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阳坏病——结胸与痞证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五章
病在少阳,或入阳明之腑,或入太阴之脏。将入阳明,而经证未罢,下早则为结胸,将入太阴,误下则为痞,与太阳之结胸、痞证由来正同也。
1 师言经证未罢,下早而为结胸,感觉不妥,经证未罢,此是禁下,下即为误。
少阳之阳盛,经证未罢,误下为结胸。少阳之阳虚,经证未罢,误下则为痞。少阳之病,无论阳盛阳虚,都是禁下。是成坏病之后,阳明腑实,才可以下,故少阳经证未罢,就没有下早一说,因为少阳经本身禁下禁汗,少阳本身就没有下理。言下早不如言误下,此下早之论,或是以大柴胡证论。
少阳三十四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太阳传少阳,两经并病,大阳则头项强痛,少阳则或觉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此已是结胸初证,当刺大椎第一间之肺俞、肝俞。刺肺俞以泻太阳之郁,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郁,缘肺与太阳,同主卫气而司皮毛,肝与少阳,同藏营血而司筋膜也。慎不可发汗以伤少阳津血,发汗则土燥而为谵语,木枯而为脉弦,盖其胸隔痞硬,已是胆胃俱逆,再发其汗,火烈土焦,遂入阳明,而为谵语。胆胃愈逆,则时如结胸者,当不止如是而已。若五六日,谵语不止,则胆胃之津益耗,当刺厥阴之期门,以泻少阳而救阳明也。
1 当刺期门,是救逆之法。
少阳三十五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颈项强,太阳之证,而少阳自头下耳,循颈而入缺盆,亦当有之,心下硬,目眩,则纯是少阳证。大椎,脊骨第一大节,正当项后,肺俞,在第三椎两旁,肝俞,在第九椎两旁,皆是太阳之经穴。《灵枢·背输》篇名。作腧,经气之所输泄也,义与输同。汗之脏阴外亡,则为谵语,上章是也,下之表阳内陷,则成结胸,下章是也。
少阳三十六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少并病,不解经邪,而反下之,因成结胸心下硬者。下而下利不止,上而水浆不入,清陷浊逆,相火郁升,其人必心烦也。
1 太少并病,经邪不解,而反下之,经阳内陷胸膈,客气上逆胸膈,浊阴上填,胸膈瘀塞,则成结胸。
少阳三十七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阳明之里,复往来寒热,火郁于少阳之表者,与大柴胡汤,双解表里之邪。若但是结胸,而里无大热者,此为阴阳逼蒸,而生水饮,结在胸胁之间也。但头上微汗出者,缘于膈热熏蒸,宜大陷胸汤,泻其胸胁之结水也。
太阳、阳明结胸,必兼少阳之邪,缘胆胃两经郁迫不降。而胸胁硬满,是为结胸之根,下之太早,里阴上逆,表阳内陷,则成结胸。而少阳脉循胁肋,故有胁下硬满之证也。
1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此是大柴胡汤证,双解经腑之邪。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但结胸,无大热者,水结在胸胁也。但头上汗出者,膈热熏蒸也,大陷胸汤,泻其结胸之湿热也。
少阳三十八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1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当解经邪,而反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是表阳未陷,邪犹在经,复与柴胡汤,以解经邪。此虽已下之,表阳未陷,邪仍在经,没坏入阳明,也没坏入太阴,只是误治,未成坏病,邪仍在经,此未成逆,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后发热汗出而解。人参托透,经阳外达,必蒸蒸而振,汗出而解。此是重申少阳二十九条提纲之义。
少阳经病,下为禁忌。误下之后,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误下败中,表阳内陷胸膈,胃气不降,客气上逆胸膈,少阳经气更逆,故心下硬满而痛也,肺气不降,痰涎壅塞,湿热结于胸膈也。大陷胸汤,荡其湿热瘀塞也。误下之后,但胸满而不痛者,此为里阴上逆,而为痞也,与之柴胡汤不中也,宜半夏泻心汤,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方以半夏为名,因原有呕证,下后气愈逆而呕愈增也。
2 误下败中,表阳内陷,则为结胸,里阴上逆,则为痞证。就是少阳之阳盛,表阳内陷,则为结胸,少阳之阳虚,阴盛上逆,则为痞证。结胸者,客气上逆,是阳中之浊阴不降也,痞证者,里阴上逆,是下寒逼其上热也,此二者理论,注意区别,此也是太阳坏病,结胸与痞证的理论。辩证重点;心下满而硬痛,此为结胸。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也。也是太阳坏病,结胸与痞证的理论定义。
3 总结,下而未坏,邪仍在经,复与柴胡汤。误下成坏,结胸则用大陷胸汤,痞结则用半夏泻心汤。此二方皆是少阳坏病,救逆之方。
购书,请加好友 (微商与广告——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