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饼
水晶饼(全国老字号,传统地方特色糕点文化挖掘,执笔 {挖掘.整理}:中点工匠杜德春。探究中国糕点人文历史溯源精髓)
溯源典故:
传北宋时期,有一年寇准从京都开封回到故乡下邽县 (今渭南市下邽镇)探亲,适逢其50大寿,亲朋们为表彰寇准对朝廷的衷心及为民办事的一颗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一颗红心,特意送来寿桃、面花、寿匾,特意将民间糕点高手研制水晶饼,用来表示寇公对朝廷有一颗忠贞的红心,对民众有着晶莹透明水晶清白不染的清廉心,特来表示贺寿。
为酬谢大家的情意,寇准特设宴款待。在酒过三巡,手下人捧进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终于可见桐木盒内装着50个晶莹透明、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点心上面放着一张红纸,工整地写着一首赞扬寇公为国为民办事的诗句:" 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之后,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其样式做出了此种点心。民间为纪念寇公,之后代代传艺并取名"水晶饼",一直沿用至今。
相传"水晶饼"创始于宋朝下邽(1978年下邽更名为下吉)(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因其馅通明发亮、结皎晶莹、如水晶石一般,故此"水晶饼"得名。当时在古都长安市场声誉很高。在商行门前的广告中,与燕窝、银耳、金华火腿名列前茅。
元朝下吉入渭南后,城内永兴正商行就继承下邽的传统配方,制作名特糕点"水晶饼",行销西安、北京、天津、各大城镇。到了清朝末年,同义栈的张彩凤师傅继承传统配方,制作的渭南"水晶饼"以金面银帛、起皮掉酥、凉舌渗齿、清香适口而驰名,以地方特产著称。当时有桐木盒和硬纸盒两种包装方法,携带方便,京、沪一些庄客逢年过节,争先竞购,赠送亲友,招待宾朋。
现如今渭南健民食品厂生产的"石灰窑"牌"水晶饼"继承了传统水晶饼的特点,结合现代工艺技术之要求,使它具有浓香的地方风味。体现出陕西渭南"三贤故里"的文化神韵,使地方特色食品得以发扬光大,经久不衰、源远流长。是渭南当地人民唯一认可的优质传统水晶饼。
文化饕餮:
水晶饼俗称点心,是指陕西省汉族传统名贵糕点之一,是传承于宋朝年代民间的糕点。
糕点名中"水晶"的内涵,为民众赞美朝官寇公为官为民的内心,犹如晶莹透明的水晶一般,又点心形状为圆饼状,因此被域名为水晶饼。据传,水晶饼最初产地始于宋代民间今陕西省渭南市下邽镇,是一种白色酥皮晶莹白色透明心馅的点心,至目前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
新中国成立后,水晶饼多次被国家商业部、陕西省商业厅授予优质产品称号。约在19世纪后朔,水晶饼的制作技艺传入古城西安,由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南广济街口的德懋恭食品店引进继承,制作技艺不断改进提高,今已成为秦式糕点之首。
水晶饼的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外形美观,配料制作讲究,操作工艺严密,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口感是油多而不腻,糖重而渗甜,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
食材制作:
富强粉37公斤猪板油10.5公斤桔饼1.5公斤 标准粉1公斤 动植油12公斤冰糖1.5公斤 白糖粉21.5公斤对丝1.5公斤核桃仁1.5公斤白砂糖10公斤玫瑰1.5公斤黄桂0.5公斤。
1.制皮:将动物油加5公斤水在和面机内搅拌,油、水溶合均匀后加富强粉搅拌,待面团光滑、离手为宜。
2.制馅:将全部白砂糖、猪板油、熟板油、熟面粉,经加工后的各种辅料,混合搅匀即成馅。
3.制酥:用富强粉总数的32%、动物油总数的50%混合搅拌均匀。
4.包酥:按50%的皮,42%的酥的比例,包合一起,压平,擀成圆形,由中心向外卷成条,切块待用。
5.成型:用制好的包酥小块拍成直径5厘米,厚2.8厘米的正圆形饼,上盖红色"水晶饼"印章,待烘烤。
6.烘烤:将坯放入烤盘内,入炉烘烤,烤熟后,冷却,包装。
食品工匠杜德春:dshb2412982661(公众号)
杜德春烘焙技术研发机构:dshb535620713(公众号/微信号)
杜老师:dshb1234(微信号)
杜德春烘焙技术研发机构:dshb912252338(微信号)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dechunhb烘焙技术专家(新浪微博认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