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都说鼓浪屿牛!这里一次性告诉你牛在哪里》一文中,读者吴远大留言道:林屋主人的后人林尚扬,出生于鼓浪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希望好好写一写林院士,鼓浪屿是一岛9院士。稍一搜索,还真是!林尚扬院士就是鼓浪屿人。笔者实在是孤陋寡闻得很,在此再次感谢读者吴远大的留言。不过,对林尚扬和鼓浪屿的渊源,并没有详细的介绍资料,只有作家泓莹在一篇文章中稍有提及。显然,鼓浪屿还有很多人文历史的遗漏和空白。我们用两个晚上时间,通过综合各种资料,大体梳理出了林尚扬院士的人生脉络。1932年3月16日,林尚扬出生于鼓浪屿,他们家就是现在编号为“泉州路82号”的林屋。林尚扬的童年时光应该是在鼓浪屿度过,之后受时局的影响,林家迁居香港。到了1948年,这一年林尚扬初中毕业,家人希望他在香港由英国人办的学校继续完成高中教育。然而,此时林尚扬做出了后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三次决定性意义选择”的第一次,他选择自己一个人回内陆到广州培正中学就读,用他的话说:我想在中国人办的学校读书。林尚扬后来这样评价自己的第一次选择:“没有这个转折,就不会有今天的我。”3年之后的1951年,高中毕业的林尚扬又做出第二次选择,他不顾家人反对参加了解放军。“正是这段经历奠定了我以后发展的坚实基础”,林尚扬说。1956年,退伍的林尚扬做出第三次决定自己人生走向的选择,他放弃组织上对他归国华侨身份的照顾安排他到地方当干部的优待,报名参加当年的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著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填报志愿时,他最终选择了焊接专业,因为这在当时是一门新学科,国家很急需这方面的人才。1961年,林尚扬从哈工大毕业,分配到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从这里开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焊接科研生涯。在焊接科研领域,林尚扬最著名的两项成就是“水下焊接技术”和“双丝窄间隙埋弧焊”。七十年代时,当时我国在渤海湾采油、水下修复、管线安装等方面需要在水下进行焊接。水下焊接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为焊接最怕水,林尚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说:“要做就做别人没做过的,那就是创新。”为了尽快取得突破,林尚扬要求课题组成员都要下水焊接,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几乎每天都要下水。当时正是冬季,天气特别冷,每天在露天游泳池做实验之前,都要先打开水上的薄冰,然后在手上擦凡士林,一下水,手就冻得没了知觉。经过不畏艰难的努力,水下焊接技术的难题最终被解决了。
到了八十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大型电站锅炉、石油化工装备等重大装备的制造,为了工程需要,国家给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下达了一项“常规埋弧焊现代化改造”课题。林尚扬马上带领课题组投入课题攻关,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又到国外考察,林尚扬最后决定选择一条当时世界上还没人尝试的技术: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技术,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一成果使我国的窄间隙焊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林尚扬的成就当然不止于此,我国第一批含碳量0.02%的超低碳不锈钢焊条是他造出来的,还有推土机台车架弧焊机器人工作站,自行龙门式双头两维跟踪自动焊接机,80型摩托车自动焊接机群,焊接机器人,激光焊接等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解决了许多瓶颈难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设立发明奖的20多年内,仅有10多项焊接成果获得过国家发明奖,其中两项是颁给林尚扬的。然而,在记者面前,林尚扬却说:“我只不过是一位合格的工程师,并不是科学家。”1995年,因为卓越的成就,林尚扬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值得多说一句的是,这一年入选的工程院院士,还有一位是从鼓浪屿走出的,那就是我国船舶性能研究和设计技术专家顾懋祥。2018年底,已经86岁高龄的林尚扬才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但退休后的他仍坚持每天到单位。“看看资料,与年轻人一起探讨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很是过瘾,感觉自己也年轻了。”林尚扬这样对记者说。据《黑龙江生活报》报道:生活中的林尚扬十分简朴,平易近人,私事从不用车,他的学生经常看到他和老伴挤公交车。还有他的治学严谨更是出了名的,他在修改硕士、博士论文和所里的技术报告时都要改到标点符号,有一个学生的论文竟被他改了11稿才通过。林屋的主人是林振勋(应该是林尚扬的祖父?),林振勋是爱国华侨,也是实业家,当年从新加坡回国后定居鼓浪屿。大约是1923年,林振勋从英国伦敦差会买下废弃的纪念堂旧址,由他主修建筑的留美归国次子林全成博士设计建造了一家人居住的林屋。1955年,林振勋临终前留下遗言:林屋不能卖,留给子孙为祖国服务。当年林尚扬院士年纪轻轻就有“在中国人办的学校读书”的志气,并在随后几十年的岁月里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显然在林家,家国情怀是传承有序的。有意思的是,几年前,林屋的外围墙造型因为形似而被网友戏称为“奸笑墙”,并传到网上一时成为网红,很多游客都会到那里留影。不知从这堵墙里走出的林尚扬院士有没有看到而触动心底思乡的惆怅?这几十年,林尚扬院士有回到鼓浪屿看一看自己的故居吗?2015年和2017年,林尚扬院士因为工作的关系两次回到福建,调研考察了在莆田的福建威诺数控有限公司以及参加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用于航空航天制造的数控机床铸焊结构床身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启动实施。这两次回福建,林尚扬院士有没有顺道回家呢?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新闻和资料。不过,在作家泓莹的《鼓浪屿,奇才叠出的林屋》一文中,她贴出了一张“厦门地名及老建筑考证专家曾道人(谋耀)先生”和林尚扬院士伉俪的合影(曾道人供图),并提及曾道人先生说:若林尚扬先生再回厦门,当一聚。
林尚扬伉俪和厦门友人曾道人合影(引用自泓莹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