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记(一)2020年读书日的奖品
把粤语带向世界的许冠杰也是一位母慈子孝的典型明星
人的运气总有好坏,有的是追求而来。有的是积累而来,有句话叫越努力越幸运。有时候很好的诠释了运气的本质是可以通过努力无限接近的概率。
我印象中很少中过奖,仅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是搜狗的活动中了一次护颈的靠垫,还送了人(对方还很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也让我充分理解了互相理解的重要性。对你有意义的,对别人来说不理解完全是对牛弹琴)。后来多次参加或者被邀请读书会活动(偶尔客串主讲嘉宾)有了更多机会和大咖对话,慢慢的反而有了“以实力获得奖品”的条件。
今年的4.23我很低调,按照此前的读书日活动期间,我会入手上万的书籍。但因为疫情创业的失败,我贴补了很多藏书去补这个亏掉的大坑。今年是唯一的只出不进的读书日。2019年也是第二年缺席上海书展。
因为书,与书有关的人、事、物都结识了不少,包括出版界的编辑、书店设计和业主、沙龙、作者、活动举办方等等,只是今年的积极性小了很多,更多的是转向了线上。由于疫情,原本准备关门大吉的嘉兴的一家书店火了起来,年轻的主理人一句“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书店会火起来,没想到它火起来的那天就是我要关闭它的那天”让很多人唏嘘不已。我自己也曾经差一点就把书店开起来了,一笔利润可观的订单顺利完成的话就有了本钱在家乡的文化荒漠拓下第一缕荒。只可惜,被装修成本和店租等客观因素退回了打算(即使是文化荒漠无人问津反而不是我一直以来的担忧)。于是乎,疫情以来反而最忙的事情变成了转场参加线上活动。因为那是唯一让读书这件小事在变得私密、奢侈、小众的情况下还能感受不孤单的一件存在感小事。
出版社赠书还捎带了自己的“广告”。
而手里拿到的这本未拆封的《我的母亲手记》就是一次活动中的赠品。虽然是线上活动的赠品,却也是出版社直发。现在很多行业都已经面临渠道截流的问题。连图书出版行业也不例外,从版权、出版、印刷、发行、宣贯、批发、零售等等环节,越来越集中到最初的源头——出版社身上。尤其是好书,更是如此。当书本从承载知识的载体到一件商品,慢慢的就有了别样的味道。今天,由于武汉书的猖獗,新型盗版的出现随着淘宝的存在让很多对书本行业不熟悉的人无所谓的吃亏。而著作者本身的权益一再被碾压。就拿手头这本活动赠书来说。《我的母亲手记》是日本大师井上靖的一本书,这是重庆出版社今年的新书。算是小众的,也是重庆出版社三条腿战略中高品质小众书中的一环。他的盗版本身是很难消化的,也因此没有被盗版者纳入眼中。但是,这本书却在二手市场中因为小众却被炒高了一番。本身,这些年随着版权意识和工本费的增加,对于终端消费者零售购买来说“书越来越贵”。即使是与现在的物价比,已经算是与时俱进的良心。但对大多数文艺爱好者来说还是显得有点高不可攀。何况这本标价45元的精装本如今翻一番就到了90元。即使是按照收藏角度看,奇货可居在图书市场上也显得有点尴尬。毕竟,书始终是要到读它的人手里的。
赠书收到后暂时和其他需要整理的书放在一起,2014版已经阅读过。这本就收藏起来做个纪念
简单的介绍下这本书。首先就是他的小众。这本书在重庆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时候并没有火起来,但那个时候知道井上靖的人已经不在少数了。中国文艺的现状往往是你在北上广深杭南苏等文化氛围和人流较多的地方总能听到和认识到很多潮流文化,到了小县城可能你就要吃剩下的甚至不关心你的文艺生活了。井上靖的小众就属于这一类。尽管你可能身居小县城,通过网络渠道知道井上靖,可你就是没有能享受到井上靖的小众中的大众感。或者浅白一点讲你在小县城里找一千个人问知不知道井上靖,有1/1000的概率都算你了不起的那种。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还是井上靖,还是他的潮流艺术和他的电影。还有除你之外在其他角落里藏着的那些粉丝。本身,艺术就有小众和大众之分。就好像时尚也有潮流和主流之分一样。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而这位日本文坛巨匠在中国本身属于小众。今天你问一个中国人日本作家的名字,可以叫出村上春树不算了不起,叫出东野圭吾、太宰治算他去过书店。知道川端康成说明不是文盲、听过三岛由纪夫和芥川龙之介,说明对日本文化还算了解。可你要说井上靖,还真怕死寥寥无几。要知道,当初石黑一雄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很多人还真的以为是日本人,可是谁知道他可是入了日裔英国人!这就好像你强行拉某些个其他诺奖获得者因为身上有中国血液就一定得让他认祖归宗成为中国人一样的无理取闹。毕竟,那给予他成长土壤的都不是那份故土。
那么,井上靖这本书怎么又重印了呢?这要分大环境和小环境来看。一位编辑对于一本书的出版比一个主编要重要得多。很多时候一位编辑的品味就决定了一本书的死亡和诞生。远的不说,近的就有90后编辑出的《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造就的独立日系列,背后的艰辛就是很难让人看到的。一个系列套装书的出现本身就是编辑工作的骄傲点,生涯中有一部流传就不错了,这和作家道理相同。此前《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的出版也是编辑的品味和坚持。小环境来讲,出版社和编辑的品味,特别是把握时代以及自己爱书与“文艺范儿”的情怀是每一代编辑孕育好书的基础。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的出版过程本身也是一次故事,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把这样一本书挖掘出来十分不易。
如果说2014年《我的母亲手记》的出版是社里支持和编辑的情怀的小环境造成的,那么2020年这本书再版在印就是大环境使然。这个大环境就是诸多“假”之外的“求真”在整个国内各个领域的映射反应,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的选择。文艺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的升级享受。人类总是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双追求中不停的“作”自己。所以现实的后来蹦哒出抽象的。原始的走向复杂的。去芜存菁总是在琳琅满目之后。面对诱惑和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集体麻木而失去了方向。典型的就是政治的产生。小民生活中也是一样。娱乐节目开始从选秀到生活体验类转型除了同样的明星效应,也是为了追求那些“真”。经历过多轮“假”的洗礼后,真实感变得奇缺。于是乎连电影都开始有了对纪录片的追求。印象中最深的就是陆川拍的纪录片火了,什么双城记啊可可西里啊三峡好人啊等等,连文艺片导演姜文都不温不火的出一部火一部,直到《让子弹飞》开始把中国的票房带向“吸钱模式”。此后无人问津的纪录片都可以在院线上映,比起以前只能藏在深闺孤芳自赏的岁月,这就是一历史大进步啊。
《让子弹飞》改编自 老电影《盗官记》而《盗官记》来自人瑞长寿作家马识途老人的《夜谭十记》
这跟这本书有什么关联呢?当然有!因为这本书就是书籍里的小众电影、电影里的纪录片电影啊!小而吸睛,真实情感流露。日本人的特色啊,这样的文字中国写不出来呀,写出来了也没人敢于发表啊。日本的真实情感文章、书是信手拈来,高产海量。中国的这种书却始终不能再市场上得到支持和认可,更别说出版和写作本身了。但今天,解决了温饱问题,被“假”包围了的国人开始追求这种“真”了。于是乎我开始感慨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杂文(散文)此前无人问津的悲哀(《在母亲家的五月》)、感慨于毕赣意外火了一部不知道怎么就火了的电影、感慨于抄袭能成畅销书作者的安意如、感慨于早早谢了生命之花的田维……
如今的国人感慨于北野武还能写出醍醐灌顶的《北野武的小酒馆》,却不是自己思考自省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出在失去了思考力才那么容易被人“醍醐灌顶”?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那些真实的文字,只是我们发现的太少,谁叫我们本来也读的太少呢?
翻开了这本《我的母亲手记》,除了感慨文字里的真情流露外,我想起了自己私藏的那本《俺爹俺娘》。那是我们中国人文字和图像里最真实的父母,农村里几代人的父亲母亲!
附录:匆匆写就一篇自己看的得书记,但涉及的内容却与这本书本身无关甚多,更多的是它带来的很综合很复杂的联想。所以行文无逻辑,但情感线索连贯。主要书籍也都有所牵扯,故依旧罗列一番。
文中提及或相关书籍:
1. 《俺爹俺娘》
2. 《我的母亲手记》重庆出版社2014、2020版(红版)
3. 《在母亲家的五月》
4. 《花田半亩》田维遗作
5.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6. 《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独立日系列001号作品,90后魏小河作品。
7.《罗生门》芥川龙之介
8. 《石黑一雄诺贝尔获奖演说》“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的石黑一雄
9.《放学后》东野圭吾
10. 《人间失格》太宰治
11. 《北野武的小酒馆》北野武
12.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13.《金阁寺》三岛由纪夫
14. 《雪国》川端康成
15. 《思无邪》安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