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幸福相对论
近日,在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的2015年“职业幸福感排行榜”中,自由职业者领先教师、政府官员、普通公务员首次成为最具幸福感的职业。而在2014年,自由职业者仅排在第四位。纵观“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收入、个人能力的体现、个人发展空间、人际关系、个人兴趣、福利、工作为自己带来的社会声望、领导对自己的看法、职位高低以及单位实力,自由职业者此次荣登榜首既是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职业大环境影响,同时也说明社会对自由职业者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
幸福感的调查主观因素过多,但是如果从“时间自由”和“收入满意”两个层面来评价,自由职业者占据明显优势。自由职业者从来不是“低端”的同义词,随着高学历、强技能的人才辞去工作成为自由职业者,该群体的平均收入也十分可观,据赶集网的报告显示,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自由职业者平均税前月收入已达到了8 312元人民币,税前月收入高于5 000元人民币的O2O自由职业者更是占68%。除了物质方面,自由职业者最令人歆羡的是他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更无需斡旋复杂的人际关系。
相比疲于奔命,每天上紧了发条的固定职业者,自由职业者是无忧无虑的存在,他们仿佛是玫瑰色的梦想。而这种趋势会带给企业多重的影响,有人表示既然自由职业成为了最幸福的职业,那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从物质、精神、文化、体制上满足员工的需求,这样才能留住员工。
然而一些人力资源从业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并非仅是人力资源部门要关注的问题,股东或老板们的决定和态度才是重点,要想在自由职业愈加具有吸引力的形势下留住人才,高层领导者要能够在不同时期进行多元的物质与精神投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改变的很有限。
美国最大的自由职业者交易平台Upwork和自由职业者联盟的数据显示,美国自由职业者人数约有5 370万人,占美国劳动力人口的34%。其实自由职业的迅速崛起与企业人才离职率并没有直接关系,就像马云谈员工离职的原因只有两点最真实: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而归根到底就是员工干的不爽,因此,即使自由职业浪潮席卷而来,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还在企业内部。
自由职业V.S.打卡上班
虽然很多人对幸福感排名感到过于主观,但是仍具较高的参考价值。既然那么多调研对象认为自由职业者是最具幸福感的人群,那隐藏在“钱多、自由”背后的核心因素是哪些?企业挖掘了这些要点是不是也可以让员工幸福指数爆棚呢?
自由职业者能够“随心所欲”的分配自己的时间,上个月出门旅游,这个月闭门读书,下个月写书撰稿……这的确是固定职业者望尘莫及的情景,他们每天要提早两个小时起床,通勤四十分钟,工作中要解决各种突发状况,常常 “小心脏”会受不了,一年到头,按时下班的天数寥寥无几,工作与生活也常遇到失衡的现象,如果碰到不是自己喜爱的工作那就更是煎熬。不能不说自由职业的时间分配的确具有优势,而隐藏在这一优势背后的关键是人们对于自己精力的掌控力。
企业别成为精力吸血鬼!
是不是有时跟某些人交流过后,感觉身心俱疲,负能量满格?他们其实就是你的精力吸血鬼(Energy Sucker),榨取你身上的精力,让你感到疲惫不堪。而企业极容易成为员工的精力吸血鬼,身处一个数字化时代,管理精力而非是管理时间,才是高效能的基础。美国作家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认为,人的一天中时间是固定的24小时,但是人的精力却并非固定在某个数值上,精力有时低落,有时充沛。所以管理精力才是保持高效和重塑自我的关键。精力分为四个层面:身体层面、情感层面、思想层面以及精神层面,每个层面都保持平衡才可以防止精力损耗严重。
精力金字塔
在固定工作中,员工对精力掌握的力度明显不如自由职业者,例如,员工有时要参与一个长达四小时的会议,而员工在开始的一个小时全神贯注,两个小时的时候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随着时间越来越久,精力会逐渐会被耗空。该怎么办?搬开拦路石,走向工作自由。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行弹性办公,无论是办公场所还是办公时间都交由员工掌握。据雷格斯调查显示,79%的应聘者会优先考虑实行弹性办公制的工作,并且74%的受访者相信弹性办公制能防止人才流失。员工应该像运动员一样在储备精力后安排工作,从而实现高效(High Performance)、健康(Health)、快乐(Happiness)的3P积极结果。
未来也许人人都是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者的另一个优势是从业者大多从事自己喜爱的领域或者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技术,无论是开家咖啡馆、写作、绘图、翻译、活动策划……都有较高的主动意识。而在固定职位上,不可能每位员工都如此幸运在做自己的梦想中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择兼职的原因——实现“爱好+赚钱+技术”三合一。前程无忧发布的“职场人兼职情况”调查报告中发现中国大约有四成人有同时从事两份工作的经历。
对于兼职,企业只堵不疏并非是个好方法,随着兼职平台和市场的扩大,兼职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属,企业无法阻止在职人士进入这个市场的脚步。有些企业担忧员工兼职会影响本职工作,因此阻止员工充分利用空闲资源,而随着科技的渗透,许多兼职对工作并没有负面影响,例如嘀嗒拼车,开私家车的上班族可以在通勤路上搭乘有需求的乘客。而一些兼职工作甚至能让员工更具创新意识,减轻工作压力,例如一些创意型设计工作,员工能够将自己的技术充分利用,并且不会对本职工作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日进斗金并非看起来那么美
另外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是收入,财务自由是驱动人们进入自由职业市场的原因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工资都极具竞争力,而员工则不那么认为。这是正常的,极少有企业要给员工加薪,员工急忙摆手说:“够了,够了,给的太多了。”只要雇佣关系存在,薪水的问题就一直会成为企业要关注的方面。只要企业不是苛待员工,在员工工资中做手脚,薪资水平同行业持平(当然成为行业标杆更佳),具备多元化的福利形式,就不会让员工因为薪水而怨声载道。
然而自由职业者的收入不存在固定形式,有明显的淡旺季,社会保险要自己去缴纳,经济的压力比固定职业者更为明。一家企业中层管理者在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存下了不少的积蓄,这笔钱作为财务缓冲,可以保障他三年的生活,以防没有收入进账。
他日若相逢,还识故人否?
以往,经常看到在职人员离职成为自由职业者。而最近,回流显现也开始逐步显现,就像离职员工回归一样,自由职业者又回到“打工”的状态。一方面是自身无法有效进行自我管理,通常自由职业者需要更加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些人不适合这种模式,因此选择放弃。另一方面是没有做好迎接复杂市场的准备,市场技能缺乏、人际网络不够强大、技能水平不过硬……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自由职业者,大多在离职的半年至一年左右时间会发现自己的困境。当他们回流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怀着欢迎的心态,他们经历了更为复杂的挑战,更了解自己本身适合什么,这个时候他们的求职更有针对性,并且离职意向大幅降低。并且,缩短了跟企业的磨合时间,比新员工更具竞争优势。
由于创业浪潮的影响,一些技术能力强大的骨干员工离职去创业,并且吸引了一定的资金融入,但随着盈利模式弊端的显现,资金链断掉后,不得已只能好聚好散。美国知名EA游戏公司的一些游戏开发工程师便是如此,当他们创业无果,希望回到老东家时,公司敞开大门欢迎他们的回归,实际上在他们离开时,人力资源部门就表达了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回来的意愿,为后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于那些离职成为自由从业者的员工而言,企业可以用异曲同工的方式妥善处理。
劳动力市场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应需而变,其实每种新变化都是让劳动力更加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也正是在种种变化中升级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自由职业者成为最具幸福感的职业应该让企业有所审视,甚至改变,下一年的“职业幸福感排行榜” 也许又有新的面孔出现,无论花落谁家,一定体现着职业环境的发展与进步。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或搜索HRootChina,关注人力资源领域最权威的媒体平台。
本文刊登于HRoot《人力资本管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