用腕骨,假如用反了,也许当时也有一定的效果,却不能持久,甚至于会加重病情,这一点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与言之,对于未曾应用“所有的针全部施于远端”的医生而言是难以告明的;显然,这个层次对于当今大多数针灸医生来说已经到了“大师级”,现在一些知名的针灸专家可以说是介于第一第二个层次,却极少有完全达到Lv 2这个层次的。这当然有种种原因,不过其中最朴素的理由是:在医院里用辩证取穴来指导针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完全没有物质回报╮(╯▽╰)

level 2的种种特征来看,陈老师的多元时间针法,就是这个层次中的巅峰。

Lv 2可以说是极高的水准了,绝大多数的门诊病人包括许多甚难甚复杂的病人可以找他们来解决Lv 1所不能应对的病痛。

然而,以今天我所了解的知识,我想说,这世上还存在着第三层次的针灸治法!

在这个层次中的医生,可以说已经渐渐脱离了“物理治疗”的范畴,(换个角度来看他们本身,也已经渐渐脱离了“凡人”的范畴)。用累赘的语言来解说一下吧:使用较多的针数,或者说较多的手法,那都是不可回避的与病人直接的、频繁的物理接触,但事实上还存在着用更少的针,更小的物理刺激,甚至在病人身上无针(差不多就是剑法里的“无剑”)的治法。比如说小六合针法——取穴最大值是5穴(后天八卦方位)配合象数疗法(先天八卦数),这就是易医针灸治法中的“无剑”;比如说病人家里有一个盆栽,医生把针刺在盆栽上,人活了,盆栽死了,这就是道医针灸治法中的“无剑”。比如说一个心身疾病,医生花费9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给病人心理疏导,针刺穴位不过三数,这就是心医针灸治法中的“无剑”。

按:“心医”不知古来其曾有名乎?吾今为此文而杜撰之,拜望读者见谅!

 以下是一些门诊后自学的记录:

1、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出入方向与经脉走行方向不符的考虑:经云,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照此看来,似乎经气都是从肢体末端走向肘膝归于脏腑的,而十二正经却只有六阳经是向心走行,六阴经则是离心的,这似乎与五输穴的走行有矛盾。

事实上,最早的经络腧穴著作,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就记载着十一条经脉皆从手足远端走向头胸腹部,其后到内经时代(最早是在战国,可能要晚至汉代成书),才增补一条手厥阴心包经到十二经,以及重新定义了经脉的走向,并保留了五输穴出溜注行入的“方向”。但孔垂成的《经穴释义教程》一书中提到,五输穴的出溜注行入并不是方向,而是表达经气在该处的深浅和大小。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需要保留的疑问在于,这五个字看来还是有“方向”的指向的,到底实质所指为何物之方向,还有待研究。

2013版增补:五输穴的排列顺序与12正经中的手三阴,足三阳经脉走行相逆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经过这段时间的思索与见闻增长,大致得出了一个猜想:五输穴的最初发现与定型,与黄帝内经对12经脉的立论既非同一时代也非同一派别,五输穴的走向,有可能是导引家的自我感知,我们知道功法中有“五心朝天”,即双手心双足心与头顶心都要朝向上方,以吸纳自然下降的天“氣”而练出自有的“炁”(读音同“气”),这个时候,五输穴的“输”字就会特别显眼的告诉我们其“运输”的本质了。

2、一些穴位的定位与功效主治:

八脉交会穴——

列缺:肺经络穴,交任脉,阳溪穴直上1.5寸。主治:既能治疗本经病,又能治所络的大肠经的头痛、牙痛、面瘫;应用其八脉交会穴主治时,更可治任脉所过之茎痛、遗尿等;至于本经所主手掌热,原理为本经阴气不足,过列缺则不能润养手掌,阳明经气盛,则掌热。

照海:通阴跷脉。孔氏书中将穴名解为一火(照)一水(海),合乎肾为水火之脏。愚蒙其开塞,顿于斗室间睹见一轮红日照耀大海之貌,美哉壮哉!照海本为滋养肾阴,通调三焦之穴,此补阴为重,太溪则偏补阳(肾精)为重。照海位于内踝尖下凹陷中。结合列缺,可治咽喉病。因交会阴跷脉,故可治不寐、眼病(银海朗照意也!)另,张洁古:痫证夜发灸阴乔。针刺注意,不宜向后斜刺,免伤动脉!!

2013版增补:近期对列缺照海主治范围的再认识:随着象数疗法在临床上的介入,对于八法八穴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说起列缺照海,治疗膈与喉咙的病是其基本义,对此的常规解释是这样的:列缺为肺经络穴,通任脉;肺经从中焦起,络大肠,出胃口,上膈,所以列缺可以治膈病,肺经并没有直接与喉咙相联络的走行路线,但肺与喉咙(气管)的关系自不待言,列缺穴的释名也是比较有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列缺者,雷电也,也就是说是“天部的响动声”,以象而论,正是人咳嗽,打喷嚏的症状,这个穴位如果解释到这种程度,再有人执着地跟我说“这个位置是分裂的,还有个缺,所以叫列缺”,那我只能╮(╯▽╰)╭了。列缺所交的任脉,与膈喉咙的关系也自不待言,不过关键并不在这里,等交代完照海再详细说吧~

2011年的自学中已经提到照海属肾经,交阴跷脉,肾经循行于喉咙,也上贯肝膈,阴跷脉起于照海(然谷之后),或者有云起于然谷穴(分歧在与“然谷之后”的理解),上行与肾经走行路线相似,也上循胸里,上出人迎之前,这样其实已经足以解释为什么列缺照海可以合治膈喉咙的病了,但我的问题却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这么大的两个穴位,在八脉交会八穴歌里只提了这么两个部位的病呢?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两穴所关联的经脉主要交接于此,但还有一层涵义是象数启发了我的:20·60善治气逆病!详下图,出自鄙人空间所记录的象数临床应用记录:

由此可以看出五行生克在其中的深意,古人写出列缺照海善治喉咙与膈病只

是象征性的告诉你,阴虚阳亢的时候,喉咙和膈往往会犯病,这时候,请用

滋阴潜阳的列缺照海组合(20·60或者260),至于其他的疾病,比如头重脚轻,面部抽搐,甚至悲伤欲哭等等,只要病机符合“气逆”,皆可用之,急症尤佳!!】

后溪:通督脉。常与申脉联用治腰痛。又,陈医生在后溪与腕骨之间取一穴名为上后溪,可治聋哑。因其通督,故也用治癫狂,热病、盗汗等症。

申脉:通阳跷脉。申者伸也,凡筋骨不舒均可选之。此外通阳跷脉,也可用治失眠。

2013版增补:说真的,上海中医大的孩子们,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一点,也许你终生都不会体验到:后溪通督,申脉通阳跷脉,其实就是指两穴联用,功可温阳。至于能治什么病,姑不赘述,书上都有,自己看去。】

内关,公孙:内关交阴维,公孙交冲脉,常联用治胃心胸痛。

2013版增补:在陈老师的体系里——经过我自行推算——这两个穴位只有在一种开穴的情况下才可以相联,试举例如下肝郁血瘀的胃痛病人:上午9-11时(巳时)开值时的公孙穴与对时的外关穴,用以清热化瘀,公孙,外关开穴,历经足临泣,阳陵泉,太冲,列缺,合谷(肝点),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神门,腕骨,飞扬,太溪,照海,内关。到内关时是为闭穴,这时候内关与公孙就能连接起来了。】

外关,足临泣:外关交阳维,足临泣交带脉。联用多治外眼角(目锐眦),耳后,面颊,颈肩部病。另外因其配伍有清泻肝胆风热的功效,故可治肝胆火旺的头痛。

2013版增补:外关 临泣,简而言之,一切侧面的病皆可,一切逆气的病皆可,其效为清降,假如病人的整体体质是气血亏虚甚至阳虚的,需要结合辩证配伍其他穴位】

2013版增补现在列出陈老师所用的全部32穴,顺序大体按照应用的频率来排列。但此次暂不展开说明每穴的属性与治疗范围,留待日后再更新:

1胆经4-子时-阳陵泉(胆囊病时可配“胆囊穴”,刺法称为傍刺),足临泣,悬钟,光明。(过去曾误以为丘墟也是一个可选的穴位并且错认为丘墟温补之力最大,实际上是一个疏通胆经的穴位,并且陈老师认为该穴的利胆效果不及阳陵泉。)

2、肝经2-丑时-太冲,行间(有头痛时,在太冲行间连线中点加一针,从针法来说叫“齐刺”,从经外奇穴来说,叫“头痛穴”)

3、肺经4-寅时-列缺,尺泽,鱼际,孔最(久咳,咳血,也许包括痔疮出血不止时,辩证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孔最穴上方和下方一寸处取2穴,刺法为“齐刺”,穴位名“止咳穴”。)

4、大肠经3-卯时-合谷(全息反射区,在辨证与时辰不符的时候,合谷区可以作为随时的,万能的开穴,在本文前面提及过),曲池,手三里。

5、胃经3-辰时-足三里,丰隆(痰湿重时可配上下巨虚),

内庭。

6.、脾经3-巳时-三阴交,公孙(当惊症时,可以取太白,公孙,以及两穴连线中点的“定惊穴”齐刺),商丘。

7、心经2-午时-神门,通里

8、小肠经2-未时-腕骨,后溪(当某些热病神志病,或者肾病,或者眼耳病时,可以在腕骨后溪连线中点取“上后溪”齐刺)

9、膀胱经3-申时-飞扬,申脉,昆仑

10、肾经2-酉时-太溪,照海。

11、心包经2-内关,间使。

12、三焦经2-外关,支沟。】

上篇至此结束。

更新于2013年3月13日

-----------------------------------------------------------------------------

(0)

相关推荐

  • 「针灸」31.会阴(任脉)

    别名 屏翳.平翳.金门.海底.下极.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下阴别 ...

  • 口针疗法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口针疗法是上世纪70年代刘金荣氏创作的一种现代微针疗法,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疼痛性病症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具有疗效确切.简便安全的特点.本文通过描述口针的起源与发展,经脉循行与口腔的密切联系及口针疗法的 ...

  • 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三)

    探秘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二) 什么是中医针灸的"不传之秘"?​ 12:运气法 概述:运气法是在<金针赋>"进气法"基础上发 ...

  • 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

    在针灸科门诊时常会遇到一些痛经的病人,坦白的讲,针灸对于痛经效果还是很好的.从脏腑辨证的角度看,痛经主要和肝脾肾密切相关,所以常规应该取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位,但在临床使用时就会发现,这组穴位的止痛 ...

  • 时间针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六招

    杏林妙技 杏林翘楚,中医妙技. 关注 針推承傳 中医针推技能传承. 关注 針推薈萃 针灸.推拿.正骨.拔罐等. 关注 承傳岐黃 承傳岐黃,传统中医 关注 針推頻道 中医针灸.推拿 关注 承古灸道 承传 ...

  • 时间针法“灵龟八法”原理及应用

    灵龟,根据<尔雅·释鱼>中记载,龟分为: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灵龟是面积较大的一种,古人将其龟壳烧制后,根据其 ...

  • [书169]中-医古籍类-《岐黄妙术》民间名师岐黄妙术秘传

    [书169]中-医古籍类-<岐黄妙术>民间名师岐黄妙术秘传.全文共61页,内容罕见. 注:基于各类古籍孤本.珍本篇幅较长,上传内容可能不够全面,还望见谅.以下内容仅供鉴赏,禁止作其他用途, ...

  • 中医古籍类《岐黄妙术》民间名师岐黄妙术秘传

    ·[书169]中-医古籍类-<岐黄妙术>民间名师岐黄妙术秘传.全文共61页,内容罕见. ·

  • 学岐黄必知的-民间相士秘籍口诀

    一.发 1 头发稀软黑如绵,少年家中有粮钱,性情品质多高尚,聪明得志父母全. 2 头发粗硬密又多,个性急燥话不多,父母不全少年苦,一生劳碌受折磨. 3 头发高上天庭平,父母必定有才能,自己聪明早得志, ...

  • 【岐黄医药】100首民间偏方

    一.带状疱疹: 1.麝香研粉加凡士林外涂患处.神灯烤. 2.梅花针刺破患处,艾灸. 二.糖尿病方: 1.黄芪50-200克,乌梅20-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黄芪健脾利水,可减肥,托毒生肌,可长伤 ...

  • 时间针法

    一.道家针法:是道家医学家根据"天人相应"学说时空周期性规律性变化而发明的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系列时间针灸疗法,统称为道家时间针灸疗法.  二.使用和学习需知 (一) ...

  • 【岐黄医药】伤寒经方中的青龙,原来是指这味药!

      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曾经被孙思邈成为三足鼎立的代表方剂,一直以来都被人所误解,特别是后世医家认为南方无伤寒之后,麻黄汤的运用就被缩小到了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   很正的三足鼎立方 实际上, ...

  • 多数人都需要的食疗方!大补气血仰望岐黄

    多数人都需要的食疗方!大补气血 仰望岐黄 气血不足的四个方面 头发:如果肝血充分,头发就会有充足的营养供给.肾的精气是人体的根本,头发的生长.健康状态的维系也与肾有关. 如果头发变白是肝血肾气衰落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