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述主人公的顿悟时刻

顿悟时刻,指的是主人公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内心斗争,历经各种磨难,第一次看清现实,使内心矛盾最终得到解决,或者与矛盾实现和解,并完成内心的转变的那个时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突然消失不见,只是在顿悟时刻发生之时,主人公看待问题的眼光发生了改变,主人公对待困难的态度有了转变,现在,他要越过最后一道门槛,迎面撞上终极的外部难题,完成人生的飞跃。

如果我们还无法确定主人公的顿悟时刻,不要着急,先做一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一、主人公最终能实现目标吗?

这个问题很直接,是从情节层面提出来的。它不强调主人公是否感觉自己成功实现了目标,而是关注故事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通常很容易,答案也很明确。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故事的结局可能会有几种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把可能的结局都想清楚,比较一下,看哪一种结局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们要始终牢记,只有把主人公赶出安全区和舒适区,并且赶得越远越好,才能让他们陷入种种困难和矛盾当中,经历种种磨难,并逐渐意识到,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舒适、安全和容易。从而使自己醒悟过来,开始崭新的生活。

二、主人公内心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在故事结尾时,无论是从字面意义理解,还是从隐喻意义上来看,主人公都会回归到最初的地方,只不过他看待事物的眼光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也许他的错误信念已经消除,也许他已经找回了应该有的自信。

最关键的问题是,主人公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花一分钟回顾一下我们对主人公的了解。重读我们写的每一个场景,梳理主人公对每一个场景做出了什么判断;下一步他会采取什么行动;在此过程中哪些回忆将会翻涌而出?

想象主人公被逼到墙角,无路可退,只能进行反击。如果他选择了不出手反击,务必确认他将为此付出什么代价,让他失去心中最珍视的某样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他最看重、最小心守护的东西,比如自尊、亲情或金钱。

此时的主人公已经无路可走,要么绝地反击,要么葬身于此,这时,他的内心一定会发生某种转变,不变不行。

三、什么事迫使主人公积极面对,并有希望克服他的错误信念?

为了找出主人公的顿悟时刻,我们需要对故事的设定进行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考察。

沿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发生什么事件,让他看到自己的错误信念?而当这件事发生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理解的?事实上,我们对他最后得出的结论并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个时刻的。

这个时刻是不期而至的。在我们绞尽脑汁构建顿悟时刻时,能挖出一大堆宝贵的信息。这并非故弄玄虚,许多作者为故事做了大量的铺垫,星星点点的有用信息才会自动涌现。

正是因为我们对故事里的难题了如指掌,我们的认知才会无意识地承担起重任,从而不放过任何与之有关的信息。

这个探索过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也无须时间限制,写得太多也好,下笔犹豫也好,都不需要畏惧。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内部和外部的要素一一具体化,最终打开我们对场景的想象,挖掘出一些过去从未想到过的问题。

遇到这些情况,先用笔把它记下来,以后再一一展开,写出这些场景的初稿。

有可能我们虽然找到了一个非常符合心意的时刻,但下笔写时却总感觉写不出来,不必过于在意,这是写作的必经过程。

或许我们的顿悟时刻有些单薄,但只要情节在恰当的时机点醒了主人公,让他恍然大悟,同时,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能够进入主人公的大脑中,那就成功了。

如果我们绞尽脑汁依然不知如何下笔,就需要把确定会发生的事情与预计会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充分展开,这种展开也许不止一个版本。也许最初我们想创作出主人公大难不死的结尾,但最后却让主人公万劫不复,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随着故事写作的不断推进,我们会回归到故事场景中,不断地对故事情节进行删减、补充和提炼。

常言道,运气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在我们掌握了大量信息的前提下,才能放开手脚,充分发挥。所以收集故事素材对于故事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