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不理想?试过这三张中药方了吗?
截止到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了12.8亿。中国的高血压患者数量也达到了3亿人。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会加大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还会引起高血压肾病,可以说危害其实挺大的。
那么,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什么?应该怎么预防?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所以叫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单纯性高血压,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其实,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原因还不是很明确,但是一般认为,某些因素会大概率引起高血压。
一,先天不足。一般认为,高血压有遗传倾向,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家人因为饮食习惯都相似,所以大概率会对某类疾病集体易感,再有体质的遗传也是导致高血压遗传的重要因素。
二,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好肉食,口味重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作息方面,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也会加大引发高血压风险,随着手机的普及,高血压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三,高盐摄入。摄入盐分过高,就会增加血管内的水分,所以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四,肥胖。有数据显示,肥胖或者体重超重人群患高血压的人数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
五,性格、情绪因素。研究发现,当人的压力过大,心情低落,或发怒时,一些能促进血管收缩的激素会分泌旺盛,血管收缩,血管的容积变小,也会引起高血压。
知道了可能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就知道该怎么预防了。饮食清淡,作息规律,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就能有效地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中医是怎么认识高血压的?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比较具象化,古代因为没有血压计,也没有高血压的概念,而是用一系列的症状来概括的,如头晕、头痛、眩晕等,并且用一个字高度概括了,这个字叫风。
因为风善行,来去无踪,最为诡异,所以中医利用这个特点来概括一系列的疾病,例如:面神经麻痹的口眼歪斜,中医叫吊线风,脑卒中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叫中风,帕金森的肢体震颤、头脑摇晃叫动风。
概括起来讲,中医讲的风,就包含了现在的高血压。
哪些方子可以用来治高血压?
当然,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是复杂的,血寒、瘀血都可能会引起高血压,但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原因还是风。
针对风的治疗,根据证型的不同,中医临床也给出了不同的方剂,最常用的方子分别是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和天麻钩藤饮。
一,羚角钩藤汤。这个方子主要针对热极生风的证型。
组方:羚角片、桑叶、川贝、生地、钩藤、雏菊、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
这个证型的特点就是热得比较严重,皮肤热,手脚心热,口苦口干,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严重了还会神志昏迷,躁扰不安,手足抽搐,这就可能对应的是西医的脑炎、脑膜炎和脑中风等疾病了。
该方重用羚角,与钩藤为伍,清泄肝热,熄风止痉,桑叶、菊花疏肝泄热,生地、白芍、甘草柔肝养阴,川贝祛痰,茯神安神,所以这个方子能治疗热极生风引起的肝风内动,在滋肝阴的同时安神,对失眠也有治疗作用。.
二,镇肝熄风汤。这个方子主要治疗阴虚风动证型。
组方:牛膝 代赭石 龙骨 牡蛎 龟板 白芍 元参 天冬 川楝子 麦芽 茵陈 甘草
镇肝熄风汤与羚角钩藤汤相比,这个证型热没有那么重,主要是阴虚,口干舌燥,五心烦热,阴虚则风动,会出现手足蠕动,摇头晃脑,双目干涩、眩晕等症状,往往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无力。
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且滋养肝肾,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潜阳降逆,玄参、天冬、白芍补液生津,茵陈、川楝子清泄肝阳,茵陈与麦芽助力疏肝,该方重在滋阴潜阳,用于阴虚引起的手足蠕动有佳效。
三,天麻钩藤饮。用于肝阳化风证。
组方: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这个方子其实不像上面两个方子那么特点突出,就是说阴虚不明显,热证也不那么明显,但是头痛、眩晕是这个方子的用药指征,因为里面有天麻,治疗头痛效果明显。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重镇潜阳,杜仲、寄生补益肝肾,栀子、黄芩清肝火,益母草、川牛膝活血利水,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该方主治肝阳化风引起的头晕目眩,眼睛干涩。
总结一下:羚角钩藤汤主治热极动风引起的高热神昏证,往往牵扯到神志问题,并且比较重。镇肝熄风汤滋阴潜阳,主治阴虚风动引起的手足蠕动。天麻钩藤饮主要治疗肝阳上亢的轻症,典型的症状是头晕目眩,眼干眼涩。
总之,这三个方子是临床治疗高血压使用频率很高的方子,辨证施治,治疗效果理想。
#高血压##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