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3800光年外的“三体世界”,行星正在被恒星折腾
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服役十多年,KOI-5是很早就发现的三恒星系统,位于天鹅座方位,距离地球3800光年,在NASA的第二次行星搜寻任务中,科学家发现恒星KOI-5A存在一颗行星,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三恒星系统
KOI-5当中有三颗恒星,分别是KOI-5A、KOI-5B和KOI-5C,我们不妨简称为恒星A、恒星B和恒星C,其中恒星A和恒星B相互绕行,绕行周期为30个地球年,而恒星C每400年绕恒星A和B绕行一周。
当行星过境时,科学家发现了KOI-5的异常,来自夏威夷的天文台、加州理工的帕洛玛天文台等等各方的数据均表明,有一颗天体处在KOI-5当中,但是无法确定是一颗行星,还是该系统的第四颗恒星,也无法确定这个天体绕哪颗恒星绕行。
直到2018年,NASA发射了TESS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凌日行星进行观测,当TESS卫星探测器对准KOI-5时,确定一颗行星围绕着KOI-5A绕行,这颗行星按照常例命名为KOI-5Ab。
进一步的观测表明,行星KOI-5Ab绕行恒星A的周期为5天,科学家能够通过行星绕恒星公转时对恒星的轻微扰动,来分析这颗行星的特征,数据显示KOI-5Ab很可能是一颗与土星相当的气体行星。
倾斜的轨道
行星KOI-5Ab的轨道,与恒星A、B的轨道平面成50°夹角,假如行星和恒星起源于同一个原始星云,那么它们之间的转动方向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夹角,科学家猜测,很可能是恒星B的引力,导致了行星KOI-5Ab的轨道向内偏移。
多恒星系统中的行星很少见
直到2018年,科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并确认的系外行星多达2394颗,另外还有2366颗候选者有待确认,而如今科学家结合AI算法,发现的地外行星已经不低于十万颗。
KOI-5中的行星之所以特别,是因为科学家在多恒星系统中发现的行星,要远少于单恒星系统中的行星,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1)多恒星系统中的行星不易被观察到,而单恒星系统中的行星更容易分离出来。
(2)受恒星引力的影响,行星在多恒星系统中不那么普遍。
根据恒星的形成理论,一团原始星云塌缩成恒星,其残留物质绕恒星聚集形成了行星,如果多颗相邻很近的恒星因为引力作用相互绕行,那么就会形成双星系统、三星系统,乃至多联星系统。
如果多联星系统中的行星确实更少,说明部分行星被恒星吞噬掉了,或者被恒星的引力弹弓效应踢了出去,这让我想到了刘慈欣的小说《三体》。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