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人物志·2020当代艺术家——郑强
郑强 ,字行健,专工画虎。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湖社画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天津西青老年大学国画教师等。作品曾于中国国家画院国展中心、中华世纪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天津美院美术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地展出,并被中央党校、中纪委等国家机关及社会各界贤达收藏。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出版书籍、报刊、台历、挂历多种。南京晨报曾两次专版报道业绩,天津电视台,腾讯视频等媒体都曾录制郑强画虎访谈栏目。作品及个人肖像曾在天津滨江道商业街大屏幕滚动播出。
作品欣赏
偏有侠心 才绘雄风啸山林
——郑强画虎印象
文/王炳学
青年画家郑强以画虎著称,并荣膺画虎百家称号,取堂号曰百虎轩。己亥中秋佳日,受邀参加郑强画虎的精品展览,欣赏郑强的数十幅画虎新作,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初学花鸟而后专攻画虎,幼年系统的绘画基础训练,为郑强的艺术追求提供了坚实的技法保障。郑强祖籍沧州,作为武术之乡,沧州自古尚武之风盛行,在沧州,可以说无村不习武,所以,沧州人天生有一种豪放粗犷和侠义之气。受父辈熏染,郑强心内亦多侠肝义胆,喜欢以虎啸山林、兽王雄风为题材,表达个人内心情感和艺术理想,应该是郑强选择虎为创作主攻方向的原因。
郑强自幼习武,喜酒而善饮,在郑强敦厚的外表内,是其心游山岳,灵魂深处的那份桀骜与脱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学习画虎过程中,为了熟悉虎的生活习性,郑强经常到动物园里观察虎的动态及神情,了解虎的骨架肌肉及皮毛的组织结构,并学习虎的解剖理论,而后进行艺术实践,几年时间,画下了写生稿不下千篇,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郑强笔下的虎能准确抓住物象之形。画家的造型能力是基本功,对于物象的笔墨语言描绘,首先需察其形、观其象,准确把握。这一点历代画家都深有体会,南朝宋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有:“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之说,谢赫六法第三即为“应物象形”。得益于长期观察和心追手摹,郑强能非常准确地抓住虎的外形。在他的笔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对于形的把握非常精准,无论是行走还是坐卧,其对虎的肢体、身型的设计和位置殚精竭虑,都能很准确的描绘。
郑强笔下的虎能准确抓住物象之神。形与神是画家艺术表现的两翼,缺一不可,虽然有的画家因种种原因,过分强调取神遗貌,突出物象神韵的表达。但客观地说得貌而失神、得神而遗貌,都不是绘画艺术的最佳选择,形神兼备才是画家笔下的较高追求。在准确把握虎的外形的基础上,郑强更注重对虎的神韵的把握,他笔下的虎,不管是上山下山,不管是行还是卧,动静之间,雄风不减,虎威不减,步步生风。
如今年夏天所绘下山虎,猛虎下山,威风八面,气势夺人;如名为《初霁》的一幅作品,一家五口,虽立于寒雪之中,但雄虎身上的威严与气势犹在;《雄风万里》中,我们仿佛能听到撼动山岳的声声虎啸;《傲雪》中虎目中的杀气和腿骨高耸的霸气;《啸月》中的傲然长啸。郑强用手中的画笔,将虎的八面威风和兽中之王的霸悍之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郑强笔下的虎能准确抓住物象之情态。虎有百态,其情若人。《云淡风轻》中的五只虎,大小有别、情态各异、无一雷同;《松荫纳凉》中的一家三口,小虎的憨态,慈虎的安逸,雄虎的慈爱,跃然画面;《烟霞问讯》《秋声秋色》《两小无猜》《晚霞》等作品中的情态表现,或威严、或温顺,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云外飘香》《梨花颂》中的醉虎和睡虎亦在情态表达上别有趣味。
郑强以个人极强的绘画功力,细致描绘每一个细节,如钢丝般挺拔而根根直立的虎须,逼真的毛发撕画,虎皮斑纹的处理,精到而细致。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眼睛瞳孔的描绘,每一根脚趾的细节处理,都精心精准描摹。郑强的每一幅作品中都有情节有故事,他不是单纯地为画虎而画虎,强烈的生命气息在画面流动,一种生活的温情在画面飘荡,《母子情》《秋声赋》《悄悄话》所描绘的生活情趣充满温暖与温馨。
在构图上,郑强的每幅画都独具匠心,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突出主体物象的同时,巧妙补景,所补之景,无论是松竹花草,还是点苔,都深思熟虑而恰到好处。郑强偏爱以红色点醒画面,颇有画胆,《秋色宜人》中的红叶,《酒醉桃花宫》中粉色的桃花瓣和大红的酒坛盖,还有数幅画中自然搭配的红竹,暖暖的中国红,成为他点景的主选色彩。
画虎画人画精神,虎是中华民族比较喜爱的自然物象,虎的雄风和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写照,郑强以虎之精神写人之精神,更是自己内心一种个人情感集聚的笔墨生发。虎虎生威、虎虎生气,郑强用手中的画笔,艺术地诠释了时代的奋进精神。也藉此希望郑强的艺术道路与其笔下的虎一样,以虎虎生机迈向新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