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籍记载,尧舜禅让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另有苦衷
《夏朝真有趣》第4期
文/斯文卿相
禅让,三皇时就有,并非五帝的发明,其字面上的意思是:将贤者推荐于天,由他继承帝位,也因此称之为禅贤,作为与家天下相对应的一种制度,一直受到后世的赞美,认为只有禅让,才是真正的天下为公,体现了远古时期,一种非常令人心悦诚服的民主制度。
然而参考古籍,考证禅让产生的背景,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战国大儒孟子,在同弟子万章讨论禅让时,根据以往的史料,总结出禅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天授之,民受之。什么意思?
继承人是要推荐于天,但仅仅是老天爷接受还不算,老百姓也必须心悦诚服的接受、拥戴,孟子作此结论的根据是:无论是三皇时期的黄帝,还是五帝时期的尧、舜,他们都喜欢巡行天下,他们巡行天下干什么?
一方面了解民生,震慑敌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现贤能的人才,发现之后先安排些具体的工作,试验他的才能,待一切考核都过关,老百姓也对他心悦诚服的时候,才很正式的上荐于天,让他当自己的继承人。
这一系列操作,选拔可以看做是天授,安排具体工作,就是民受的一个过程了,可问题是,禅让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生产资料尚属公有,那时所谓的诸侯或者皇、帝,不过是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没什么特权,任务只是负责分工、分配、制定合乎规范的社会礼仪,以及带领大家一起劳动,任务如此重大,所以一定要大家接受。
这一点其实从三皇的延续上就可已看出,简单点讲,伏羲定八卦,制礼仪,就是教会人们聚族而居的法则;神农尝百草,教会人们如何生活;到了黄帝时期,多次发生战争,又是与炎帝斗,又是与蚩尤斗,什么意思?
聚族而居,而且会生活之后,族群不断扩大,原有的地盘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像家中人口增多要换个大房子一样,争夺地盘,抢夺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如此雪球一般越滚越大,逐步统一天下。
同时,这也是一个各氏族大融合的过程,通过战争,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人们聚集在一个族群之中,在人多力量大的同时,还无可避免的带来百业兴旺的局面。
百业兴旺,导致生产工具不断翻新,石块发展到耒耜,人力发展到畜力,生产力提高,自然会使剩余产品增多,剩余产品增多,公有制逐步转化为私有制,贫富拉开距离,阶层开始分化,到五帝时期,少昊时还好一点,颛顼帝的时候,就出现了共工争权的事情。
共工为什么要争权?
希望带领大家一起吃苦?当然不是,此时的帝已经处在社会的顶端,有利可图而已。这种分化到了尧帝时期愈加严重,尧帝的儿子丹朱,人们居然将其称为“嗣子”,还有功夫整日里玩乐,这得有多大的家底支撑啊。
正因为帝有了特权,而特权,则意味着能给自己以及自己的氏族带来更大的利益,所以,禅让的根基已经动摇,根基动摇,禅让就有些变味了。
大约尧帝在中年的时候,在一次召集四岳参加的会议上,就很突兀的提出了嗣位问题,曰:“谁可顺此事。”大臣放齐立刻跳出来说:“嗣子丹朱开明。”
讨论有谁可以继承帝位的时候,大臣突然跳出来推荐尧帝的儿子丹朱,为什么?家天下的思想已经冒头,并且顺理成章,都可以在高层国务会议上提出来,这未尝不是一种信号。
然而幸运的是,放齐的建议,尧帝自己都觉得不合适:“吁!嚣讼可乎”,丹朱顽劣,又喜欢跟人争吵,他恐怕不行吧?
并没有断然否决,而是疑问。于是,讙兜推荐共工,尧帝不同意,讙兜以后成了四罪之一,被流放到南荒,据说是为了开化南蛮;共工不行,大家就一起推荐鲧,鲧之后也成了四罪之一,被尧帝处死。
两个人都不行,嗣位问题便搁置下来,大约尧帝老年的时候,又召集四岳开会,让他们推选继承人,一开始,尧帝就明确的表示:“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这里已经明确提出“贵戚”两字,这两字可真是可圈可点,一则说明已经有贵族这个特权阶层出现;二来呢,恐怕也有暗示的意思,因为古人说话一是一,二是二,是极为简约的。然而也不知四岳是没听懂还是故意装糊涂,居然推荐了隐匿于民间,出身十分低下,父母都不懂礼仪的舜。
尧帝一听:“吾其试哉。”先试试他,试什么?舜是否真的贤能。一方面对舜的人品很没把握,另一方面,却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据说嫁女儿就是为了试验舜的人品,但倘若舜的人品不行,不是把女儿害了?德高望重,做人谨慎的尧能有这么大意吗?
战国魏武侯为了试验吴起是否忠心,决定把女儿嫁给他,接受,意味着吴起家国一体,今后对魏国自然无话可说;不接受,说明吴起有异心,就一定要想办法除掉他。
同理,尧决定将女儿嫁给舜,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接受,舜随之变成贵戚,而且还是尧帝家的贵戚,从此,女婿的天下就是老丈人的天下,变相的实现了传子的愿望;不接受,杀固然不会,但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还是很有可能的。
以上种种,都足以说明,尧选择继承人,除考虑“贤”的因素外,更多的,则考虑的是利。
而舜呢,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顺理成章的通过了考验,尧帝归天之后,舜继承帝位,成了五帝当中的最后一位。
《史记》中说,舜帝继位不久,便封弟象为诸侯。继位之前,象那么虐待他,继位之后,舜帝能以德报怨,固然能反映出他的人品,但象人品既然那么差,舜帝还封他当统辖一方百姓的诸侯,足以看出,此时舜帝的权力,已经比尧帝时期大得多。
尧帝时期,四岳还要选拔老百姓信得过的贤者,但到了舜帝时期,诸侯就可以直接任命,权力私相授受,已经从公器变为私器。考虑到之后不久舜又提出嗣位问题,所以,任命象未尝不是他测测水深,试试可否家天下的一种尝试。
那么,他的试探的结果如何?
历史总是那么巧合,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五帝当中的颛顼帝有子不才,所以选择帝喾;尧帝有子不才,所以选了舜帝;舜帝呢,与尧帝的二女儿女英生了个儿子,叫商均,因为膝下就这一个儿子,所以非常宠爱,导致商均也非常不才,最终只能选择大禹。
五帝当中 ,有三个帝,儿子就一个个的不才,才让禅让制延续下来,到了大禹呢,恰好有个儿子非常贤明,于是便有了大夏王朝。
被后人极力赞誉的禅让制居然是靠不才,靠巧合延续下来,这是多大的讽刺,而之所以禅让的时候,把“有子不才”先提出来,把他们的儿子堂而皇之的记录在史书当中,已经足以证明,尧帝、舜帝并非心甘情愿的禅让,而是另有苦衷,这个苦衷明面上看是“有子不才”,实际上呢,改变传统很难,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们的儿子还过不了“民受之”这一关,所以不得不改弦更张,玩点另类的禅让了。
那么,到了大禹,这一关他就好过了?当然不是,事实上,大禹为了让儿子继位,还采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至于究竟是什么手段,咱们下期接着聊。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孟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