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猛将——“控涎丹”临床应用心得(精品好文)
“控涎丹-子龙丸”之妙用
控涎丹,又名子龙丸,由甘遂、大戟、白芥子组成,其性峻猛,能搜肠刮肚,涤荡痰浊,顽痰伏饮之证用之,功效卓越!
某小孩,头额面颊生疮,常流黄水脓液,屡经消炎及中药治疗,皆暂时稍安,尔后依然如故。医用控涎丹予之,服后痰涎泻下,每泻一次则病愈几分。数次之后,症状大减,后稍加调理即愈。
顽痰粘涎,寻常消痰之法,消之一分,又聚一分,随消随生,缠绵不愈。控涎丹直拔病根,将浊物尽泻于体外,故速效。
某老妇,哮喘多年,每发作时,倚息不得平卧,整夜喘咳,至天将明时,疲极而睡,也仅能睡二三个小时,而后病又发作,坐卧不宁,烦燥欲死,求医多年,效果不显。其舌胖苔腻,涎多。服控涎丹后不久,大便即下痰涎,如鸡蛋花,喘咳即减。当夜即多睡数小时,醒后极为高兴,后服此药,加汤药调补,病愈。
某人,后背恶寒,但周身不冷,脚亦不冰。《金匮》有言:心下有痰饮,其人背寒如手大,即此证也。初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葶苈子治之,病稍减,后改用控涎丹,泻下二次即愈。
某人患胸膜炎,胸腔积水。因其友人曾患此病,住院二个多月,西医用抽取法,反复抽取胸腔积液,人即消瘦,且动则气喘、出虚汗,病虽愈,但费用颇高,费时也久,故问中医能治否?控涎丹每日一次,另:西洋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3克、厚朴15克、大枣6个、葶苈子15克,二周即愈。
某人患慢性肠炎,日腹泻六七次,所服方剂达数十种,或温阳、或化湿、或固涩、或升清,遍用诸法,久治不愈。问其所泻何物?答曰:如涕、有白冻及果冻状物。此顽痰浊饮,内聚粘肠,如青苔附壁,故易于滑泻。意通因通用,以控涎丹搜肠刮肚,涤荡痰浊,而后再温补脾肾。孰料,大泻几次后,病即愈。停药观察数日,也未再腹泻。
控涎丹中,甘遂、大戟为大毒之品,泻下水饮之力极强,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诸药相配,药少而精,药力强悍,夺关斩将,锐不可挡。
医谚有云:越是大毒之品,越是治病良药;非常之病,当用非常之药;信然!
中医所谓之毒,乃是药之偏性。治病本为纠偏,偏性越强之药,用途往往越大!有毒之药,若能合理用之,以药伤病而不以药伤人,则为至善。所谓“有病则病受之”是也
。
附相关医案二则:
1、李克绍:
子龙丸消痰核稳妥可靠
1957年我在威海市羊停卫生所时,一男孩,四岁。
患舌下囊肿,经西医用针管抽出囊中液体,当时症状消失,但不久又肿胀如初,再抽再肿始终未能根治,某西医说,如需根治,需将囊肿摘除。
但由于患儿太小,不能合作,逐将转至中医治疗。
舌下囊肿,中医名舌下痰核,《医宗金鉴》主以二陈汤治疗。
据我过去的经验,曾用二陈汤加味治一男性青年,连服四五十剂,痰核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始终未能根除。
今此儿只有四岁,即使其父母不嫌麻烦,每日坚持喂药亦有很大困难,因此改用丸方,为配制子龙丸30克,丸如黄豆粒大,每日2粒,日服2次,白开水送下。
结果共服药不到20克囊肿即消无芥蒂,以后未再发。
以后余曾用此方治疗过三例膝关节和一例胸腔积液患者,俱系成年人,令其每次服1克,日2次,热姜烫送下。
结果三例囊肿皆消失,积液患者经X光透视积液亦全部吸收。
服药期均未超过一个月。
编辑新经络公众号。
子龙丸,陈无泽《三因方》名控涎丹,方用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研细,炼蜜和匀,作成小丸。
2、误服子龙丸三钱,痹证获愈
子龙丸,即控涎丹,由甘遂、大戟、白芥子组成,性至毒烈,而治病收效也快。
1961年9月中医院住院部万济舫医生治一痹证,关节肿痛,当时医嘱“用子龙丸一钱吞服。
”值班护士不知药之毒性,未经仔细查对医嘱,即称三钱给病人服。
万医生关心病人服药否,查询护士,乃知错给药3钱,即三倍量。
全科人员惊慌失措,怕出事故,有的建议急需洗胃,我不同意,因服药已近2小时,药已溶化吸收,亦容易增加患者恐惧心理,反为不美,嘱严密观察。
结果至午后,患者毫无不良反应,大家乃放心。
患者睡至半夜,腹泻一次,亦无其它痛苦。
第二天痹证疼痛大有减轻,并逐步治愈。
最后总结其教训说明:
①子龙丸毒性不大,3钱并不致造成危害。
②保护性医疗,如果当时惊慌洗胃,乱成一团,患者恐慌更甚,其后果不堪设想。
③患者因祸得福,病得治愈,此中有经验,有教训,值得一记。
“控涎丹”临床应用心得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从十枣汤衍化而来,此丹既无十枣汤之峻猛,又有祛皮里膜外之痰涎和宣肺理气之奇功。对痰饮伏于胸膈上下、胁肋疼痛、形气俱实者,甚为合拍;大戟(去皮)、甘遂(去心)、白芥子(真者)各等分,研沫煮糊为丸而成。此丹配伍严谨,大戟主治十二水,肿满、急、痛,积聚,善泄脏腑之水湿;甘遂大腹癥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之道,善行经逐水。两者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的功效虽同,但作用部位各异。合而用之,则经遂、脏腑、胸胁积水皆能逐之,且逐水之功甚着。此丹乃大毒之品,凡大毒者治病,每伤脏气。此丹戟、遂配伍峻逐痰饮水湿,兼入血分,消癥破瘀,尤为伍用,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开胃,通络行滞,使下不伤正,配合成方,寓有深意,相得益彰。
临床应用此丸常用三味药等量研沫蜜炼为丸,每丸重3-5g,强人服5g,弱人服3g,晨起空腹服一丸,吞服匀进食水,得泻后,略进糜粥(小谷米粥),一下不瘥,可再服或减量连续服用,连续服药腹泻反不堪,但见便溏即可。临床多不可久服此丹。但对于顽固、死血、胶着不解而形成的疖肿积聚非连续服药不为功之强人,可加量或多服几日。对于顽疾,先以“控涎丹”攻逐,待邪势已衰,再议培补。
痰为实物,故虚痰亦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虚实夹杂,痰湿久滞,阻碍气机,遏伤阳气则脏腑愈加衰惫,痰饮水湿愈聚愈多,先攻逐痰饮水湿,吞补益,尤收事半功倍之效。对于正气大衰者,虚阳浮越者,阴液枯竭者,及不耐药力者禁用“控涎丹”。此丹虽力猛有毒,不可轻易使用,却颇受历代医家重视,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盛赞“控涎丹”为“治痰之本,殊有奇功”;清代王洪旭常用“控涎丹”治疗瘰疬、贴骨疽等外科顽疾,用其疗效卓着而易名为“子龙丸”。各版《方剂学》教材亦多此丹作为泻下剂收录。
笔者临床应用“控涎丹”治疗内科多例疑难杂症且获殊效。深感古人遣方之能,所受启发颇多,现举数例。以示其功。
1 癫狂
王××,女,34岁,2007年8月23日,自由职业。自诉近半年跟爱人情感不和,进日突发心悸,急躁,头痛失眠,症见患者烦躁不安,坐卧不定,两目怒视,面目赤红,突然狂躁无知,情绪高涨,言语错乱,苦笑无常,甚时砸物伤人,不食不眠,面色晦暗素盛今瘦,舌体胖,有齿痕,舌质红,苔多黄腻,脉弦滑而数。数家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镇静类药物未见显效,且愈加严重。经四诊合参,该患者因长期肝气郁结,抑郁不随,五志化火,鼓动阳明痰热,上热清窍,蒙蔽心窍,考虑该患者具有阴液耗伤,但其正气尚支,控涎丹5g三丸,一日一丸晨起空腹服用,三日内黄色水样嗅便一日五次,并嘱中午服谷米粥以顾脾胃补津液不伤心,三日内其症状明显改善,仅感心中惊悸,怔忡,恐惧,给予控涎丹外加麝香0.1g入丸内服三天,患者无明显腹泻自感腹疼,其精神症状消失,停“控涎丹”给予舒肝理气,健脾扶正,温化痰饮,维持疗效十余天,观察随访至今未复发,正常工作。
2 痰饮
李××,女,43岁,干部,2008年3月17日,患者胸肋胀满疼痛,以左肋下为主,呼吸、咳喘、侧转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呼吸困难,呃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左侧胸部肋间胀满,胸廓隆起,胸片提示左侧胸部大量胸水,胸水化验提示有结核杆菌,舌苔白,体型偏胖,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异烟肼等抗癌药物一年余,并反复抽胸水治疗,其症状未见消失,时轻时重,胸水未消失,经四诊合参,该患者为饮停胸肋,脉络受阻,气机不利,胸肋为气机升降之道,给予“控涎丹”5g三丸一日一丸,晨起空腹服用,三日内水样便一日五六次,嘱中午服小谷米粥,三日后胸痛消失,呼吸咳喘明显好转,出现呕吐,腹痛,纳差停此丹,给予健脾和胃,扶正五天后再服控涎丹3g三丸,一日一丸,晨起空腹服用,三日内水样便明显减少,腹痛,恶心,拍片示:胸水消失,继续给予健脾扶正,温化痰饮治疗十余天,观察随访至今未复发,工作正常。
3 胃痞
朱××,男,45岁,2009年8月27日,干部,胃脘胀痛,肠鸣,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平时食肥,腻,厚,味,辛辣,刺激食物,饮酒,面色晦滞,大便粘腻不畅,胁肋隐痛,头昏目眩舌苔腻,脉沉滑。近一年来频繁发作,痛苦不堪,经四诊合参,胃失合降,痰湿内生,聚浊生痰,痰瘀互结,投“控涎丹”一丸。晨起空腹,服用约半小时。泻下稀水样便三次,服小谷米粥后泻停。第二日服此丹一丸,泻下之物约1500ml,其胃脘部胀痛减轻。三日再服一丸,其泻下之物明显减少,自感腹痛,给小谷米粥后缓解,停“控涎丹”给予健脾和胃袪湿中药调理肠胃十余天。观察随诊至今,无复发,其疗效确切。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津液为重要的组织基础,津液是人体正常水也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代谢失常多继发于脏腑病变,而脏腑病变会加重津液的代谢失常,使病情恶化。机体内外水液不输,则脏腑功能不调,互为病机,引起“顽疾”、“怪病”。《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从而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若脾既不能助肾以制水,又不能散精归于肺,中州失运,则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则湿聚为饮,饮发于中,随处留积,而成痰饮。张仲景对本病分类详明,理法精当,后世奉之为准绳。后世医家各有发挥,使本病的理论和治法不断更新和发展。笔者临床应用“控涎丹”配小谷米粥口服,治疗体内外水液不归,所引起的“顽疾”、“怪病”,辩证明确,扶脾胃补津液,不伤正气,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安全可靠,治病之根本,显药之疗效。
洪哲明:
杂病泛用控涎丹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从十枣汤衍化而来,由大戟、甘遂、白芥子组成。
后代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控涎丹乃治痰之本,……惟善用者能用奇功也。
”《张氏医通》亦云痰饮诸症:
“此药数服,其病若失。
”清代医家王洪绪,亦用控涎丹治疗多种外科疾病,因其力雄功伟,疗效卓着而誉之为子龙丸。
本方配伍严谨。
大戟,《本经》谓其主治“十二水,肿满急痛,积聚”。
甘遂,《本经》谓:
“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
遂、戟配伍,峻逐痰饮水湿,兼入血分,消癥破瘀。
尤妙在伍用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开胃,通络行滞,相得益彰。
东北名医洪哲明老先生常用三味等量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5克。
晨起空腹服1丸,服后勿进食饮水,得泻后,略进糜粥。
一下不瘥,可再服,或减量连续服用。
连续服药时,腹泻反不甚,但见便溏。新经络公众号提示
洪氏并不主张久服控涎丹,但对于顽痰死血胶着不解而形成的结肿积聚,非连续服药不为功也。
近年来,洪氏常入少许麝香以通阳活络,疗效更佳。
关于使用控涎丹之指征,洪氏对具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者,皆用控涎丹攻逐。
其一,在常因痰湿所致的水肿、臌胀、胃脘痛、胸胁痛、腹泻、眩晕、癫、狂、痫、咳喘、心悸怔忡等病证中,兼见舌苔滑腻垢浊,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脉沉、弦、滑;或形体肥胖,面色晦滞,胸脘痞塞胀满;或素盛今瘦、肠鸣漉漉者。
其二,局部肿胀或疼痛,兼见舌质隐青、紫斑,且舌苔滑腻等痰瘀胶结证候者。
其三,癥积痞块,任何部位的,或多发性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其四,久治不愈的疑难痼疾,兼见舌苔滑腻,舌体胖大或有紫斑者。
其五,凡有脾肺气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衰等虚象见证,且屡用温补之剂不效,兼见痰涎多,舌苔滑腻,而正气尚支者。
对于虚痰,洪氏亦常先以控涎丹攻逐,待病邪势头已衰,再议培补。
他认为痰为实物,故虚痰亦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痰湿久滞,阻碍气机,遏伤阳气,则脏腑愈加衰惫,痰饮水湿愈聚愈多,形成恶性循环。
此时痰饮水湿往往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
攻逐痰饮水湿,即可切断此恶性循环。
洪氏认为对痰饮水湿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先攻后补要比攻补兼施为好,无互相掣肘之弊,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正气大衰,虚阳有浮越之势,阴液有涸竭之虞,不耐药力者则不宜用控涎丹以攻逐。
洪氏认为控涎丹不及十枣汤峻猛,但疗效优于十枣汤。
用其治疗内、妇、外科多种疾病,常收捷效,仅举数例,以示一斑。
(1)胃脘痛
李某某,女,45岁。
1960年10月2日诊。
胃脘疼痛十余年,每因进食生冷或恼怒抑郁而复发。
吞酸嗳气,痞闷纳呆,屡治罔效。
近半年疼痛发作频繁而且剧烈。
饮食日减,明显消瘦,有时大便色黑如漆。
某医院怀疑为“胃癌”。
近一月症状又增,胃脘胀满,攻痛不止,时有呕吐,以为不治。
诊见:
羸弱神疲,面色晦滞,苔白滑润,脉细涩。
胃气失降,聚浊生痰,痰气交阻,胃腑血瘀,痰瘀互结。
虽羸弱神疲,亦不可滥用培补,唯逐瘀涤痰,方可和降胃气,正气尚支,但用无妨。
投控涎丹1丸。
服药后,泻下稀水约一痰盂,且挟有红白秽滞之物。
胃脘略舒,欲进糜粥。
翌日又服控涎丹1丸,泻下已少,仅为秽滞之物。
胃已不痛,胃纳亦增。
十余日后,又觉胃脘满闷隐痛,再服控涎丹而解。
俟后,又间断服控涎丹40余丸,诸证悉除,身体康健,迄今20余年,终未复发。
按:
洪氏认为:
胃脘久痛,痰瘀胶结者居多。
肝气犯胃,气郁生痰;
胃火灼津,则生热痰;
食滞胃脘,有碍运化,亦可聚浊成痰,此为实证。
其缘于虚者,多为中焦阳气不足,水谷精微,化失其正,亦聚饮成痰。
痰湿阻遏,胃络气滞,瘀血内阻,势必导致痰瘀胶结。
对于胃脘久痛,无论虚实,有痰瘀之见证者,洪氏皆用控涎丹攻逐,六腑以通为补,胃气得畅,则精微得化,痰病得愈。
(2)产后肿胀
王某,28岁,1978年5月19日诊。
分娩前周身微肿,今分娩已逾旬日,身肿尤甚,下肢按之陷指。
腹膨隆如鼓,喘促倚息,不能平卧,呕吐频繁。
恶露量少,少腹疼痛,尿少不畅。
虽迭进宣肺利水、温肾消肿、益气化瘀之剂,寸效杳然。
询问病家,素不喜饮,时肠鸣漉漉。
脉沉,苔白厚腻,舌质隐青。
其症显系瘀血痰饮搏结于内,以致三焦气化失调,予控涎丹攻逐之。
服药后一小时许,腹痛更衣,大泻污秽积水,恶露亦行,紫黑多块。
喘促渐平,夜能安卧,两日后,肿胀十减七八,呕止,继以益气化瘀剂调理数日而安。
按:
素有停饮,经气失畅,即恶露不行。
瘀血内停,水饮难以消融;
痰饮潴留,瘀血更易结踞。
丹溪云: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若不迅除,久则势必棘手,寻常平淡之剂,难奏速效,况今尿少浮肿,腹胀气逆,喘难促卧,不容缓图。
洪氏有胆有识,投控涎丹攻逐,饮逐瘀消,气畅病愈。
若拘于产后忌用攻伐而缩手,岂不偾事?
按
:
此控涎丹药性峻猛,非寻常之疾所宜使用。然其搜剔顽痰之功确非二陈之辈所能替代,故临床应用贵在辨证,必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