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如曰(三十二)|文学创作首先需要尊体

亲爱的小伙伴们!
你们好!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正典君的支持。新年新气象,为了给大家输出更优质、更专业的国学内容,从2021年1月1日起「国学正典」正式更名为「晋如诗塾」!
由「国学正典」原班团队全新打造的「晋如诗塾」将会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推送更多优质的学习干货和有深度的文章。当然,小伙伴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我们有任何建议或需求仍可以通过微信后台向我们反馈,我们也期待和各位小伙伴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正典君致上
2021年1月2日

作者 | 徐晋如

编辑 | 木气🍃

来源 | 晋如诗塾(ID:jinrushishu)

诗学

本文优质度:★★  
  • 《晋如曰》栏目是读者与徐晋如老师直面对话的一个平台,在这里我们谈思想,谈学问,谈诗与远方。与儒学大家徐晋如对谈孔荀之道,与“古之学者”徐晋如谈天人之学,与大诗人徐晋如谈诗论词。知识无涯涘,思想无终极,修其德,讲其学,庶几可矣。

1、答稼軒後進

请问清代词人的集子您最推荐的是哪一套,原因是什么?
只能说我最喜欢的。于清词人中,我个人最喜欢蒋春霖。朱彊村咏国朝词人忆江南,称赞他是“词家天挺杜陵才”,谅非虚誉。别集以外,我倒愿意推荐一套总集,那就是朱彊村编的《沧海遗音集》,晚清大家巨手,尽萃斯编。

2、答哲良

您覺得駢文和賦,這兩種文體在國學中的地位如何?現代人修習國學,駢文和賦是屬於必須掌握的文體,還是在國詩古文之下,學有餘力才去掌握的文體?
在文章中,骈体文才是正宗。骈文出现,意味着中国的文章发展到最终成熟、形式美臻于极致。不通骈文,就不可能真正通诗。诗中很多奇情壮采的句子,其实都是由骈文化出来的,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不用骈文的结构去看,根本不可得其确解。且说理之文,最宜骈文,以其正说反说,相反相成。

3、答赐也闲乎哉?

请问徐老师,“以诗为词”与“以文为词”有什么区别?怎么理清宋代诗、文、词互融互资的关系?在宋代诗、文、词互资互融的语境下怎么看“本色当行”之说?
以诗为词,是有一些诗人不具词心,写出来的词缺少芳馨绵缈之思,但仍然还是很好的文艺,评论者为之安了个美称叫以诗为词。以文为诗,是前人对韩愈的诗风的抨击,客观说,韩愈是用一种全新的语言风格改造了唐诗的甜软,贡献巨大。但以文为词,我认为没有成功的。你想象一下用音乐伴奏来唱新华社社论的感觉。兹举例如下:东坡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以诗为词,而他的《满庭芳》(蜗角虚名)就是以文为词,前者是经典名作,后者谁都不会认为是好词。
宋代以及任何时代,每一个文学家在创作时,首先都是尊体,即作文就要有文的体性,作诗就要有诗的体性,作词就要有词的体性。在尊体的主流下,用较高古的文体风格去写较浅近的文体,是被认可的创造,如以文为诗、以古风句法写近体诗,以诗为词,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创造,但反过来都是要被鄙视的。我不认为存在着你说的“诗、文、词互融互资”的情况。

4、答学而习之

徐老师您好,请问读诗的话如何知道古音的正确读法呢?
平水韵的系统本来就不是现实语音,而且古代也没有录音机,所以谁也不可能知道“正确”的读音。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要注意,诗中很多字的读音,是不能用普通话的。
这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入声字。诗词中有入声字,而现代汉语没有了入声,如杜甫《北征》诗、满江红词雨霖铃词这些全押入声韵的作品,读不出入声,神味全失。南方有入声字地区的人,只要用方言读,就是正确的,北方语系的朋友,就要多学南方人说话。粤语保留唐宋音最多,粤语电影电视也容易找,所以学习粤语的入声比较容易。
二、叶(xié)韵。有些字在诗中是韵脚,然而从普通话或你的方言念来,非常不押韵,这时候你该相信韵书,读成与其他韵脚相近的音。比如著名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
三、因意义不同而多音,但这个音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的字。我的《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后面总结了不少,但还不全面。你若能掌握诗格律,多读古人的作品,自然慢慢就记住了。

5、答李江山

先生如何看待政治家偶尔写几首诗词的事情?

诗者,心声也。每个人的诗都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学养。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身份去判定他的诗的优劣,而应该因为一个人的诗判断一个人的内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