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治燥剂>轻宣润燥>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期刊论文)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5-0444-02
喉源性咳嗽,是指咽喉疾患引起的咳嗽,病因在咽喉,不在肺,以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更为常见。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在17~65岁之间;病程最长5年,最短3天。本组病例既往均有慢性咽炎史,症见咽干而痒,干咳少痰,多呈刺激性咳嗽,咽部灼痛或伴有音哑,且咽部红赤,粘膜干燥,胸部体检及胸部X线检查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0g,生地10g,桑叶10g,百合10g,桔梗10g,锦灯笼10g,芦根20g,浙贝母6g,防风10g,僵蚕10g,蝉蜕6g,肿痛明显者加射干、黄芩;咳嗽剧烈者加前胡、款冬花。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徐徐服下,14天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忌辛辣及海鲜等物,禁烟酒。
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而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红赤充血消失。好转:咳嗽程度及次数均减轻,咽部体征好转。无效:咳嗽程度及次数均未减轻,咽部体征无好转。
2 疗效结果
痊愈26例,占38%;好转38例,占56%;无效4例,占6%,总有效率为94%。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6岁,2002年3月17日就诊。诉近2年来经常咽干痛而痒,痒则便咳,干咳少痰,遇风及烟刺激咳嗽加重且多于外感后发作,舌红少津,苔白脉细,咽部红赤充血,胸部检查无异常。诊为喉源性咳嗽,治疗以滋阴润肺,清利咽喉为主。服用上方5剂后痒咳明显减轻,咽部较前润泽。原方加连翘15g,生甘草10g以清热解毒利咽,继服5剂诸症基本消失,半年内未复发。
4 讨论
慢性咽炎引起的喉源性咳嗽属于中医喉痹咳嗽,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肺阴亏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灼于咽喉,故咽干而痛;阴亏血少,咽喉失润,血燥生风,则咽痒甚,痒则咳嗽;虚火耗伤津液,故干咳少痰。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百合滋阴润肺,养阴生津;芦根清热生津,利咽解毒;桑叶、桔梗、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防风、僵蚕、蝉蜕祛风止痒; 锦灯笼清热解毒利咽;全方清热利咽,生津润燥,散风化痰止咳,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良好方剂。
作者单位:101400北京怀柔区中医医院
(收稿日期:2003-08-10)
(编辑 夏天)(万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