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拼妈、拼学区房,华裔步入“拼”时代
20年前寒门出贵子,聪慧勤勉的孩子通过读书求学终会有绝地反击的机会;20年之后的拼爹时代,精英多出自富裕家庭。当今中国的社会是人脉和金钱的社会,寒门子女缺乏这些条件,想要出人头地,难上加难。太平洋彼岸的枫叶国,当子女未来教育成为国人移民的主要动力,“拼爹”,“拼妈”,“拼学区房”,华裔移民已经全面步入了“拼”时代。
被披上“拼”时代的标签是这些九零尾或者零零后们。这些新新人类“拼一代”,不仅“拼爹”,“拼妈”,更“拼学区房”。他们所面临的竞争早已拉开了帷幕。
最近几年,加拿大楼市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唱衰的一派认为“泡沫严重”,唱涨的一派则认为价格涨幅保持在“正常范围”。但就市场价格走势来看,加拿大楼市似乎真的“好得不得了”。学区房也是一路扶摇直上,涨幅摇摇领先,因为买学区房,抢占最好的位置,这也是我们传统“教育卡位”的思路。教育在国人思路中永远是第一位的因素。
国内“拼爹”,国外“拼妈”正流行
自古孟母三迁,不是因为环境不好,而是因为邻居不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孟母全家三次迁移。如今为了给子女更好的资源和教育,多少父母选择移民海外。如今“拼爹”、“拼妈”并驾齐驱。父亲在国内赚钱养家,妈妈在外海全职陪读已经成为许多移民家庭的常态。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拼一代”的父母们大手笔拼名校,花重金买下学区房。
在移民异国他乡的环境里,妈妈们首先要会开车,可以买菜和接送孩子上下学或者参加各种兴趣班。身体要健硕,因为每天不仅要做饭、洗衣、整理家务,到了春天还要给房子外面的土地施肥、播草种、种花、种树;到了夏天要除草、浇水;到了秋天要捡树枝、扫落叶;到了冬天要扫雪。
厨艺要好,因为孩子长身体需要补充营养,每天要变花样做好吃的食物。英文沟通能力要强,英文水平不仅可以处理日常事务,又要和学校的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作为全职妈妈,生怕守旧的思想是跟不上当今时代进步的育儿经验。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宽裕的超人妈妈们,还要身兼数职,不仅要将一切打理妥当,还要抽出时间打工或者到学校继续学习深造。海外的妈妈都是24小时随时候命的On Call,任曾经再小鸟依人、十指不沾阳春水,在海外基本都要做到一副铁肩挑重担。父母们上紧了发条一般绷足了劲儿为孩子各种“拼”,抢占资源首当其冲便是要抢占学区房。
海外超前投资 “拼教育”首当其冲
中国家长重视教育的程度让全世界瞠目结舌,许多中国买家们纷纷到北美甚至欧洲一些名校附近买房置业,一掷千金去抄底,掀起一轮轮海外购房旋风。多数买家境外购买豪宅是为了子女日后的教育考虑。甚至有新闻报道,一名富商之女在美国名校附近购买下天价豪宅,竟是为了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日后读大学考虑。一些买家入手名校附近的高端物业是为了满足孩子日后上大学居住的需求,而另一些买家投资房地产则为了升值后可以帮助孩子支付昂贵的学费。随着中国的父母们海外买房的愈演愈烈,学区房的拼抢异常火爆。
多数海外的华裔子女学习都是比较努力的,考进名校的也很多,多半孩子不辜负父母提供了比较有利的学习资源。因为在本地出生或者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移民到了海外,很轻松就可以融入本土文化,英语已经同母语无异。名校毕业后进入职场,无论是语言优势,还是文化背景,比一代移民的父辈们的境遇已经好了很多。
华裔父母渐进式放手 “拼一代”渐进式独立
国内连戏剧《虎妈猫爸》正在热播,赵薇为了女儿可以顺利进入第一小学,不惜卖掉舒适的大房子,全家搬进8、9万一平米的学区房。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貌似已经步入了疯癫的状态。
海外的许多移民父母虽然也会付出高价钱来买学区房,但是还是相对理智的。为孩子提供有利资源的同时,也不忘锻炼子女独自生存的能力并适时回报社会。
每年国殇日,加拿大人都会佩戴红罂粟花参加纪念活动,一些大型的商场或者超市门口,那些穿着制服的小Cadets 佩戴着红罂粟花为国殇日募捐。邻居的小孩儿,从十岁开始就帮助左邻右舍除草扫雪,每次都可以赚取几块钱的零花钱。
许多移民父母都认为,为孩子负担教育基金是应该的,但是工作后一定要独立生活,负担自己的开销。也有少数父母会提供孩子的学费,而生活费用则需要孩子自己去赚。这种渐进式的放手模式,在华裔的父母间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孩子也在更多的接触社会和生活的不断历练中成熟起来。
移民的第一代,通常都是牺牲的一代,辛苦艰辛打拼为子女创造最有利的生存环境。而跟随父母而来的二代移民们,从小学习了父母的优良拼搏精神,英语和国语同为母语的语言优势又显得出类拔萃。不管是父亲忙于国内生意飞来飞去,母亲在这边独自打理一切的家庭,还是父母共同在海外拼搏重头再来,一起抚养子女的家庭,对孩子的付出和殷切希望都是一样的。这些披着“拼”时代的标签,背负着使命的“拼一代”们也在自己特定的轨道上渐行渐稳。
看遍加拿大
www.1canada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