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是不如意,劝君读读刘禹锡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东野圭吾世间之事,变化万千。有的时候会有事件随你心意,但更多的却是不如意之举。生命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命运也总会峰回路转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事件,现在的我们生命才变得多姿多彩,古代的他们也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篇章。大唐时期,以诗文最为丰盛,而众多的诗人也在大环境的影响层出不穷。虽然他们已经凭借自己诗句名垂千古,但是他们创作诗词的环境却与名声有着极大的不符合。众人皆有人生的辉煌,也有人生的低谷。这个低谷之处,便是他们创作诗词的源泉。其中典型,当属''诗豪''刘禹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刘禹锡字梦得,出生于河南郑州荥阳。相传在刘禹锡母亲在怀孕之时梦到禹王,而后便诞下了刘禹锡。父母感觉是禹王所恩赐的孩子,便为其起名刘禹锡。刘禹锡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并且自幼博文强学,喜欢吟诗作赋与阅读儒学经典。在其年幼之时,父亲为了躲避安史之乱便移居苏州,而幼年的刘禹锡也在那里长大。
并且由于父亲做官的缘故,年幼的刘禹锡在很早便获得了当时著名诗僧的点拨,为其以后的文学发展之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贞元六年(790年),18岁的刘禹锡选择离开家门外出求学,在19岁之际其遍游长安、洛阳,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很多士林人士的欣赏。贞元九年(793年),21岁的刘禹锡凭借自己实力成功进士及第,两年后又登吏部取士科,成功进入仕途。这在当时''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大环境下,23岁的刘禹锡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相当不错了。但是因为家中突逢丧事,刘禹锡只能丁忧居家。所幸,在贞元十六年(800年)之际,当时的淮南节度使杜佑(杜牧的祖父)见到了刘禹锡的才华,便征辟其为属官。任职期间的刘禹锡勤恳有加,获得了杜佑的好评。
两年后刘禹锡便调任京兆府,不久升迁监察御史负责整个朝廷的监督工作。当时的刘禹锡也因为在御史台认知的缘故结识了韩愈与柳宗元。本以为一路高升,前途无限的刘禹锡会这么一直辉煌下去,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刘禹锡的人生历程。唐代也因此少了一位高官而多了一位诗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一月,唐德宗驾崩,唐顺宗继位。唐德宗在位期间因为力图削藩而触动了各方的利益,最终引来了奉天之难。奉天之难的发生使得唐德宗开始亲近宦官并别对藩镇之事多有姑息,藩镇实力自安史之乱后进一步增强。
而刚继位的唐顺宗怕藩镇实力强盛影响皇权,在即位之初便主张革新变法、打击宦官与藩镇。随即起用原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及刘禹锡等人着手改革。本来在变革之初,因为有着皇帝的支持,王叔文集团迅速掌权。并且随着一系列法令的实施使得当时的唐朝恢复了一丝生气,史称''市里欢呼'',''人心大悦''。但是因为当时宦官与藩镇的力量过于庞大,触犯他们利益的永贞革新也很快迎来了终点。顺宗继位之年三月宦官集团便一手操办使得顺宗长子成为了皇太子,八月发生了''永贞内禅'',顺宗退位,宪宗继位。至此,仅仅维持了146天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而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集团同样遭到了贬逐。
刘禹锡也因此事被贬为远州司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被贬生涯。在此期间的刘禹锡并没有被生活所打倒,反而在被贬生涯中的他创作了大量的寓言诗来抨击当朝权贵。所幸当时的唐宪宗李纯政策清明,在元和十年(815年)便将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召回京。
本以为就此会老实的刘禹锡在回京后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了当朝执政,被贬到更远的播州。所幸得其好友相助,被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州)。而这位好友便是被贬至柳州的柳宗元。这件事得从刘禹锡的诗说起: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文之中,刘禹锡很明显的表明了:你们都这些势利小人算什么东西,要不是我十年前无端落难,现在的你们怎么配与我为伍!此诗一出,朝堂之上都在怒斥刘禹锡,而让刘禹锡原路返回真的是便宜他了。所以有人便建议将其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那时的遵义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况且当时的刘禹锡还得带着自己80高龄的母亲一起前往,这是根本要把人往绝路上班逼。要不然还得说患难见真情,柳宗元在听闻这件事后,便向皇帝求情说:''别让刘禹锡去了,他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不方便。倒是我,我一个人无权无挂,你们让我去吧,让刘禹锡去柳州''。也许是当时的皇帝真的于心不忍,再加上御史中丞裴度也在忙着为刘禹锡求情,最终刘禹锡去了连州。
刘禹锡又在连州呆了近五年之久,直至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为母亲去世刘禹锡才得以离开连州。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才正式调回洛阳,次年任职于东都尚书省。至此,长达23年的贬逐生涯落下了帷幕。
虽然说刘禹锡回到了洛阳城,但是早已今非昔比的都城没有了往日的荣晖,而当时的并肩作战亦一一离去。所幸,虽历职各地的刘禹锡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变迁而舍弃当初的铁骨铮铮。在北上回京途中,他和从苏州回京的白居易意外相逢在了扬州。两位多年未见的老友十分高兴,便为对方接风洗尘。席间白居易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来抱怨刘禹锡被贬逐23年的不公,但是刘禹锡却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表现出自己仍然乐观的心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刘禹锡对自己一生被贬生涯的总结,只要你有才华,在哪里都会发光发热的。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另一位被贬而出名的文学家——苏轼。
和刘禹锡相同,苏轼也是在20岁的年纪成便进士及第。但是与刘禹锡不同的是,年幼的苏轼有着当时文学名宿欧阳修的提拔,所以很快便在文学界混出了一席之地。在1069年,苏轼凭借自己在文坛所积累的名声成功进入仕途。但是奈何遭遇王安石变法,不满新法的苏轼被迫离京。纵使后期旧党司马光成为宰相,维护新法部分之举的王安石也遭到了旧法派人士的排斥,再次踏上了被流放的道路。而这一流放,便再也没有踏入京师半步。''哪来的什么满肚子墨水,依我来看不过是满肚皮的不合时宜。''这是王朝云对苏轼的评价。但是通过刘禹锡的一生来看,这句话对刘禹锡同样适用。结语在刘禹锡的一生中,前半生的学习为刘禹锡提供了诸多良师益友,后半生的漂泊更使其在文坛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要说按苏轼与刘禹锡的名气,倘若他们二人低个头、弯个腰,那么二人的生活必不用这么狼狈。但是他们没选择这样做,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来展示了什么是铮铮铁骨,也展示了什么是坚守本心。
他们的生命中代表了太阳的是二人乐观高尚的情怀。何言人生不如意,只因不懂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