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上的那些扛把子及其代表作(一)
中国美术史上的那些扛把子及其代表作(一)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中国美术史》《中国艺术与文化》《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艺术的力量》《新艺术的震撼》《文明》《艺术的故事》《文艺心理学》《艺术中的精神》《曹星原·中国美术50讲》
关于中国艺术,孔子在《论语·述而》说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宣和画谱》:'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也者,虽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然特游之而已。'
一、概述
我们直接从中国绘画成为独立艺术开始聊起,汉朝以前的绘画主要以帛画和壁画为主,我们后面会简要介绍两幅非衣帛画。
两晋时期,以六朝四大家为代表的艺术家(顾恺之、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绘画从此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隋朝,以展子虔的《游春图》为代表,山水画开始独立,开启了'金碧山水''青绿山水'画的时代。
唐朝是人物画的顶峰时期,王维以一幅《辋川图》,成为水墨山水画的祖师爷,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此,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开始分野。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则成为'北宗'山水画之祖,隋以来的'金碧山水'被父子俩改造成了'青绿山水'。董其昌把王维和李思训视为'水墨'和'青绿'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
吴道子,以一幅《送子天王图》,成为一代'画圣',留下'吴带当风'的画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成为唐朝仕女画的巅峰。
五代十国,时局动荡,中原割据,南唐顾闳中一幅《韩熙载夜宴图》的情报谍画,成为传世名作。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四大家,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明王世贞说:'山水至二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二李指李思训父子)。
宋朝是中国美术史的黄金时代,以'北宋三大家'(李成、董源、范宽)为代表的一帮文人,醉心于书画。李成作为北派山水画带头大哥,师承于荆、关,喜欢画郊野平远旷阔的风景,好用淡墨,惜墨如金;画山石如卷云,人称'卷云皴';画寒林,开创'蟹爪'法。董源(董源历经五代宋初,因此他即是五代'四大家'之一,也是宋初'三大家'之一),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山水画初师荆浩,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米芾父子、赵孟頫、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均受董源影响,形成画坛一大流派。范宽初学李成,后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
米芾、米友仁父子山水画是戏墨风格,特别是米芾(人称'米癫'),书法、绘画均是一流,书法上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后来,连老大宋徽宗都带头搞创作,热爱画花鸟画,是少有的艺术型皇帝(巧了,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叫李煜的,哥俩的艺术水准都很高,但执政水平都很低,都成了亡国奴)。他创立的'瘦金体',连米芾都极力恭维。
宋徽宗时供职于翰林图画院的张择端,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一幅《清明上河图》流芳百世,这幅画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
北宋亡国后,宋人南渡,成立偏安一隅的南宋皇朝。南宋院体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合称'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刘马夏'之称,自此南派山水画稳压北派。
李唐作为南宋四大家之首,其画法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连高宗都称赞'李唐可比唐李思训',人物绝类李公麟(李公麟是北宋'白描大师',《五马图》《维摩诘图》标志着单线勾勒的技法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巨大成就,被后人敬为第一大手笔、百代宗师)。
刘松年(自号刘清波,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暗门刘')画学李唐,山水画风格继承董源、巨然,常画西湖,在技法上刘松年变李唐的'斧劈皴'为小笔触的'刮铁皴',又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马远有'马一角'之称,意指马远多作山水一角之景致,具有'水墨苍劲'的风格。夏圭则有'夏半边'之称,意指夏圭多作山水滩岸林带半边之景致。夏圭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马远、夏圭时称'马夏',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元明清三朝是中国文人的噩梦,元、清两朝是外族入侵,文人地位低,'百无一用是书生'。明朝老朱家对文人下手更狠,朝堂之上就可以把文人士大夫的裤子拔下实施廷杖,文人士大夫上朝如上坟。文人仕途无望,隐居避世,寄情于山水和艺术,'丧文化'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赵孟頫[fǔ]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号松雪道人,开创元代新画风,山水取法董源、李成,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称'作画贵在有古意,如果没有古意,即使再精细也没用',被称为'元人冠冕'。明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赵孟頫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世人都说赵孟頫是懦夫,但没人知道他的勇气,'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惟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元四家'的画风从董源、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关于元四家,主要有二说:一说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说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
元四家之后是'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沈周、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唐寅诗书画俱佳,号称'江南第一才子'。除董其昌外,明四家是作品中存有真伪问题最多的画家。
董其昌擅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是明末松江画派的创始人,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繁多,而且经常临仿古人的绘画和诗帖。书法至董其昌,'六体''八法'无所不精,时人评价: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在当时可以说是'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董其昌的作品虽然被称为'书家神品',但人品却多有争议。
徐渭和陈洪绶是明朝两位个性最为突出的画家。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均有建树,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徐渭是'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也是'青藤画派'的鼻祖,其画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一代画风,对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还经常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独霸人物画坛。陈洪绶的人物画成就,被尊为'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学者还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
'清初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石涛和八大山人是明宗室后裔,石溪和弘仁是明朝遗民,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标新立异,独抒性灵,其中石涛、朱耷成就最为显著。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时敏的孙子)和王翚[huī],作画喜欢仿古,以山水画为主,影响画坛三百余年。其中,王时敏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居'清初四王'之首;王翚则被称为清初画圣。四王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
清朝中期,在扬州周边活跃着一批书画家,他们精通诗、书、画,作品风格鲜明,不拘古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以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等八人最为著名,被称为'扬州八怪'。
到了近现代,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林风眠、李苦禅、李可染、黄胄被称为十大画家。此外,还有融合中西方艺术的常玉、吴冠中、赵无极等大师,以及超现实主义的冷军等,为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