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复兴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对于家族来说,是根本是核心是一个家族的纽带,通过家谱可以追宗溯源,尊宗敬祖。对家规,家训,家风的传承,可以以族中名流为榜样,不忘初衷,牢记使命,立足长远,放眼未来。
然而现实就是:现在家族文化没落了。
很多族内有识之士,响应国家“传家风、立家训”号召,想复兴家族文化,也在通过种种方法去尝试,但是效果不佳。那么怎么才能复兴家族文化呐?
一、多渠道宣传家族历史
现在很多老人都在说,现在的年轻人家族文化淡薄、亲情淡薄、自私自利。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年轻人,因为这一代年轻人,人生观、价值观都是这些老人灌输的。
年轻人家族文化淡薄,很多因为是不了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普及家族历史,比如通过家族聚会的时候,家庭老人唠叨几句,家族的历史,迁徙故事、家族名人等,让下一代对家族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记住以后家族聚会可能不能就是吃吃喝喝了。
有条件的家族可以申请一下公众号等自媒体,将家族的历史、家族文化进行整理传播,让家族成员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所以复兴家族文化就先从讲好家史开始。
二、传家风,立家训
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建设与家族文化复兴息息相关。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有好的家风熏陶的家族才可能成为贵族精神。
但是很可惜,有人说目前中国人里没有贵族,为什么?因为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贵族不仅仅是指有钱,有钱无担当,充其量就是一暴发户而已,真正的贵族精神,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担当。
而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就是传承!
三、家族公祭
祭祖是传承家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为祭祖活动做到大家广泛参与,又极具仪式感。
通过家族公祭可以凝聚族人,知道血脉相连,团结互助;通过家族公祭可以了解家族过去展望未来;通过家族公祭可以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族人,做人做事要保持敬畏之心;通过家族公祭可以以实际行动影响下一代孝顺父母尊敬长辈;通过家族祭祀家族公祭可以传承家风,使族人不坠家声。
家族公祭的渠道有很多,可以在祠堂、始祖墓地、长房长孙堂屋悬挂的家谱轴子前等。在哪里不是重点,重点是祭祀的仪式感,和族人参与的积极性。
家族如果年年有一次公祭,那么族人的关系肯定不是一盘散沙。
四、族内公益
族内公益是衡量一个家族的是否团结、财力如何、家族的精神风貌的晴雨表。
在今天社会发展尚不平衡,贫富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保障尚不健全,天灾人祸、疾病都有可能摧毁一个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难以翻身甚至拖累子女。
如果家族文化兴盛、族人团结,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家族基金,每年公祭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乐捐,资金管理透明,用于奖教助学、救助孤寡、家族互助等。
每个族人背后是家庭,家庭背后是家族。家族昌盛,族人才能走的更远!
误区
一、建微信群就可以复兴家族文化
很多族人认为修谱建祠修祖坟太难,举办家族公祭又没有号召力,认为兴建微信群就是复兴传统文化的便捷的途径。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微信群是非常好建,建完之后也很容易热火朝天,但是不久后微信群基本就不再活跃了,再然后就散了。原因很简单,族人年龄、贫富、社会阅历、认知水平等都掺次不齐,放在一起是没有共同语言的,更谈不上通过建立微信群就能复兴家族文化。
二、复兴家族文化就是修谱建祠
家谱和祠堂是家族有形的存在,有形的事物终归于无形,能够传承下去的其实是无形的家风,对于家族来说是族风。
然而很多人修谱建祠修祖坟当成复兴传统文化的全部,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修谱建祠修祖坟对于绝大部分族人来说就是交一下丁费和提供一下个人信息,参与度很低,甚至家谱祠堂修成,对于大部分族人来说不知道自己曾祖是谁,依然还是不知道曾祖是谁,更谈不上复兴家族文化。
当然家谱祠堂修成,也不完全是浪费民力,至少为传承家族文化多了一个载体。剩下的可以每年定期在祠堂举行家族公祭、进行家族公益、举办家族知识讲座等,复兴和传承家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