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在
耳朵里环绕着宋祖英的《好日子》和摩托罗拉手机的来电铃声。这是我对奶奶最早一部手机的记忆。
尤其是半下午的时候,她打牌正火热,然后手机响了,她说话声音特别大。来电基本都是有求于奶奶的,或是让奶奶带她们去看病,或是需要榨油了,又或者谁家办白事,喊奶奶过去帮忙。
都是一个村子里,乡土文化很浓厚,家家户户大凡有点营生,多的是人手帮忙。
这是我的奶奶。
今年是她走后的第二个中秋。我最近也在铺垫中秋的情绪和沉浸在节前的期盼中,啊,中秋要回家了,想着给家里人带点啥呢,哪怕是一瓶水也觉得从上海带回去的有意义。不过,说真的,上海的水也比山西的贵三分,我决定给家里的老人们一些钱。
有姥姥的,有爷爷的。我的奶奶再也收不到我的钱,而且她还没“沾过我的光呢”,2017年我刚毕业,工资并不高,就是2018年春节的时候给奶奶买了点年货;然后就是2018年7月,奶奶离开我了。
奶奶最终还是没有福气看到我越来越好,没有机会拿到大孙女给的钱了。之所以过节要给老年人钱,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花钱的地方多,加上他们也没有退休工资,所以给钱是最好的方式。
我的奶奶享受不到。这种遗憾每当我感觉自己生活高一个台阶的时候,愈发强烈。为什么我的奶奶不能等我大孙女的今天以及更美好的未来呢?
我无能为力,等着时间流去,等着她离开我的日子越来越多。
但我还是每到过节的时候想想她,彷佛她就在一样。她在的时候,我因为路途遥远,基本上中秋节没有回去过,她总是要在中秋那天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家里人都在一起吃饭,就差你了。奶奶给你留月饼,放在冷冻,等你寒假回来放在热屋子里热热就像刚出炉的。”
我哦哦的。
去年的中秋节,也没有奶奶的参与。以前一家人(我们和二叔家)会一起在奶奶家过,尽管炕很小,可是一家人谁也不嫌,有的挤在炕的角落,有的搬个小凳子夹几筷子菜就吃起来了,吃完饭,两个媳妇争抢着洗锅,然后奶奶会把中午吃剩的打包,一分为二。奶奶说,“我和你爷爷年纪大了,这么多东西吃不动。你们一家拿回去,晚上热着吃。”
于是,我们吃好中秋团圆饭,两家人各开着小轿车回自己的家了,奶奶家又安静、冷清了;不过,这一现象并不持续很久,一到下午一两点,那些老太太就找奶奶来打扑克,那么小的炕又坐了很多人,人声鼎沸。
这是我的奶奶,和曾经热闹的奶奶家。
如果奶奶知道,如果奶奶能享受到我的“发达”,该有多好呢!有时候生活看着没有起色,可是等生活突然腾飞起来超乎你的想象。我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就是。
现在儿孙们都发展得很好,如果奶奶还活着,她肯定要走街串巷地去炫耀了,看,我大孙女给买了啥,大孙子又给买了啥,家里堆得放不下。以前一听到奶奶当着别人面夸我,我觉得她虚荣,现在我懂了,她爱我,我是她的幸福来源,是她的希望。
不会享受的人没福气。奶奶是个这样的人。谁让她操心命,等不到日子越过越好呢?唯独缺少了她。
奶奶还在的时候,“大孙女”、“大板女”“丹女”是她对我的专属称呼。她走了,她的手机号码成了空号,她也带走了对我的称谓。我的别号越来越少,爱我的人少了一个。
又是一年中秋前,我还是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