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522

大续筋接骨丹
【处方】 肉苁蓉半两,川山甲半两,黄丹半两(飞),龙骨半两,虎骨半两(炙),白及半两,木鳖子仁半两,天灵盖半两,寒食面1两。
【制法】 上为细末,醋熬为膏。
【功能主治】 打扑损肭,筋骨锉折。
【用法用量】 摊绢帛上,涂折处,绵缠,竹裨正,绳扎,1日1换。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八八引《施圆端效方》
清肾汤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知母12克,黄柏12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海螵蛸9克,茜草6克,白芍12克,山药12克,泽泻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潜阳。
【主治】:小便频数疼涩,遗精白浊、脉洪滑有力,确系实热者。
【方解】:本方中知母滋肾泻火,黄柏清热燥湿,合为主药;佐以泽泻利水渗湿泻热,生龙骨、牡蛎益阴潜阳涩遗,白芍敛阴而缓急,山药益肾而涩精,乌贼骨涩精止遗,茜草活血祛瘀。诸药合用,有清热泻火,滋阴潜阳,涩精止遗之效。本方清热于滋阴共用,通利于收涩并投,清热而不伤阴、收敛而不碍邪,为其配伍特点。
【按语】:本方以遗精、白浊、尿频涩痛、舌红、脉洪滑有力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如膀胱湿热,加败酱草、蒲公英、石韦;肾阳虚,加肉桂、益智仁、菟丝子;肾阴虚,加生地、山萸肉、五味子;尿痛涩痛者,加木通、车前子;尿血者,加阿胶、小蓟、大蓟。
肾阳衰微者,不宜食用本方。
【同名方】

《杂病源流犀烛》清肾汤,由黄柏、茯苓、生地黄、天门冬、煅牡蛎、淮山药构成、功能滋阴清热涩精。主治肾中有火,频频泄精,心嘈,不寐,肾消等。
芍药汤
【方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15~20克,当归9克,黄莲9克,槟榔6克,木香6克,甘草6克,大黄9克,黄芩9克,官桂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和气血,清热解毒。
【主治】:湿热痢,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方解】:本方中重用芍药,配当归调和营血,再佐以甘草缓急止痛;黄莲、黄芩苦寒燥湿以解中热毒。在本方中、大黄配芩、连则清中有泻,导热下行;配槟榔、木香能行气导滞;都属于“通因通用”之法。方中肉桂,配在苦寒药中作为“反佐”,能防治苦寒伤阳,冰伏湿热之邪;配合血药则有加强行血之功。其“行血”与“调气”的配伍之方,是针对气血瘀滞的赤白痢而设。原书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可见上述治法,其立意不在于止痢,而在于治气致痢之本,病本得治,“便脓”、“后重”自消。
【加减】:下痢如血者,渐加大黄剂量;便血颜色紫黯者,加黄柏。
【按语】:本方以腹痛里急、痢下赤白、舌苔黄腻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过敏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等、如苔腻脉滑,兼有食滞者,去甘草,加山楂;舌苔黄干,热甚伤津者,去肉桂;腹胀满,气滞较重者,去甘草、肉桂、加枳壳;泻下赤多白少,甚或纯下赤冻者,当归换位归尾,并加丹皮。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对痢疾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同名方】
1、《千金翼方》芍药汤,由芍药、人参、茯苓、炙甘草、甘地黄构成、功能补气止痛。主治产后腹痛。
2、《备急千金药方》芍药汤,有两方:方1由白芍药、干地黄、牡蛎、桂心组成。功能调和营卫,养阴清热。主治产后虚热头痛,亦治腹中拘急痛。方2由芍药、厚朴、生姜、甘草、当归、人参、白术、韭白组成。功能补气健脾,温中止痛。主治妊娠八月感受风寒,头眩痛,身体尽痛,乍寒乍热,或绕脐寒痛,或腰背冷痛,时时小便白如米汁,胎动不安。
3、《外台秘要》芍药汤,由芍药、瓜蒌、黄莲、炙甘草、桂心、黄芩构成、功能温中化痰,清热解毒。主治温毒病吐下后,有余热口渴。
4、《圣济总录》芍药汤,由赤芍药、木通、犀角、石膏、升麻、甘草、朴硝、麦冬、玄参构成。功能解毒清热养阴。主治胃脘蓄热,结聚成痈。
《朱氏集验方》芍药汤,由香附子、延胡索、肉桂、白芍药构成。功能止痛行气活血。主治妇人气血瘀滞,腰胁疼痛。
【附方】
黄芩汤(《伤寒论》)由黄芩、甘草、芍药、大枣构成。功能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主治邪热入里,腹痛下利,或热痢腹痛,身热口苦,苔黄舌红,脉数。
黄芩散
【方源】:太平圣惠方
【组成】:黄芩30克,赤茯苓30克,麦门冬30克,石膏60克,葛根15克,甘菊花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加豆豉6克、淡竹叶3克,水煎去渣;加生地黄汁60毫升,更煎服。也可该做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
【主治】:心胸烦热,口舌肿痛,头痛目涩,烦渴不止,舌红苔薄黄。
【方解】:本方中石膏、黄芩、豆豉、淡竹叶有清热泻火除烦之功效;甘菊花清利头目,疏散风热;麦门冬、生地黄、葛根清热养阴生津;赤茯苓、淡竹叶清热渗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炙甘草和中调药。诸药合用,有清热泻火,生津出烦之效。
【按语】:本方以头痛目涩、口舌肿痛、心胸烦热,舌红苔黄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急性扁桃体炎等。如小便短赤,加木通,滑石;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津伤口渴,加石斛、天花粉。
【同名方】
1、《证治准绳》黄芩散,由单味黄芩构成。功能清热止咳。主治小儿咳嗽。


1、《太平圣惠方》黄芩散,有12个方子,除本方外,大多用于治疗伤寒、鼻衄、血淋、便血等。如其一由黄芩、黄莲、黄柏、生地、地榆、犀角屑、竹叶构成。功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主治结肠积热,下血不止,日夜度数无恒。其二由黄芩、柴胡、人参、葛根、山栀、生姜、炙甘草组成。功能清热去烦。主治伤寒七八日

.

三物黄芩汤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黄芩6克,苦参6克,干地黄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养血。
【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者。
【方解】:本方中黄芩用于清热泻火,苦参用于燥湿祛风,干地黄用于养血滋阴。三药配伍,祛风而不燥,滋阴而不腻,有清热泻火,养血滋阴之效。
【按语】:本方以产后发热,四肢烦躁为辩证要点。现代用于治疗产后感染发热,湿疹等病症。

.

大畜方
【处方】 白蒺藜2两,泽兰1两,姜黄1两,莱菔子1两,山楂1两,茜草1两,土贝母1两,延胡索1两5钱,五灵脂1两5钱,槟榔7钱,金银花8钱,乌药6钱,青皮6钱,桃仁1两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食积瘀血,瘀毒凝滞成块,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送下。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大芎犀丸
【处方】 川芎2两,生犀屑3分,防风半两,白菊花(邓州者)3两,香白芷(略炒)半两(蔡州者,锉细),细辛(华荫者,去苗)1分,甘草(炙)1分,龙脑(研)1钱。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半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清头目,化痰。主风虚,头目昏眩,肢节烦倦,痰涎垂盛,意思昏倦,或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食后煎荆芥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经验良方》
大芎丸
【处方】 芎1斤(大者),天麻4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宣行阳经风寒,化导胸膈痰饮,清爽神志,通利关窍。主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目系眩急,身体拘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酒嚼下;荆芥汤嚼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

.

知母散
【方源】:《圣惠方》
【组成】:知母、麦冬、黄芩各9克,芦根15克,天花粉12克,大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主治】:中消。症见消谷善饥,日渐消瘦,口渴多饮,小便频数,大便燥结,舌苔黄而干燥,脉滑数。
【方解】:本方可用于糖尿病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明显者。若消谷善饥较严重,则可加生石膏、石斛,增强清胃泻火,滋养胃阴之力。
黄芪丸
【方源】:《圣惠方》
【组成】:黄芪、麦冬各30克,牡蛎90克(烧为粉)、天花粉、地骨皮、知母、山药、熟地、黄莲、白石脂,泽泻、炙甘草各15克。
【用法】: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以清粥引下。
【功效】:清胃泻火,生津止渴。
【主治】:中消。症见口渴不止,小便短赤,脚膝乏力,多食而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或细数者。
【方解】:方中黄芪、麦冬、天花粉益气生津止渴;牡蛎、地骨皮、知母清热泻火;山药熟地等滋阴降火止渴。全方共奏清肾泻火,生津止渴之效。本方加菝葜、玄参治疗糖尿病消谷善饥者,有显著的效果。
【附方】
竹叶黄芪汤《医宗全鉴》黄芪、黄芩、川芎、当归、白芍、生地、淡竹叶、石膏、麦冬、人参、半夏、炙甘草。用于治疗糖尿病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者。
特效三消汤
【方源】:验方新编
【组成】:台党参、焦白术、茯苓、麦冬、当归各9克、黄莲、黄芩、黄柏、知母、天花粉、炙甘草各6克,熟地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清热,益气养阴。
【主治】:中消症阳热盛,阴液亏,燥湿伤阴。症见心悸消瘦,倦怠无力,多食易饥,口舌干燥等。
【方解】:方中党参、茯苓、麦冬、熟地滋阴益气;当归、黄莲、黄芩、黄柏、知母清热解毒;天花粉、炙甘草滋阴止渴。全方共奏滋阴清热之功。本方实有清热解毒之功,特别适宜于糖尿病并发感染者。

.

大芎汤
【处方】 大芎1两,蓬莪术半两,木香4钱,茯苓半两,甘草1分,萆薢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湿气寒气之盛,同犯于心,心气上行,不得小便。
【用法用量】 水1盏,加盐少许,同煎3钱匕,空心和滓服。
【摘录】 《史载之方》卷上
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或破伤风,邪传于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盛
大芎黄汤
【别名】 芎黄汤
【处方】 川芎2两,羌活1两,黄芩1两,大黄1两。
【功能主治】 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或破伤风,邪传于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芎黄汤(《杏苑》卷八)。先用芎黄汤三二服后,用大芎黄汤下之。
【摘录】 《保命集》卷中
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
大芎黄汤
【处方】 川芎60克 羌活 黄芩 大黄各30克
【制法】 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 主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20克,用水230毫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三服即止,宜利为度。
【摘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清离滋坎饮
【方源】:《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组成】:生地30克,熟地15克,知母、白芍各12克,当归、天冬、麦冬、丹皮、茯苓、山茱萸、白术、泽泻、黄柏各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阴虚内热,手足心热,头昏目涩,口干心烦,失眠多梦等。
【方解】:方中生热地滋阴补肾;知母、白芍、丹皮、黄柏清热除烦;当归、麦冬、茯苓、白术等活血滋阴。全方共奏滋阴清热之功。本方实为知柏地黄汤加味而成,临床可用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有上述症侯者。
【附方】
加味百合汤(《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由百合、生地、黄芩、生石决明构成。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见有阴虚证候者。
清胃润燥汤
【方源】:(宝鸡市人民医院方)
【组成】:黄芩、甘草各9克,黄莲3克,黄柏6克,生地24克,玉竹21克,白芍、天花粉、党参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属胃热者。症见唇干,心烦,舌质微红、苔薄黄,脉滑数或细数。
【方解】:方中黄芩、黄莲、黄柏清热解毒;生地、立竹、白芍、党参、天花粉滋阴止渴除烦。全方共奏滋阴清热之功。
清胆益气汤
【方源】:(宝鸡市人民医院方)
【组成】:栀子、黄芪、贝母、青皮、龙胆草各9克,生地、玉竹、天花粉、白芍、党参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胆泻火,益气养阴。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属于胆热者。症见口干口苦、作呕、胸胁不适,舌红苔白、脉弦数。
【方解】:方中栀子、黄芩清心除烦;贝母、青皮、龙胆草清肝火;生地立竹、天花粉等滋阴降火。全方共奏清胆泻火,益气养阴之功。若心悸失眠,加枣仁、远志;汗出,加黄芪、浮小麦;甲状腺肿大、加贝母、山慈姑、鳖甲。
清骨滋肾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地骨皮30克,丹皮、沙参、麦冬、玄参各15克,五味子、石斛各6克,白术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敛汗固精。
【主治】:阳强症。症见阳强不倒,并伴有口干舌燥,渴欲饮水,骨蒸潮热,或心烦少寐,或盗汗,或梦交遗精,或滑精、早泄,或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有力。
【方解】:方中地骨皮养肾阴清虚热为主方;丹皮,沙参、麦冬、玄参滋阴清热为辅药;五味子、石斛、白术敛汗固精。本方用以治疗“阴虚生内热”,“壮火”妄动,热伤宗筋,致使阴器“纵挺不收”。笔者曾用本方加生石膏,治愈一例因患甲亢而导致阳强症者。

清骨滋肾汤【方源】:《傅青主女科》【组成】:地骨皮30克,丹皮、沙参、麦冬、玄参各15克,五味子、石斛各6克,白术9克。【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敛汗固精。【主治】:阳强症。症见阳强不倒,并伴有口干舌燥,渴欲饮水,骨蒸潮热,或心烦少寐,或盗汗,或梦交遗精,或滑精、早泄,或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有力。【方解】:方中地骨皮养肾阴清虚热为主方;丹皮,沙参、麦冬、玄参滋阴清热为辅药;五味子、石斛、白术敛汗固精。本方用以治疗“阴虚生内热”,“壮火”妄动,热伤宗筋,致使阴器“纵挺不收”。笔者曾用本方加生石膏,治愈一例因患甲亢而导致阳强症者。

.

慢脾风内虚,昏闷不醒
大醒脾散
【处方】 人参、茯苓、木香(炮)、全蝎(焙)、南星(炮)、白术、陈皮、石莲肉、甘草(炙)、丁香、砂仁、白附子(炮)各等分,陈仓米1撮(炒)。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慢脾风内虚,昏闷不醒。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用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5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驱风醒脾,酿乳。主小儿脾胃虚弱,运化不良,食少吐泻。小儿胃虚,不消乳食。小儿吐泻,脾困不食。痰作惊风
大醒脾散
【处方】 南星1分,白茯苓1分,橘红1分,全蝎(焙)半分,甘草(炒)半分,白附子(炮)半分,石莲子半分,人参半分,木香半分,陈仓米200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驱风醒脾,酿乳。主小儿脾胃虚弱,运化不良,食少吐泻。小儿胃虚,不消乳食。小儿吐泻,脾困不食。痰作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3字,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直指小儿》卷二
脾风内虚,昏述不醒
大醒脾散
【处方】 全蝎(焙)2分,白附子(炮)2分,天麻(炮)2分,甘草(炙)2分,人参(去芦)2分,白茯苓(去皮)2分,木香(炮)2分,石菖蒲2分,白术2分,陈皮(去白)2分,南星(炮)2分,石莲肉2分,肉豆蔻2分,山药2分,缩砂仁1分,丁香1分。
【功能主治】 脾风内虚,昏述不醒。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回阳,加附子、白僵蚕。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二

.

.

柴胡清肝饮
【方源】:《症见脉治》
【组成】:柴胡4.5克,芍药9克,山栀9克,黄芩9克,丹皮9克,当归9克,青皮4.5克,钩藤9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泻火
【主治】:内伤头痛,恼怒即发,烦躁易惊,痛引胁下,睡眠不宁,目赤肿痛等。
【方解】:本方中柴胡、青皮疏肝解郁,黄芩、丹皮、山栀清肝泻火,当归、芍药养血柔肝,钩藤清热平肝。芍药、甘草缓急疼痛。诸药合用,有清肝泻火,疏肝解郁,缓急疼痛之功效。
【按语】:本方以因恼怒而发的头痛、烦躁易惊,胁肋疼痛、睡眠不宁、苔黄弦数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官能性头痛、肝炎、肝硬化、肝肿瘤、腋下淋巴结炎等。如面红口苦,目赤肿痛,加龙胆草、夏枯草、草决明;大便秘结,加大黄;失眠多梦,加酸枣仁、夜交藤、茯神。
【同名方】
《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另有两方:方1由柴胡、山栀、黄芩、白芍药、青皮、枳壳组成。功能清热疏肝止痛。主治内伤肋痛。方2由柴胡、青皮、山栀、钩藤、川芎、香附、木通、木香、枳壳、独活、乌药组成。功能疏肝理气止痛。主治因烦闷恼怒、忧思郁结所致内伤腰痛。
【附方】
1、柴胡清肝饮(《证治准绳》)由柴胡、黄芩、黄莲、当归、山栀、川芎、生地、丹皮、升麻、甘草构成。功能泻火清肝,凉血止血。主治肝胆郁火,血热妄行,肋痛寒热,目赤易怒。耳聋耳衄,妇人崩漏,以及疮疡等。
2、柴胡清肝汤(《外科正宗》)由川芎、当归、生地、白芍、柴胡、黄芩、山栀、防风、天花粉、牛蒡子、连翘、甘草构成。功能养血清火,疏肝散结。主治肝气郁结,血虚火动,致患鬓疽,初起尚未成脓者,母论阴阳表里,俱可服用。
3、清肝汤(《类症治裁》)由当归、白芍药、川芎、栀子、牡丹皮、柴胡组成。功能清肝泻火,行气活血。主治气滞胁痛。
4、柴胡清肝饮(《医宗全鉴》)由银柴胡、栀子、生地、连翘、胡黄莲、赤芍、龙胆、甘草、青皮、灯心、竹叶构成。功能清肝泻火。主治小儿肝疳,面目爪甲皆青,眼生眵泪,隐涩难睁,摇头揉目,合面卧睡,耳疮流脓,腹大青筋,燥渴烦急,粪青如苔,身体赢瘦。

.

连附六一汤
【方源】:《医学正传》
【组成】:黄莲6克,附子1克,生姜2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泻火,和胃止痛。
【主治】:肝火犯胃,胃脘痛甚,呕吐酸水,口苦,舌红苔黄。
【方解】:本方中重用黄莲以清泻肝胃之火,少佐附子辛热,从热药反佐以制黄莲之寒,且能止痛;生姜,大枣调中和胃。诸药合用,有清泻肝火,和胃止痛之效。
【按语】:本方以胃脘疼痛、舌红苔黄、吐酸口苦味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症等。如胃痛较甚、加川楝子、延胡索;泛吐酸水,加瓦楞子;纳呆苔腻,加厚朴;气滞胀满,加木香、陈皮、枳壳。
【附方】
1、清热解郁汤(寿世保元)由炒栀子、干姜(炒黑)、川芎、陈皮、炒黄莲、炒枳壳、炒香附、苍术、甘草、生姜构成。功能清热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胃脘积有郁热,刺痛难忍者。
2、黄莲六一散(《医学正传》)由黄莲、炙甘草构成。功能清热和胃止痛。主治因多食煎煿烧饼热面之类,导致胃脘当心而痛,或呕吐不止,渐成反胃。
左金丸(又名回令丸、茱连丸)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黄莲180克,吴茱萸30克。
【用法】:上药为末,水泛或蒸饼为丸,每服2~3克,日服2~3次,开水吞服。亦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列酌定。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经火旺,肝火犯胃。症见胁肋胀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腕痞嗳气,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胁肋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本方主症,属肝经火旺。嘈杂吞酸,呕吐嗳气为兼肝火犯胃,胃失和降之见证。肝经火盛,气郁不舒,故胁肋胀痛;肝火上炎。故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数;肝火犯胃,气逆不降,水谷不化,谷嗳气吞酸,嘈杂不适。
方中重用黄莲,苦寒,泻心胃之火,降逆止呕,为主药。吴茱萸辛温,入肝经,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疏肝解郁,与黄莲相配,辛开苦降,泄肝和胃,为佐使药。二药相伍,共入肝经,以凉泻苦降为主,兼有辛开散结之义,于是肝火清,胃气和,诸症自愈。
【按语】:本方以胁肋吞酸、舌红苔黄、口苦、脉弦数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结肠炎,梅核气,不寐,睾丸肿痛等。如肝胃不和,加四逆散;胃痛泛酸,加乌贼骨、煅瓦楞;肝胃郁热,加金铃子散;湿热泻痢,腹痛较剧,加黄芩、白芍;梅核气,加橘络、旋复花、郁金;不寐,加钩藤、夏枯草、合欢皮。
【附方】:
1、左金汤(《随息居霍乱病》)本方加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壳、竹茹、藿香构成。功能清热化温,止呕和胃。主治霍乱吐泻转筋,心烦热渴,手足寒。
2、左金丸(《医学纲目》)黄芩、吴茱萸研末制丸,用白术、陈品煎汤送下。功能清肺热,泄肝火。主治肝火胁肋刺痛,往来寒热,泄泻淋闭,头目作痛。
3、戊己丸(《太平惠民合剂要方》)本方加白芍构成。功能清化湿热,缓急止痛。主治腹痛泄泻,胃痛吐酸,以及温热泻痢,腹中急痛。

.

华佗治囊痈方
【方源】:《华佗神方》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生地、柴胡、龙胆草、栀子、天花粉、黄芩各3克,泽泻、木通、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近代用法;药量增加3~5倍,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消痈止痛。
【主治】:用于湿热下注,肝肾阴虚,阴囊红肿,内热口干,小便赤涩等。
【方解】:本方加乌药、川楝子、可以治疗急性阴囊炎或附睾炎。
中风痰厥,涎潮昏运,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
大醒风汤
【处方】 南星(生)8两,防风(生)4两,独活(生)2两,附子(生,去皮脐)2两,全蝎(微炒)2两,甘草(生)2两。
【功能主治】 中风痰厥,涎潮昏运,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张氏医通》引作“大省风汤”。
【摘录】 《局方》卷一(淳佑新添方)

.

.

中风痰厥,涎潮昏晕,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
大醒风汤
【处方】 南星(生)240克 防风(生)120克 独活(生)附子(生,去皮、脐)全蝎(微炒)甘草(生)各60克
【制法】 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 主中风痰厥,涎潮昏晕,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20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二次,不拘时候。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治中风痰厥,涎潮昏运,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并皆治之
大醒风汤
【处方】 南星(生)八两,防风(生)四两,独活(生)。附子(生.去皮.脐)、全蝎(微炒)、甘草(生),各二两。
【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中风痰厥,涎潮昏运,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重,水二大盏,生姜二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日进二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化斑汤
【方源】:《温病条辩》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生甘草10克,玄参10克,犀角2~6克,白粳米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气凉血,化斑解毒。
【主治】:温病气血两燔,壮热,或身热夜甚,口渴,烦躁,肌肤发斑,舌绛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中白虎汤清气分之邪热而保津液,犀角、玄参清热解毒,消斑凉血。诸药并用,有清气凉血,解毒化斑之效。
【按语】:本方以口渴、壮热、发斑、舌绛苔黄为辩证要点。现常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症、过敏性紫癜等。如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大便秘结,加芒硝、大黄;里热伤津,加生地、麦冬;热盛动风,加羚羊角、钩藤;斑色紫暗,加紫草、丹皮、赤芍。
【同名方】:
1、《医学集解》化斑汤,本方去白粳米,加人参构成。功能清热、益气、生津。主治胃热、发斑、脉虚者。
2、《张氏医通》化斑汤,由玄参、牛蒡子、荆芥、柴胡、防风、连翘、木通、蝉蜕、枳壳、生甘草、灯心、淡竹叶构成。功能清热解毒祛风。主治痘与斑夹出者。

【附方】
1、流脑合剂(《古今名方》)由生石膏、鲜生地、连翘、知母、大青叶、丹皮、黄芩、黄莲、赤芍、淡竹叶、甘草、桔梗、水牛角构成。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属气血两燔者,头痛剧烈,呕恶肢痛,高热,颈项强直,咽痛或红肿,皮肤出血点较明显,舌绛,脉数等病症。
2、消斑青黛饮(《成方切用》)本方去白粳米,加黄莲、青黛、栀子、生地、人参、柴胡、生姜、大枣、苦酒组成。功能清热凉血、益气生津、解毒消斑。主治伤寒热邪传里,里实表虚,阳毒发斑。

.

清温败毒饮
【方源】:《疫疹一得》
【组成】:生石膏15~60克,生地黄9~30克,犀角1~3克,黄莲3~9克,栀子9克,桔梗6克,黄芩9克,知母9克,赤芍9克,玄参9克,连翘9克,甘草6克,丹皮9克,鲜竹叶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主治】: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糊,视物昏瞀,或发斑疹,或吐血、鼻衄,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脉沉数,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
【方解】:本方系由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莲解毒汤三方加减而成。气血两燔,热毒充斥,非大剂清凉莫救。方中重用石膏为主药,直清胃热,盖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十二经脉之气皆来源于胃,阳明又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胃热得清则十二经之火自消,淫热自退;配合犀角、黄莲、黄芩清上焦心肺之火,丹皮、栀子、赤芍清肝经之火,生地、知母清热救阴,共为辅药;更加连翘清热解毒,玄参养阴解毒,竹叶清心除烦,桔梗载药上行,共为佐药;甘草解热毒,调诸药而和胃气,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气凉血、泻火解毒之功。因本方专治瘟疫热毒,故名曰“清温败毒饮”。

【按语】:本方以昏狂谵语、大热烦渴、舌绛唇焦、发斑吐衄、脉沉数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病、肺炎、小儿急惊风、产后高热等。临床如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大渴不已,加天花粉,并重用石膏;热毒发斑,加大青叶、紫草、升麻;抽蓄、加钩藤、羚羊角;头面肿大、加银花、马勃、僵蚕、板蓝根、紫花地丁;喉咙肿痛,加牛蒡子、射干、 山豆银;湿热发黄,加茵陈、滑石、猪苓、泽泻。
【附方】
凉营清气汤(《喉痧症治概要》)由犀角、鲜石斛、丹皮、栀子、鲜生地、薄荷、黄莲、元参、赤芍、生石膏、连翘、甘草、鲜竹叶、茅根、芦根、金汁构成。功能清气凉营。主治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妄言谵语,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苔红绛,或黑燥无津。

.

神犀丹
【方源】:《温热经纬》
【组成】:犀角180克,石菖蒲180克,黄芩180克,生地黄500克,金银花500克,金汁300克,连翘300克,板蓝根270克,香豉240克,元参210克,花粉120克,紫草120克。
【用法】:各生晒研细,以犀角、地黄汁、金汁和捣为丸,每丸重3克。每服1~2丸,日服2次,小儿酌减。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酌减至常规剂量。
【功效】: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主治】:温热暑疫,邪入营血,热深毒重,耗液伤阴,症见高热昏谵,斑疹色紫,口咽糜烂,目赤烦躁,舌质紫绛等。
【方解】:本方用犀角、生地、玄参、紫草、金汁以清营凉血解毒,配以板蓝根、金银花、黄芩、连翘清热解毒。花粉配元参、生地清热养阴;香豉宣达郁热,配银花、连翘以透热转气;石菖蒲芳香开窍。本方以清热解毒为主,并以凉血开窍,以使毒解神清。
【按语】:本方以高热昏谵、舌质紫绛、斑疹色紫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乙型脑炎、口腔炎、流行性出血热、小儿呼吸道感染、紫癜等。如高热烦躁,加知母、生石膏;热盛动风,加钩藤、羚羊角、地龙;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痰热较甚,加川贝母、鲜竹沥。

【附方】
1、犀角丸(《常用中成药》)本方加入中黄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同。
2、犀角丸(《沈氏尊生书》)由犀角、生地黄、连翘、玄参、牛蒡子、桔梗、青黛、甘草、赤苓、朴硝组成。功能清心泄热解毒。主治温病热毒内盛,斑疹,烦热,舌质红绛,以及小儿牙疳,痧痘余毒,或有便秘者。
(0)

相关推荐

  • 方剂学清脏腑热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组成] 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 [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火热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