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二)
关于惠远寺的具体兴建,“碑文”说,图样是“仿西方白赖本佛庙之图式”(“白赖本佛庙”是个什么样子,暂未查到)。修建这座寺庙,“碑文”载“发帑金数十万两”,也就是说花了国库几十万两银子。同治四年九月督办川藏夷务的史致康撰书的《泰宁惠远寺碑记》中也说是“朝廷酬达赖喇嘛累世恭顺之忱,相度山川,发帑数十万”。后人所知,其实并没有花到这么多,有的说只“拨款15万两白银”(见1997年编纂出版的《甘孜州志》),有的说“由清朝(廷)资助白银16万两”(见1986年编印的《道孚县地名录》),也有说“降旨发帑银十四万两”的(见《甘孜州文史资料.第十九辑》)。这样说来,也就是花了十四到十六万两银子,当然这也不是个小数。
惠远寺的规模,《御制碑》上说“凡为殿堂楼房一千余间,又为平房四百间。”两者加起来应至少不下一千五百间吧。有资料记载,其占地面积,达500余亩,大殿高四层、有房300余间,建筑面积4500余平方米。在大殿外建有供七世达赖喇嘛专用的“都冈楼”。因为皇帝敕建,不仅由雍正皇帝钦赐寺名“惠远庙”扁额高悬大殿正门之上,而且还有诸多特许,如特许给予惠远庙大门门楣和两边绘刻“九龙九狮”这一佛教建筑的最高待遇,特许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红色刷墻。大殿内雕梁画栋,汉藏能工巧匠的种种刻绘光彩夺目,精美绝伦,颇有几分皇家建筑的气派。两百多年来,虽几经地震、变乱等天灾人祸的破坏,今天仍能让人感受到它当年的恢弘。
寺庙的兴建,从开工到落成,约历时一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初,七世达赖喇嘛迁出理塘,住进泰宁惠远寺。
朝廷对这座皇上敕建的寺庙,给予特别惠顾:令明正土司拨给差民八十余户及相应土地归其役使,同时按例每年由四川拨给千余两银子,供寺中喇嘛之口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