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降压的特效穴 人迎穴

I导读:人迎穴,穴属胃经。人迎洞刺,是用针刺激颈动脉窦部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手法:把针缓慢垂直刺入,如见针柄随着脉搏同时震动即为刺中。达到窦深度0.5-1.5厘米(即4分以内)。留针时间30秒至3分钟,最多不得超过4分钟,平补平泻,轻刺或即刺即拔,不须采用雀啄术,切忌捣针及强刺激。(编辑/唐义超)

高血压

作者/刘冠军

肝阳上亢(高血压)

巴某,男,19岁。于1974年11月23日初诊。

自诉:有高血压病2年余,时常发作,延续月余。周身倦怠,头目眩晕,此次发作半月余,经治不愈。

查:神疲,面赤,舌有黄苔,脉弦,血压160/90mmHg。根据患者平夙性情急躁,遇事善怒,每逢盛怒之后,血压即高,并伴有上述症状,诊为肝风,属于肝阳上亢型。

治疗因其形体较瘦,用人迎洞刺,常规操作。针后10秒钟,再测血压为130/90mmHg。

11月25日二诊,自诉眩晕减轻,不甚疲倦。望其面色不甚赤,舌苔黄渐退,脉仍略弦。血压140/90 mmHg。再行人迎洞刺,留针10秒钟,术后血压为130/90mmHg。

11月26日三诊,自觉一切症状消失,与平时无异。诊见:精神充沛,面色黄而泛赤,舌质润而无苔,脉来沉缓。血压130/80mmHg。已经痊愈。

肝风(实热型)

张某,男,51岁,工人。于1975年1月25日初诊。

自诉:1月10日感冒,发生两腿内侧疼痛,继则痛止,而由足𧿹趾沿胫骨下缘至膝上发麻,头胀而晕。

査:神疲形壮,面赤,舌质干色赤,六脉皆弦,左关独盛。血压180/100mmHg。根据面赤脉弦,左关独盛为肝经实热,其由足𧿹趾至膝上发麻正属肝经循行路线,诊为肝风,实热型。

因该患者体壮而不甚胖,压其颈动脉搏动明显,治疗采用人迎洞刺,留针10秒。起针后量血压为160/100mmHg。后间日针治1次。第五诊时,血压150/90mmHg,一切症状已随血压的下降而逐渐消失。第六诊时自诉,无任何自觉症状,诊之色脉皆和,血压为140/90mmHg,痊愈。

肝风(虚热型)

佟某,男,40岁,干部。于1974年1月22日初诊。

自诉:患高血压3年,最高时180/130mmHg。近数月由于疲劳过度,头胀、眩晕、睡眠不安,经治不愈而来诊。

查:神疲,面黄消瘦,舌有黄苔,脉来沉细。血压110/90mmHg。诊断为虚热型肝风。

治疗依脉症分析,血压现阶段不高,但为病的根源。“缓则治其本”,应治疗血压,采取胃经人迎洞刺,术后血压110/80mmHg。同时使用膈俞皮内针,人迎皮内针,经过2个疗程,治疗20次。

3月27日来诊,自诉睡眠恢复正常,头胀眩晕症状亦消除,血压120/98mmHg。因上班工作,无暇再治,要求服药,投以自拟方建瓴1号,嘱其常服。迄今仍照常工作

按:人迎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由于部位和所属经脉的关系,它主治咽喉肿痛、甲状腺肿大、吐泻、喘息等症。从部位上来说,不易取找,刺激性强,患者畏惧。从解剖上来说正当颈总动脉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分叉点,刺伤动脉出血尚有危险。故一般不常使用,均以附近的穴位代替。但近因针刺颈动脉壁而有降压作用,故本文应用人迎治疗高血压收到一定的疗效。

人迎洞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在针刺后10秒钟使血压下降,血压已降到正常范围,再刺人迎则不会再降。我们对低血压者使用人迎洞刺,可以使血压上升。这说明人迎洞刺有调整血压的作用。

由于人迎洞刺降压快,故部位要找准,深浅要适当,才能起到作用。刺深了穿透动脉壁会出现血肿。使用时应细心体验,以防发生意外。

作者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根据经络辨证施治的。对形体较瘦的患者容易摸到颈动脉,可以使用人迎洞刺;对于形体胖的患者,不易摸到颈动脉,可用膈俞皮内针,降压的功能比人迎洞刺还要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