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106: 中国高山林线的分布
(2015江苏地理,15~16)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试题背景素材来源分析】
[1]王襄平, 张玲, 方精云. 中国高山林线的分布高度与气候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4, 59(6):871-879.
[2]单之蔷.林线中国[J].中国国家地理,2011,(9).
【试题设计分析】
图像设计:有研究者认为,该组试题的图像取材于《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9期单之蔷撰写的《林线中国》一文。(胡星荣, 沈斌. 2015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命题素材来源探析[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8):4-6.)
尽管两篇论文都发表于2015年高考前,从时间的角度两者都具备可能必,但经过对比,最终可以确定该组试题的图像是直接选取文献[1]中的图4,如下图所示:
文献[2]中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文献[2]中的中国高山林线海拔分布示意图是引用文献[1]的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采用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形式呈现。
在命制高考试题时,将等值距由200米改为400米,简化了图像,更加有利于考生的阅读。
内容设计:
第(1)题考查影响林线的因素。
研究表明,影响高山林线高度的主导气候因素为生长季温度条件。
生理学的证据表明,林线的形成是由于生长季温度过低限制了树木的生长,而不是冬季低温伤害所致,即树林在海拔分布上,在到达冬季低温致死的高度之前,就已经被生长低温限制在较低的海拔上。
降水对高山林线高度有显著影响。在中高纬度地区,相同纬度上干旱区域的高山林线高于较湿润区域,降水量是通过温度间接作用于林线高度的。
甲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林线分布海拔最高的位置(4600m),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为“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这样的设置,明显是出于符合高中生认知的考虑。其实,甲地林线分布的海拔高于周围地区,除了降水因素以外,还有受到山体效应的影响(关于山体效应,以后会详细分析)。
第(2)题设问的依据是文献[2]的观点。《林线中国》一文中有呼伦贝尔地区(即题目所讲的乙地)的林线分布图,下图是其中的一部分:
以下是图中的文字说明:
呼伦贝尔的森林大多长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究其原因,河床两侧排水不畅制约了乔木的生长。地表下的冻土层阻挡了水分的下渗,也阻止了树根的深扎。理论上呼伦贝尔的林线位置很低,只有1600米左右遗憾的是,这里却没有超过这一高度的山峰,所以呼伦贝尔地区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林线存在。
显然,试题的答案就在《林线中国》一文中,因此,该题的难度较大。估计考生也只能用排除法去解答了。
事实上,早在2015年高考前,就有老师注意到《林线中国》一文中的“中国高山林线海拔分布示意图”,并以其为背景素材,原创了一组试题,发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3期上,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