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周天特刊】朿宝荣:【黄荆沟写意两则】(散文)
黄荆沟写意两则
作者 ‖朿宝荣
摄影 ‖朿宝荣
黄荆沟写意两则
如果不是朋友的再三提醒,我生恐忘了周六去石泉新民村的采风活动。因为十年前我去过那里一次,听说石泉现在变化很大,我想这次前去地处石泉城关镇辖属地的新民村采风,定会不虚此行。
汽车沿西康高速行驶,一上车玉龙就把导航仪调定目的地,在语音的提示下,一路上轻松愉快地交谈,放上轻音乐,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石泉境地。提前在镇政府大门外等候的新民村方村长,早已是手忙脚乱不停地向公路两旁张望,一双焦急的目光打量着过往车辆。村长是位女村官,真是女中豪杰。据说经村民选举,她是一位工作踏实,有责任心,能担当的女强人,所以被连选连任两届村官。于是,我不由得对村长心生敬佩,仔细端详:见她着一件白色衬衣,丹凤眼,柳叶眉,目光楚楚,有几分山里女子敢做敢为的野性和淳朴善良,声音甜润而爽朗,一口地道的石泉音,像山涧的一股清泉,又似满面拂来的阵阵暖人的春风,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且看她一副干练麻利的手脚,风风火火,十分热情地向我们招手,并坐在前边的车上给我们带路。当轿车再次启动,从一外岔道口经龙偃村沿一条七扭八拐的村级公路驶向纵深地带。山里的空气清新湿润,层峦叠嶂,小河流淌,一条叫作湘子河流域的溪水自上而下汨汨流动,两岸青山对峙,林木茂盛。立时,从远离城市的喧嚣中,顿觉心儿仿佛宁静了许多,听小鸟在枝头不停地歌唱,惠风和畅,山花儿香,草儿嫩绿,枝叶上悬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儿,湿润润的,十分赏心悦目,而路旁不知名的花儿次第妍放,一派田园风光。突然,转过一个弯道后,几座高高耸起的翠峰,云雾缭绕,氤氤氲氳,变幻无穷,像一匹匹奔腾的骏马,又似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像李可染大师笔下的一幅泼墨山水画,清丽淡雅,以气吞山河之万象,大气磅礴,把这里描绘成一幅人间天堂。
——这就是新民村。
在新民村所到之处,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到达目的地后,由于时间安排的匆忙,在走进新民村村委会后,听说年轻有为的村支书在镇上开“两会”,一时半会还不能到场,先由村委会班子成员接待采风团。在听完村文书的村级建设汇报后,这位女村官此时登场,她先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新民村因地制宜,加大力度保护黄荆沟水源地,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接着说近年来新民村以山地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兴桑养蚕,种植果树,栽培银杏等名贵树木。同时,做好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带领山民走共同致富道路,打好脱贫攻坚战。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么,当我们走进新民村采访,沿途所见所闻,耳濡目染,它的特色和亮点究竟是什么呢?然而,让我陷入沉思的是:通过本次采风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它的确给我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虽与县城较近,区域经济发展对相对滞后。从地形地貌上讲,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丰富的物产,需要进一步下大功夫统筹远景规划,构筑新民村未来发展美好的蓝图。
一碗水的传说
黄荆沟全长7.5公里(湘子河)的水源地,由细小的沟壑汇集而成,经新民村途经龙偃汇入滚滚汉江。
位于新民村上游不远处, 有一处原始生态地,树木葱笼,绿荫覆盖,山涧沟壑怪石嶙峋,从细小的石缝滴落成形似一碗水,它就是远近闻名的一碗水景点。长年水流不断,一点一滴,清澈透明,亿万年斯,永久的盛满着一碗水,甜丝丝的,殊不知,它还有着一段优美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山林峻秀,树木茂盛,滕蔓缠绕,花儿芬芳,生长着一种叫黄一荆条子植物。到了秋冬季节,满山遍野,像火红的枫叶,层林尽染,有种让人“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秀美景象,黄荆沟因此而得名。话说黄荆沟住着一位叫石柱的放牛郎,自小由于家穷而念不起书,娶不上媳妇,从小就给村子里的财主家放牛羊,常常把牛赶到黄荆沟里去吃草。随着石柱一天天长大成人,他对黄荆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也有着一份特殊感情。有一天,他照常把牛羊赶在沟里,就背靠在一棵大树下眯着眼睛休息,慢慢地就睡着了……梦里,一位桃花仙子般的姑娘,从天上款款飞来,挥动着飘逸的衣袖,手提着一个果篮儿,在山上采摘着仙桃野果。忽然,她走到一碗水边,看到小溪里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动,山花芬芳,鸟儿鸣啾,好一派人间仙地。于是,这桃花仙子姑娘不由得放篮子于石上,褪衣在溪水中尽情沐浴……风儿吹佛,阳光尽情挥洒,那柔美细腻的肌肤在水珠儿的滋润下温软如玉。那石柱看得入迷,生怕打扰了瞬间的宁静,一不小心脚下绊动了树技,惊动了树上的鸟儿扑扑飞去。这时,桃花仙子发现有人,一下子惊慌失措起身穿衣,挎上篮子飞快离去,一股云烟似的消逝得无踪无影。这石柱十分懊悔,一梦醒来,四处张望,仍沉浸在刚刚的梦境中。春去秋来,南柯一梦,石柱再也梦不见那梦中的情景。如今,当我们看到这一碗水,跨越千年的烟雨,传说中的一碗水,它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据当地人说,凡路过此处的人,一般逢人必喝“一碗水”。
再说这石柱一觉醒来,他十分懊悔在梦境中不该惊飞桃花仙子,每天眼前总是浮显那个梦境,忘不了那个桃花仙子姣美的面容,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儿,愁眉不展,没精打采。每天他照样把牛羊赶进沟里,照样靠在那棵树下睡觉,期待着梦中的奇迹出现。但是,总梦不见那个桃花仙子般的姑娘。突然有一天,他刚刚靠在树下入睡,渐渐进入梦境,口中阵阵发渴,只见一位老翁戴着竹笠,取下雨帽坐在石头上,弯身从一碗水舀起水喝,少倾时刻,老翁挽起裤管拿出砍刀,在黄荆沟里坎起黄荆条子,扎起捆儿挑起,神不知鬼不觉从眼前消逝了……只听到从一碗水边传来了一串银玲似的笑声……这石柱像丢了魂似的,一梦醒来,仿佛还在那梦境,他不由自主走到一碗水边,双手掬起一捧水喝,忽然发现在沟溪边的岩石上,是谁放着一只用滕条编织的篮儿,里面放着几束鲜花……他终于明白了,这分明是桃花仙子托梦送礼物给自已,让梦中这位老翁点化自己。金山银山,不如自己这绿水青山。这满山遍野的黄荆沟到处都是宝,自己何不利用这黄荆条编织精美的筐篮儿,勤劳致富,编织出美好的生活……?
从此,石柱不再给财主家放牛羊,而是充分利用沟里的黄荆条子,拜师学得了远近闻名的编筐手艺。通过自己的勤劳善良,发家致富,很快娶上了媳妇,并生下了一双儿女,黄荆沟由此以一碗水而闻名于天下,黄荆条因石柱的编筐手艺而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现如今凡路过此地的人,必喝一碗水,心儿透凉,水质甘甜,既能解渴,又沾仙气,也能交上好运。岂不知,黄荆沟因一碗水而得名,已成为保护汉江的水源地,惠泽一方;而一碗水的挖掘整理,不仅是有着千年的优美动人传说,现已成为新民村开发旅游自然风光资源,将着力打造成为一个景点,吸引外来的游客来这里观光采风。
鎏金铜蚕的来历
古有“鎏金铜蚕” 今有致富“金蚕”。
国家首长在2017年5月14日,共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到: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鎏金铜蚕”,它出土于陕西石泉县池河镇的河沙里,是国家一级汉代出土文物。显而易见,陕南安康石泉池河镇自汉代起就是蚕桑养殖业的重要集镇,同样它也是中国养蚕缫丝产业兴盛的代表性文物。那么,当我们走进石泉新民村黄荆沟采风时,由不得要先对过往的那页厚重的历史进行一番找寻和回顾。
寻根溯源,承上启下。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繁衍生息的华夏大地,从汉水汉剧汉文章,到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西安,陕南安康同样也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货源供给地。汉江发源于汉中宁强,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上至青滕关,下至老河口,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月里,汉江成为唯一的黄金水道,纤夫们把安康的蚕丝,茶叶,漆,麻,耳,倍等农副产品送往长安古城。据说,自大唐盛世起,丝绸之路分为两条路线,一是从大唐西域经新疆通往境外;二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郑河七次下西洋,把中国的瓷器,缫丝,茶叶等运国外,一些波斯商人也来到中国经商,伊斯兰教就是从那时起传入中国。那么,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的提供地,陕南安康也同样是通过人力脚夫,经石泉,汉阴双河,安康牛山等古栈道将缫丝等农副产品挑至古长安;二是通过汉江船只运往武汉三镇,走海上的丝绸之路。如今的老西安钟楼附近客栈,常听老人提起那里是陕南挑夫的落脚点,它连接着中亚细亚,也连接着欧亚大陆桥,把中国的陶瓷,蚕桑,各种农副产品销往了海外。旧时的安康商贾云集,各种字号商铺比比皆是,水旱码头最具代表性的有石泉、紫阳、安康县、蜀河口,均是纤夫歇脚,戏楼汇演,酒肆茶馆,会馆,商贸交流的繁华之地。
历史和文化一脉相承。青山绿水、水墨丹青的石泉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蕰,现保存完好修楫一新的老城古街,依江而筑,沿一条萦带般的湘子河,把我带入新民村这片万木葱笼,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当我们在年轻有为的杨支书的陪同下,走进了半山腰一户养蚕专业户的家里。我们被他的热情好客所感动。他一边匆忙地为我们倒水,一边又给我们让坐。只见房前屋后种满了翠竹,不远处是栽种的桑园,肥嫩的桑叶,绿茵茵的,在微风的吹拂下,那上面结满了黑红色的桑葚,生活在这诗意般天然氧吧的农舍家,是多么的舒心和惬意。据主人介绍,他家春上所养的蚕子,在本村算是规模较大的了,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除此之外,他家还种植了银杏树,枇杷,李子,樱桃等,在城里开有水果专卖店,产供销一体化,让市民能吃到新鲜放心的水果。这样既增加一定收入,还改变周围的环境,寻求着一条致富之路。
远山近水皆有情,高山流水,溪水淙淙,在群山环抱的村委会大楼前,我们看到悬挂着红底黄字的横幅标语,“筑坚强堡垒,树领先形象,促科学发展”。是啊,随着产业向着多元化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民村有着一支坚强的领导班子,充分发展山地经济,大力发展兴桑养蚕,为农民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唱好脱贫攻坚这台戏,打好兴蚕养蚕攻坚战,着手规划对山林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试想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是世外的桃花源,人间最美的天堂,不信你到这里来看看。
附:作者摄影照片
《汉江文艺》签约作家采风团走进石泉新民村
笔直翠绿的银杏树,直顶苍穹,是多么的富有诗意。
绿油油的李子树,技头上结满了青绿色的李子,但还未成熟,真想摘一颗放进嘴里尝尝。
这花儿多么美丽,像一把黄色的小花伞搭在那里。
瞧,这是花的世界,新民村,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通往农家的小路,在我诗意的笔尖上流着一种山野的情愫。
养蚕专业户门前的院子十分宽厰,放几把椅子,泡一壶绿茶,听翠竹在微风中摇曳,多么神清气爽。
大家站在山峦上,望着对面的青山,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目光。
农家的小狗多么可爱
大家情不自禁地以农舍紫垛为背景拍照,很有诗意,迅疾地按下快门,留下精彩瞬间。
几只小鸡啄米,这才是地道的散养土鸡。
我也来拍一张。
整齐的蚕架,也许你从未见过吧。
你瞧,这花儿开得多美呀。
人在画中,美女们在山野里,欣赏着大自然秀美的风光。
我下去瞅瞅,沟下的果树结满了果子,真美。
咱也臭美下,在农舍留个影。
采访活动圆满结束,作家们与新民村村委会班子成员合影留念。
本文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朿宝荣,笔名秦南夏雨,男,回族, 1962年生于陕西安康。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市汉滨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散文诗》《星星》《散文诗世界》《中国散文诗刊》《回族文学》《西部作家》《长沙晩报》《西安晩报》《散文诗月刊》《今日文艺报》》等报刊。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爱 霞 胡遵远
顾盛杉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崔启昌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姜建洲 毕廷娟 鱼 鹏
张云峰 王敬军 谢 雷
水云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