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绝笔词,将人生痛苦写到了极致,令人不忍卒读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都城灭,国家毁,昔日的辉煌不再,空气倒映在孤寂的墙上。李煜被宋人俘虏后,终日忧愁悔恨,怀念往日。于是,他把所有的遗憾和悲伤都化作了一首以血为笔的经典诗。因此,后人评论说:“李煜不是一个好国王,但是是一个优秀的诗人。”
然而,无论他是君主还是囚犯,李煜都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从来不知道如何掩饰自己的感情。在服刑的日子里,他用笔墨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慨,毫不掩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于宋朝的统治者来说,这无疑是不可容忍的。
最后,当一首诗《虞美人》再次唤起南唐老大臣的感情时,宋代统治者的屠刀被举起来。978年的七夕,是李煜的生日。他写这首诗是为了让艺妓唱歌。唐朝中南部的唐代老大臣们听到这件事时都哭了起来。
宋太宗听后大发雷霆,很快下令毒死李煜。据说,李煜的死是极其悲惨的,他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死去。在这首诗中,李煜追忆了过去和现在,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人生痛苦写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让人感动落泪。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不难发现,李煜的词后期大多写的是离愁别绪,亡国哀怨,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李煜怎能不追忆过去的荣华?怎能不感叹时下的惨痛?
这首诗描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达到了震撼人心、鬼神哭泣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的无尽轮回何时才能结束?你对过去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满月知道多少,曾经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却又是那么匆忙的结束,那么快让人无法回忆它何时结束。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限权力的国家的首脑,享受着世人羡慕的财富和辉煌。美女,美酒,歌舞,一切都那么美好。
但现在南唐已经灭亡,战争就像一场龙卷风,瞬间摧毁了一切,结束了它稳定的生活,因为无法抵抗,它被宋人囚禁在汴京,春风得意,春暖花开,去年春秋。昨夜小楼东风又吹来。回望故乡,难免心生感慨。明知回不去,却又斩钉截铁,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是最难忍受的。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此句紧承上片的“故国”一词,将思念的范围缩小至具体的“雕栏玉砌”和“朱颜”,画面感强烈。金陵华丽的宫殿依旧在,它们是不会因为天下易主而伤心的,照样将自己的华美展示给人。倒是宫中那些女子朱颜已改,不复旧日倾城色。
美丽的女人容易衰老,美丽的日子容易消逝。再苦,怎么不让他伤心呢?写在这里,诗人的悲伤难掩,不知有多少痛苦,像一条流向东方的小溪。这句话一直很受人尊敬,会让人伤心,写得既形象又抽象,很有感染力。
无论是用词还是语调,这首诗都堪称词坛之最。词中所描写的生命之痛,可以说是李煜写得淋漓尽致,读起来难以忍受。但这样一首优美的诗却扼杀了李煜,也断送了他的才华。
整首诗最令人惊奇的部分是结尾的一句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百年来,它引起了无数人心灵的回响和共鸣,被人们唱了很久。
有人说了现在都21世纪了,还读这些古诗词有什么用?当然有用,语言我们都会,但是语言之美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而语言最高的境界就是诗词,它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最美的语言表达。
现代人生活都很累,但我们反思自我,难道我们一生只能眼前的苟且吗?我们更应该有诗和远方。当你回家后卸下一天的劳累,一杯香茗,一本诗集,那是多么的雅兴。当你在远方旅游,看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兴来上一句诗词,你身边的人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最美的诗词集,一共六本,分别是《李清照词传》《苏轼词传》《仓央嘉措诗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全是文学大家,上下五千年,最美的诗词全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