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义成仁千古事——《论语》悟读【451】
取义成仁千古事,
立业扬名万年身。
《论语》第十八篇第一章:
【原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
微子避而去,箕子囚为奴,比干谏而死。孔子说:“殷在那时,有三位仁人了。”
【悟读】
有教无类,万世师表;
取义成仁,一派儒宗。
仁,从人从二,基本涵义指人人间的尊重、互助与互爱,核心意义是爱人,即“仁者爱人”:爱亲人,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仁是中国古代一种涵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所谓“仁人”或“仁者”,泛指有德行之人。
“仁”是夫子思想的核心,夫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提出“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了仁政学说,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纣王暴虐,不少的人试图以“仁”的精神劝谏启迪感化于他,其中的三个著名人物便是微子、箕子和比干。
微子,名启,纣王庶兄,受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故称微子,宋国祖先;箕子,名胥余,纣王叔父,封国于箕,故称箕子;比干,姓子名干,纣王叔父,也称王子比干。
《宋微子世家》中载,“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微子认定纣王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太师告曰,“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于是,微子选择离开;箕子不赞同微子之做法,也不愿与纣王同流合污,故而选择了装疯为奴;比干既不赞同微子也不赞同箕子的做法,选择了直谏,因直谏而被挖心而死。
三位历史人物,一去一奴一死,或难一概而论。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取义成仁,何其艰难。取义成仁,历来是君子们的孜孜追求,“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正是文天祥一生的精神写照。
面对三人不同的选择,尽管世人评价不一,夫子却坚定的以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仁的精神,肯定三人皆为仁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