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024-05-08 19:54:19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本篇引语】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还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Part1【原文】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译文】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评析】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箕子、比干:两个人都是殷纣王的叔父,极力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子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比干屡次强谏,被纣王剖胸观心。孔子称赞微子、箕子和干谏是“殷有三仁焉。”由此可见,这三位仁人,为了劝谏纣王,分别采取了去谏、死谏和狂谏,皆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历史需要忠臣、谏臣,但更需要明君和圣王;如果没有明君和圣王,再有忠臣和谏臣,也无济于事。Part2【原文】18.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译文】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评析】柳下惠是位贤人,依法秉公办案,因此遭到三次罢免。有人劝他可以离开鲁国,但他认为只要坚持原则,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得罪人,从而表现了他的法律精神的执着和对故乡的感情。笔者对“直道而事人”深有体会,笔者曾经先后在两个大学担任过多年的院长,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利益之间与他人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坚持原则,维护学院集体的利益而得罪了极个别爱占便宜的同事。对此,我心地坦荡,从不后悔,“直道而事人”,得罪人在所难免。Part3【原文】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译文】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评析】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季氏驱逐鲁昭公,鲁昭公到齐国避难。孔子也来到齐国,齐景公很重视孔子,向孔子问政。齐景公本想按照季氏与孟氏之间的待遇安排孔子,但晏婴作为齐国大臣,反对孔子的治国思想,于是,齐景公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不再任用孔子。孔子只好离开齐国。由此可见,孔子的治国才能得不到施展,这也是孔子非常遗憾的事情。Part4【原文】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译文】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 【评析】季桓子:鲁国大夫,鲁定公五年至鲁哀公三年期间是执政上卿,相当于宰相,权高位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任鲁国大司寇,代理相事,短短数月,治理鲁国井井有条。齐国因此担心鲁国强大而吞并齐国,所以使用美人计,不仅赠送鲁公八十个美女,而且还赠送好马一百二十匹,以腐蚀鲁国君臣。鲁公果然中计,沉湎酒色,三天不理朝政。孔子见微知著,从季桓子接受齐国赠送的美女和好马这件事,认识到鲁国执政者贪图安逸享受,没有强国的政治抱负,于是,在鲁国实现政治理想的愿望破灭,虽然眷恋鲁国,但最终还是率领弟子离开了鲁国。Part5【原文】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从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评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件事发生在鲁哀公六年,孔子六十三岁,楚王想重用孔子,但令尹子西劝阻昭王不用孔子,昭王果然没有重用孔子。《庄子·人间世》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孔子是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主义者,因为生不逢时,经常在理想与失望之间处于选择的困惑。从政,客观上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否则,确实存在很大的政治风险。在现实中,由于我们干部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干部一旦掌握了较大的权力,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不知不觉很容易犯错误,甚至锒铛入狱。因此,现在也有人认为公务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在这个故事中,楚狂接舆所说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成为千古名句,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 赞 (0) 相关推荐 孔子是商纣王兄弟的后裔,老家在宋国却为何跑到了鲁国? 周武王灭商之后,开始分封天下诸侯,来拱卫西周天下.当时为了防止商朝遗民造反,武王将亲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分封在了商朝故都朝歌附近,以此来监视商人.又为了体现周朝的仁政,还把纣王之子武庚封为商侯,依旧 ... 《第434期》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4章》孔子周游列国的起因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4章>孔子周游列国的起因是什么? 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归",与馈赠的"馈"字同音,也是馈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微子第十八 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 ... 孔子有何身世?竟是商朝王族后代,或还是一“私生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文人,孔子一生倡导"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周朝死忠".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从身份上来说,孔子却与周朝有灭国之仇,因 ... 薛永武:《论语·尧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担当意识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论语·尧曰>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 ... 薛永武:国学智慧——孔子和《论语》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武说人才 我虽然与孔子素不相识,却又似乎神交已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成为我关注孔子和传统儒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回顾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我从<论语&g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的目录与篇名解读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武说人才 阅读文献,需要了解文章或著作的篇章结构及其内在逻辑,要特别注意纲举目张,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或著作的内容. 乍看起来,<论语>的篇名很难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孝敬父母是道德、法律与人性的三重律令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父母在世时,儿女应该好好孝敬父母:父母去世以后,儿女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祭祀父母.为了让父母的灵魂安息,九泉之下感到欣慰,儿女们自己应该珍惜人生,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学与思的有机统一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人生在世都需要学习,但怎样理解和处理学与思的关系,客观上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成才.孔子对学与思的论述,非常富有远见卓识,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与思考仍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做人与为政之道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非常注重做人与为政之道.关于做人,孔子具有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探索为政之道,孔子可谓深刻至极.时至今日,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学会做人处事,学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为政与诚信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是一个具有政治理想的思想家,他不仅亲自参加了鲁国的政治,而且对政治的理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时,为人如何做到诚信,这也是孔子非常注重的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社会制度的“损益”与见义勇为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是一个具有政治理想的思想家,他通过夏礼.殷礼和周礼历史变迁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深刻揭示了社会制度通过损益实现合规律性的变迁.这对于我们推进今天的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仁德与礼乐的关系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的合法性: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