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干货 | 10个对白写作技巧,你都知道吗?

电影发展成有声片后,声音(包括音乐、效果、对白)便大大影响了这个媒界。电影电视剧本上的对白,成为剧本主要材料之一。

不同时期、不同编剧的对话有着无穷的变化。然而不管出自谁的手,好的对白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有表现力的好对白是从人物、情境和冲突中产生的,它揭示人物并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银幕上的人物会比生活中说话更清晰,即使口吃的人也是如此。好的对白都是日常语言的强化版。

即使是所谓“写实”的对白也很难完全真实。日常语言里可能产生的错觉、歧义、夸张、脏话、车轱辘话等,在电影里都被去掉了,而且对白更直接、更模式化了。并且在戏里,除非用于有目的的表现,大多数的日常交际用语一般也都被省略了。

写对白并不容易,写得好要下很大的功夫。

图源:《赘婿》

01

明确人物说话的风格

检验对白好坏的一个标准是:如果遮掉角色的名字,你是否还能分辨出这是谁说的话。

每个人说话都有他个人的特色,生活上多加观察,大家可以体会得到。戏剧人物性格鲜明,说话应有鲜明的特色。试看,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出身,不同爱好的人,都有他们各自的思想、性格、品质、风貌。

图源:《山河令》

02

巧妙安排解释性对白

当对白具有解释、说明功能的时候,要像滴眼药一样一点一点地挤给观众,而不是和盘托出。利用对白造成反转或幽默效果,需注意不要过早揭露真相。

图源:《温暖的尸体》

03

留给演员空间

在写作对白的过程中,编剧不仅要记住动作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也要记住演员的身体和声音也能在艺术表现上做出巨大的贡献。

图源:《好兆头》

04

根据剧情需要引入方言

考虑到故事发生的地域性问题,在剧情需要的情况下,角色对白可以适当引用方言。

图源:《无名之辈》

05

慎用画外音

用画外音讲故事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剧情如果都靠旁白说出来,编剧还有什么意思?不过,还是有很多画外音用的好的优秀电影,比如《现代启示录》、《银翼杀手》、《美国丽人》等等。

画外音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如果画外音的主人是一个不可靠的讲述者,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误导观众,制造悬念,因为人们倾向于听从画外音的内容指示。

图源:《美国丽人》

06

写带劲儿的对白

对白使编剧可以像小说作者一样有与观众进行直接交流的途径。一句好台词、一个措辞优美的段落,通过演员用正确的方式表演出来,可以非常有力地影响观众。虽然总有谣传说好多好台词都是演员临场想出来的,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图源:《天气预报员》

07

不要写橡皮鸭式的独白

悉尼·卢在其《制作电影》中曾说过,不要写橡皮鸭式的对话。

橡皮鸭式的对话是一种独白,在这段独白里,角色会直接向观众们解释他们是如何因为过去的创伤而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影响自己成长轨迹的原因和经历,通常都是无法自觉地意识到的。

如果你的剧本必须要有一段这样的橡皮鸭独白,你最好让人物在受到压力或胁迫的情况下说出这段话来。最好的橡皮鸭独白应该算是《公民凯恩》主人公的临终遗言,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玫瑰花蕾”,但却成为了电影的一个最大悬念,也是对电影主题、主人公一生的最佳隐喻。

图源:《公民凯恩》

08

让你的角色开玩笑

你的角色得会开玩笑。这在某种程度上当然也得取决于故事类型。动作片少有时间用于挖掘人物,但剧情片就不一样了。在电影开场处,编剧都希望尽量为角色博取观众同情,因为你得让观众有主动去了解人物的冲动。

让角色开玩笑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制造悬念。戏剧写作的一个规则是:让他们笑,让他们哭,让他们等待。总之,戏谑性对白可以帮助我们喜欢和理解角色,并在需要时制造紧张感。在喜剧中,戏谑性对白将是整个故事的重点。

图源:《庆余年》

09

写多总比写少强

很多人在第一稿时往往会写很多对白,但在终稿完成或者拍摄开始的时候,对白会被大量削减掉。

但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上述情况而俭省对白。

图源:《绿皮书》

10

做好研究 快速写作

威廉·戈德曼曾说,做好研究,构建好角色的背景故事,当你觉得自己已经蓄势待发,就赶紧开始写作。这个方法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效。研究工作做得好,角色会自动开口跟你对话。快速写作可以暂时阻断挑剔性心理,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

图源:《爱乐之城》

编故事的能力,在一个编剧/作者的成功里占80%以上,而掌握剧本或小说的结构和格式,顶多只能占15%。编故事才是编剧/作者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技能。但目前国内几十万人写剧本,编故事能真正过关的不过1%。

编故事这种技能,说真的,学校教不会,书上没记载。自己一个人摸索,确实极难找到门径。即使摸到了门径,也需要漫长的学习和研究,才可能掌握和精通。那时候你已经老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