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妓女聂胜琼写下一首词《鹧鸪天·寄李之问》/《鹧鸪天·别情》,不料感动大官李之问之妻,被纳为妾室成功翻身
五千个春秋更替,无数次星辰明灭,历史的长河,汩汩而过。这其中,有许多惊才绝艳文人墨客,他们纵笔挥毫,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这些锦绣文章的背后,大部分都是才子之名,当然,也有少部分,是一些女子所作。
由于古代的思想比较封建,女子一般很少读书写字,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才女,尤为难得。像谢道韫、卓文君、蔡文姬,以及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诗词,不亚于一些文坛大家,其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除了本身的天赋,还有宋朝的环境。宋朝时期,文化鼎盛,经济发达,百姓生活富裕,即便不能参加科举,很多家庭都会教授女孩子读书写字。毕竟读书可以明理。
所以,只是李清照天赋比较高,还有很多女孩子,也会写诗填词,比如妓女聂胜琼,不仅会填词,还因为一首词改变了命运。
宋朝妓女,文学修养是非常高的,来往的也多是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宋朝有一位大官礼部郎中,叫做李之问,他在京城为官时,与聂胜琼互引为知己,经常诗词唱和,饮酒唱曲。聂胜琼是非常喜欢李之问的。
不过,后来李之问因为官职变动,要离开京城,临行之前,他与聂胜琼告别。
归来之后,聂胜琼十分伤心,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首句的“玉惨花愁”可以理解为,是描写周围的景物,因为知己离开,玉楼惨白,花儿悲愁,也可以是形容女子伤心愁苦的神情,“凤城”则是指北宋的都城。女子填词,字句都要绮丽不少,而“柳”谐音“留”,在诗词中素来有留别不舍之意。
所以,前两句聂胜琼是以景物烘托自己的不舍之情。莲花楼下,泪眼相望,执手凝噎,只有柳枝青青地拂动。
第三句的“阳关”指《阳关曲》,是根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素来表达送别之意。因为不舍,聂胜琼送了一程又一程,直至五程之后,才回来。
分别之后,词人只能从梦中寻求知己李之问的身影,但越是想做一个好梦,梦越是难成,相思令人辗转反侧,梦中相会的希望,也破碎了。无眠之夜,孤独清冷,没有人知道聂胜琼心中有多么强烈的相思之情。
最后一句,本是唐末名妓徐月英的残句,这里被聂胜琼整句化用。
深夜无眠,想着知己,泪水不禁落在了枕头上。夜本就清冷,雨也不合时宜的下起,淅淅沥沥地敲打屋檐门窗,敲打在青石阶上,一直点滴到天明。其实这种用“雨滴到天明”来烘托主人公孤寂无眠的手法,多是化用自温庭筠《更漏子》: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据说,在初次饯别的时候,聂胜琼唱了一句:“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意思是说,没办法留住春光,也没办法能随你而去。听到这句词,李之问愧疚不已,于是在京城停留了几个月。
但是因为李之问的妻子一直催促,所以他只能离开。
聂胜琼写了这首词之后,寄给了李之问。李之问看罢,感慨不已,将其放在随身的行囊中。不过,这首充满爱慕之情的词,被李之问的妻子看到了。没办法,李之问只能据实相告,说出了和聂胜琼的故事。
李妻听完之后,看到这首词,十分感动,于是自己出了嫁妆,让李之问风风光光的把聂胜琼娶了回来。
聂胜琼本来在京城青楼衣食住行比较奢华,但是嫁给李之问后,她变得朴素节俭,对李之问的正妻尊敬有加。二人和谐共处,一直到老,成为后世传唱的佳话。
或许聂胜琼在青楼的生活条件更好,但风尘女子,吃的是青春饭,最想要的就是一个依靠。她本与李之问互相爱慕,如今能够成为他的小妾,并且被正妻所容,也可以说是翻身了。
可能妻子帮助丈夫找小妾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古代是十分正常的。不过,那是封建社会。
如今在这个自由平等的新时代,大家对待感情一定要专一,携一人手,共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