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安阳、林州 “之争”
作为一名关心安阳发展十余年的网友,古城在网上见证或者直接参与了多次城市之间的论战,剔除一些低级黑,其实各个城市的网友因为GDP增速、文化传承、高铁设站等问题发布各自的看法,进行适度的讨论,整体还是利大于弊的。
就像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那样,在高质量、高素质的唇枪舌战中,文化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古城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少了一些犀利,多了一丝随和,诸如安邯的邺城归属之争,安鹤的商朝都城之争,安商的殷商之源之争,古城都是心平气和地打字,甚至有时只是付之一笑,不参与、不讨论。
但近期,网上比较火的“安林之争”,又让古城有了兴致,这个话题,可以聊聊。
安阳中原银行
林州行政服务中心
所谓“安林之争”,指的是部分林州网友对安阳的不认同甚至排斥,同时还有部分其他县区的网友认为林州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安阳的赶超,进而延伸出崇拜林州,不待见安阳的情愫。
古城认为,抛开GDP增速、城建水平等因素不谈,这个问题的源头应该可以追溯到林州当年的“撤县设市”。这直接导致很多不懂行政规划的网友认为林州已经和安阳“平起平坐”了。
需要科普的是,林州现在是一个县级市,本质上和汤阴、内黄没有区别。
有人说,俺们只是被代管,你看俺的身份证上就没地级市的名字。那我也不多说了,建议您可以抽空看看汤阴、内黄等地朋友的身份证。至于县级市和县的区别,往小了说,有点像乡和镇的区别。当一个县的城建规模、县城人数、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有可能设为县级市了。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县里有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市,如果规模有点小,那除非有政策,基本不会设为县级市,如果一个县压根儿没有县城,那更不可能设为县级市,如之前的安阳县、开封县、商丘县等等,都是如此。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们还要解决第二个问题,郑州当年的“六郊县”现在除了中牟,都成了县级市,为啥没听说过诸如郑州新郑之争、郑州荥阳之争呢?
一方面,差距太大了,重量级拳手vs蝇量级拳手,那基本没得打;另一方面,联系很密切,城铁、地铁、公交、大巴、快速路等等,已经逐步将郊县与郑州连在了一起,郑汴都高度一体化了,周边的县级市亦然。与此同时,你咋知道他们就百分百没有最后的倔强呢?
那么,第三个问题,为啥会有安阳和林州之争呢?
参照第二个问题的解释,一方面,安阳城区的GDP在不算代管区域之前和林州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大致就是你是500我是600的水平;另一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安林高速,但是由于不通铁路,通达率仍然不够高,所以联系也不够紧密。此外,就是安阳地区地处三省交界(其实离山东也非常近),文化多元化明显,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在安阳尤甚,可能在郑州、开封一带,隔个十公里还是“咦,你弄啥嘞”,但是在安阳,隔个十公里,很可能就是“哟嗨,你吃嘞阿的,吃嘞大米?”和“sofa,domifa”的情况了。
其实,新乡的长垣、商丘的永城、许昌的禹州、南阳的邓州多少都有一种“自成峰”的既视感,咱们不是当地人,虽不清楚他们有没有不认同地级市的现象,但是相对独立的感觉肯定是有的。
这是一种骄傲的体现,是一种自信的体现,也是一种富裕的体现。
小时候,古城从老家进城,就有一种过年吃饺子的喜悦,那是因为我们那里穷、基础设施差,只有进城了,才能去公园玩,买好衣服穿。但是现在林州的城建及发展水平真的进步飞速,以至于安阳市区的人想吃个麦当劳、BBQ还得开车去林州,没了那种“吃饺子的喜悦”,也自然会淡了一些关系或联系。
最后,古城引入一个心理惯性问题,那就是很多人去林州的时候,一定在脑海里就给他定性为县级水平了,但是下了高速,走在宽广的大街上,看到两边的高楼大厦,一定会感叹“这城建水平,不亚于一些地级市呀。”而很多人去安阳,认为他至少应该是许昌、新乡的水平,结果其实也就是这个水平,只是由于没有一些超高建筑、少了一些商业广场,让人觉得多少比许昌、新乡差一些。
安阳熙城漫购
林州新开元广场
好的,我们来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
林州的参照标准依旧是县级标准,而安阳的参照标准也依旧是地级标准。
所以说,林州是发展非常好的县级市,安阳则是近期发展有些滞缓的地级市。就好比你是CBA冠军,我是NBA副班长,但是咱俩打一次友谊赛,你基本还是没有胜算的。
所以说,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过于悲观。更何况,我们既然共用0372,我们就是一家人,现在其实整个安阳地区的经济都遭遇了瓶颈,我们更不能去窝里斗,而是应该团结起来,一步一步踏过荆棘,早日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那么,最后古城说一句话结束本篇文章,那就是“人心齐、泰山移”。
你品,你细品,别说话……
END
编辑:kevin
古城邺话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