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张颖:【看大戏】(散文)
看大戏
作者: 张颖
小时候,每逢村里过会,就会唱几天的大戏(秦腔戏),而且戏台就搭建在学校门前的麦地里,因为学校后面有座庙,大人们说,戏是唱给神看的。学校也就给学生放假了,十里八乡的亲戚也会应邀前来跟会看戏,家里来亲戚有大人们招待,小孩子们只管玩,那时候玩的东西很少,口袋里也没钱,就约上几个小伙伴去看戏。
我们那时候看戏,不是像大人们一样端个低板凳坐在台前看戏,我们是钻在后台帆布篷缝隙里看演员出出进进,一看看大半天直到被人撵走,至于前面唱的啥,一概不知。
也许就是因为那时候听敲锣打鼓灌了一些耳音,直到后来一听那些家伙什响起来,都会驻足观望,长大以后时不时地还会陪着老母亲去看戏,那可是正儿八经坐在台子前面看。
母亲平时最爱看的就几个折子戏:《五典坡》(有些剧种也叫武家坡)、《拾玉镯》、《三娘教子》、《打镇台》等,而且村里唱戏也经常就那些剧目,那些打打杀杀的母亲不爱看。于是我也就对那几个折子戏(包括全本戏)的剧情、唱腔相对比较熟悉。
后来,随着去外地上学工作成家,陪母亲看戏的机会少了很多,听母亲说她常常一个人或与邻居婶婶去看戏,一个人去的次数多一些,我让侄子侄女去陪他奶奶看戏,一个个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嫌吵,还听不懂,不爱看!我说,那些摇滚也吵!他们说,那不一样!
这几年,每逢过会,村里依旧会唱大戏,有时还会同时唱两台,称斗台戏或对台戏,会场上的人是越来越多,但看戏的却越来越少,且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很少有年轻人!
我也曾经想过,为啥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看戏,尤其是秦腔戏,固然有可供年轻人选择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有关系,更重要的可能还是秦腔戏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年轻人不爱看,不愿看!
秦腔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一直响彻在三秦大地和西北五省,八百里秦川秦声飞扬,吼出来的秦腔最能体现西北人的粗犷豪放,也出了很多的名家,但与其他剧种相比,秦腔的曲牌在单独演奏的时候,或表现欢快喜悦,或表现哀怨悲戚,或婉转抒情都很好听,演员们,尤其是名家们在清唱的时候也都饱含感情字正腔圆,但把他们一合起来,板胡和其他乐器的伴奏声就似盖过了演员的声音,甚至有时听着似乎是伴奏乐器与演员在叫板比谁高!除了听着整体激昂豪迈之外,不看字幕确实听不清演员在唱什么!我不懂音乐,更不懂配器,但大概能听出来一点与其他剧种的区别,就是耳朵不很舒服!
另外,剧目单一(每次唱戏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剧本的内容里也有年轻人不能接受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比如《王宝钏》,主人公丞相之女王宝钏不嫌弃叫花子薛平贵,不惜与老父三击掌离开相府寒窑安身,薛平贵降伏红鬃烈马才立于朝班,后奉命平西时娶了女代战,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且言不传来信不捎。相反王宝钏因性情刚烈不愿回相府而在寒窑苦苦守候。18载后,薛平贵衣锦还乡,却在五典坡前一再试探、调戏王宝钏,不过后来还是夫妻团圆,王宝钏也苦尽甘来,坐到了昭阳院。其中薛平贵回来在五典坡前与王宝钏见面的一段,被不少演员演绎过,也因此成就了不少的名家,但在现在看来很多的演员甚至是名家,他们表演时候的身段、眼神、表情在表现人物方面却让人很不舒服,言语轻俏,眉来眼去,整个一调情的场面,不但没有准确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特征,有时还会自己加一些很俗的对话,而且乐此不疲,让人不能忍受!
纵览整个剧情,薛平贵18年音信杳无,自己可以在外招亲,回来却以调戏的态度试探王宝钏变没变心,凭什么?!我们一直喊着要振兴秦腔,振兴秦腔,就必须吸引年轻人参与!要年轻人接受,爱听,爱看秦腔,培养年轻演员的同时还要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只有年轻观众多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后继有人,生生不息,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变化。一是近几年秦腔音乐有了一些变化,甚至有了秦腔交响乐;二是新编了很多的剧本,像《迟开的玫瑰》《雀台歌女》等,同时对老剧本也进行了一定的改编,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改编,李娟和李青领衔主演的代表作新编《王宝钏》,不仅让我们听到了秦腔音乐及演员唱腔方面的变化,也看到了剧情的变化,五典坡前王宝钏依然是破衣烂衫,但言谈举止丝毫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薛平贵也没有轻俏地去调戏,而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去询问,当知道王宝钏一直苦苦为他守候的时候,感动得双膝跪地愧疚不已,这才是年轻人要的爱情,这也是大家认可的仁人志士的人品,加上两位年轻优秀演员的精彩展示,音乐、剧本改编的很成功!
《雀台歌女》,除了音乐唱腔方面的改变,服饰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莽袍玉带换成了更贴近生活的汉服,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以前舞台上“大白脸”——曹操,他也会为情所困,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
相信这种实质性的改变,慢慢会让年轻人对秦腔有新的认识,也会渐渐接受她喜欢上她。
我想,在振兴秦腔方面,专家和演员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剧本要有新意,内容与现实要相契合,音乐方面扬长避短借鉴别的剧种的优点……。
母亲说,她现在也经常在电视上看戏,但更喜欢在台子前看大戏,过瘾。
农村的古会年年有,大戏还会唱,相信,唱戏看戏的年轻人也会越来越多。
(文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张颖,网名,听风,热爱生活,喜欢诗文,爱好旅游,享受文字带来的无限快乐。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策 划:李书忠 路 庆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王如萍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谢 雷
水云天 余 晨 米兰花
心 语 毕廷娟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大漠孤雁 刘旭平
秋日私语 谭文群
本期责任编辑:张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