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中木雕的风格演变及主要流派
中国的木雕历史悠久,分布极广,品种繁多,且流派纷呈。今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木雕:
一、木雕的发展阶段
二、木雕风格的演变
三、木雕的流派
(一)京作木雕
(二)东阳木雕
(三)潮州木雕
(四)徽州木雕
(五)闽南木雕
(六)剑川木雕
木雕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木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 69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用石刀、骨刀制作简单的木质用品,在木、石、骨、象牙上以线条形式刻录各种图案。在那个时期,河姆渡人就能刻画出非常流畅的线条阴刻,主要以生产工具以及配饰为主。
河姆渡木雕鱼形器柄
木制榫卯
左: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图
右:骨制工具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炼铁术的出现给木雕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从简单平面线条雕刻发展到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秦汉时期的木雕已经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准,1965 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 1 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木质透雕彩漆座屏,融合了透雕和浮雕工艺,各种动物穿插交错形象特征充满生机,体现了当时高超雕刻工艺及丰富的想象力。
木质透雕彩绘小座屏
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
左:辽代木雕观音自在像
右:宋代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装饰是依附于木结构建筑上的雕刻工艺,在木结构建筑中,木雕随着建筑构件的定型而产生。唐宋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雕刻艺术也是如此,不论造型、敷彩、圆雕、浮雕都已臻成熟,木雕的应用更加广泛,有佛像、人物、花鸟、走兽等,日趋完美并且开始向写实方向发展,各类独具地方特色的木雕工艺开始流行。唐代建筑木雕非常少,以简明素面为主,山西五台南禅寺如下图所示。
南禅寺大殿
大殿局部
晋祠圣母殿距离现在有一千多年。殿柱雕有八条蟠龙以立体手法雕刻,是我国现存的宋代古建筑木雕之一,详见下图。宋代木雕手法非常娴熟,此龙的眼睛、鳞片都做得非常写实。
晋祠圣母殿龙柱雕刻(宋,建于 1023 年)
金、元代建筑木雕
明清时期建筑木雕繁缛、精美而且多样化,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人们把神话故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及各地的生活风俗等拓展为木雕题材,并应用到建筑木雕上。不仅宫殿建筑注重木雕,寺庙、民居等也都非常盛行各种木雕装饰。在建筑木雕装饰上以古代人物故事、成语典故、龙凤纹饰、吉祥图案、花鸟走兽为题材比较普遍。明清宫廷建筑外檐雕刻纹饰华丽优雅大方,内饰雕工繁缛精美而奢华,以豪华、庄重大气、布局规整,体现了宫廷建筑木雕独有的特点。详见下图:
木雕风格的演变
木雕从最初的拙朴粗间到近现代的技法造型琳琅满目,根据建筑和家具各部件的造型,设计各种纷繁复杂、造型多变图案,利用各种精湛雕刻技法进行巧妙的雕刻。建筑木雕随着木结构建筑艺术的发展也由简到繁,从北京官式雕刻到北方及南方演变各自不同的风格。雕刻技法也从简单的线条雕刻到圆雕、留地雕、镂空雕、透雕等复杂的雕刻。到了近现代木雕工艺技法更加成熟,工匠们利用现代机械来辅助加工,使传统工艺的技艺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更大大提升了木雕的技术难度和工作效率。
北京官式建筑木雕和北方木雕有所区别,官式建筑木雕汇聚了南北方雕刻技法的优点,图案造型及雕工淳厚、端庄、大气,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详见下图:
贴雕雀替
祥云麻叶头
装饰构件“蠄吻”
贴雕双喜福寿裙板
(摘自《内檐装饰图典》)
深浮雕蟠龙藻井
(摘自《内檐装饰图典》)
北方建筑木雕则质朴敦厚,以吉祥图案、花鸟等装饰题材丰富多样,表达人们向往福寿、富贵、吉祥如意、平安和谐的心声。雕刻手法对每个建筑构件各有不同,大构件雕工雕风拙朴粗犷,精细部则盘旋缠绕、精雕细琢,以观赏装饰为主。详见为河南周口关帝庙木雕。
镂空雕“牡丹云龙”
镂空雕“锦鸡牡丹”
浮雕“宝相花”(缠枝莲)
镂空雕“草龙博古”
南方民间建筑木雕呈现的是另外一种风格,多以精致细腻繁缛的内容来体现建筑的富丽及奢华。黄氏宗祠(清代)门楼八根大梁,利用木雕高难度手法“深雕留底镂空雕”,体现了工匠高超雕刻技法。详见下图为黄氏宗祠木雕。
黄氏宗祠(清代)
黄氏宗祠月梁(清代)
建筑木雕随着建筑结构艺术的成熟,从简单传统工艺雕刻的耍头和繁杂蟠龙藻井,到现代工艺雕刻。中国木雕艺术风格纷呈,演变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巧夺天工之妙。
木雕的流派
明清以后木雕工艺已非常成熟和精湛,把神话故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及人们的生活风俗等拓展到木雕题材上,并应用到建筑、家具和日常用品等领域。到了清代传统木雕工艺技术达到了高峰,浙江东阳木雕、福建闽南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的金漆木雕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雕”。其中乐清黄杨木雕以摆件饰品为主,由于材料纹理细腻,色泽比较接近人物肤色的特点,创作雕刻件大部分以立体雕刻为主,题材内容有佛像、神话故事、历史人物、花鸟及动物等。采用雕刻技法如圆雕、镂空雕来体现乐清民间工匠的智慧。建筑木雕又相继发展出徽州木雕、鄂南木雕、剑川木雕形成许多地方特色的民间木雕流派。除了民间各流派木雕外,北京官式(宫廷)建筑木雕尤为突出。北京故宫建筑自明代1406 年开始兴建一直到清代,在故宫的整个修建过程中,征集了全国各地优秀木雕工匠,融合了汉、满、蒙、藏民族特色,以及南北方各流派木雕技法精髓,加上描金彩绘,无论外檐、内檐装饰木雕都气魄宏伟、庄严绚丽,以其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形成了独有的一个派系——京作木雕。
(一)京作木雕
京作木雕的每个建筑雕刻构件都采用优质名贵木材为基材,有紫檀、花梨、楠木等。图案造型及其考究,端庄大气、雕工精致,以象征吉祥的龙凤、福寿以及四季花鸟等为主题,根据不同的建筑部件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集圆雕、镂空雕、线刻、浮雕、贴雕以及嵌雕等精细繁杂的工艺,形象生动。
详见下图北京官式建筑装饰木雕。
垂花门
雀替
斗栱
故宫匾额
故宫花罩局部
故宫深浮雕蟠龙藻井
贴雕梅花蝴蝶裙板绦环板
贴雕松竹梅盒子心
紫檀嵌景泰蓝夹纱窗
透雕梅雀花罩
(二)东阳木雕
享誉中外的东阳木雕有圆雕、浮雕、镶嵌雕、贴雕、透雕、阴雕等技法类型,最具特色的是平面浮雕。题材内容多来自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在艺术创作上以疏中有密、密而不闷、散点透视的传统中国画的方式为构图特点,结合运用当地特长的各种雕刻技法,雕出各种构思巧妙、美轮美奂、栩栩如生、技艺独特的艺术精品。
详见下图东阳木雕。
内檐梁架雕刻
内檐梁架、雀替雕刻
花板“双鹿图”
深浮雕花板“八仙”
花板戏曲故事
裙板“五子登科”
雀替和合二仙“荷”
雀替和合二仙“合”
花板“莲莲有鱼”
花板“锦上添花”
(三)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流行于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品类繁多、工艺精湛,题材内容丰富,体现了潮州木雕浓郁的地方特色。潮州木雕突出圆雕、镂空雕刻,髹漆贴金,尤其髹漆贴金工艺是潮州木雕的特点享有盛名,俗称“金木雕”。潮州木雕在建筑木雕装饰中综合运用圆雕、镂空雕、留底雕、浮雕等技法表现复杂的内容,雕刻的人物生动,栩栩如生,花鸟虫草多层镂空,玲珑剔透。
详见下图东阳木雕。
镂空雕戏曲故事
左:镂空雕雀替狮子戏球;右:镂空雕雀替神话故事
雀替神话故事
圆雕坨墩“双狮”
花板戏曲故事1
花板戏曲故事2
(四)徽州木雕
自明代以后,徽商快速崛起,随着财力的增强,他们对建筑木雕的艺术追求更为强烈,使徽州木雕成为民间木雕的流派之一。徽州建筑木雕十分注重装饰,在建筑构件的月梁、额枋、斗栱、雀替、隔扇门窗、裙板、绦环板、栏板等部位以精美的木雕进行装饰。雕刻技法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题材广泛,有戏曲故事、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花卉鱼虫、飞禽走兽以及各种吉祥等图案。
详见下图徽州木雕。
梁架外檐雕刻 1
梁架外檐雕刻 2
徽派建筑门楼外檐木雕斗栱、雀替、花板
花板民间故事
徽州建筑木雕
(五)闽南木雕
闽南木雕以莆田木雕最为突出。传统工艺有圆雕、浮雕、透雕阴雕等,擅长精微透雕及圆雕。闽南木雕制作工艺构思独特,图案层次生动分明,题材多表现宗教故事神、佛像,吉祥富贵等内容。在传统古建筑木雕构件中善于运用透雕、圆雕等雕刻技法,表达精巧细腻、巧夺天工。福建龙眼木雕更为出名,与其他木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材料取自“龙眼木”, 其木质坚实细密呈色褐红,木雕作品时间越久越光亮精美。
详见下图福建莆田古民居雀替雕刻。
闽南建筑木雕梁架雕刻
闽南建筑木雕花牙子
福建莆田古民居雀替雕刻
(六)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是云南白族的一种雕刻艺术。据传剑川木雕自唐宋时期由中原传入大理国,集中原各流派木雕之精华,做工考究精细,题材造型和中原大致相似,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木雕艺术。
详见下图剑川建筑外饰木雕和内饰镂空透雕。
剑川建筑外饰木雕和内饰镂空透雕
来源:汤崇平、祝小明《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文物建筑修缮、木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