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遗书 (16开精装 全十二册 原箱装)

陸世儀,字道威,號剛齋,晚年又號桴亭,江蘇太倉人。明萬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生,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卒,享年六十二歲。陸氏生於明清之際,早歲志存經世,務爲有用之學,於鄉約、救荒、劍術等皆講求備至。其後見事不可爲,則﹃絶意圭組,悉心著書﹄。易代之後,頗留意於河防、地方保甲等事,其自謂﹃不能致君,亦當澤民﹄,信乎不愧其言也。
陸氏之學博涉多方,據學術史之早期記録,其一生著述多達六十餘種,二百餘卷,涉及經學、理學、天文、兵法、漕運等。其從事性理之學,約始於崇禎六年(一六三三)行袁了凡功過格,其初或不甚得力。崇禎九年底,因讀薛文清書,有感於薛氏所謂 ﹃敬天當自敬吾心始,不能敬其心,而謂敬天者,妄也﹄,乃自爲《格致編》,以天理、人欲分善惡,而主之以敬。行之既久,功夫益密,始知了凡功過格﹃都是分外﹄。其自述亦云:﹃予此心自丁丑(崇禎十年 )以後養得,予此身亦是丁丑以後養得﹄,可見行之頗效。
崇禎十年(一六三七),陸氏見友人讀書筆記《求道録》,乃自記其讀書問學所得,題名爲《思辨録》。其同學友盛敬述其事,謂同志多人:﹃歲時旬月,皆有常會,每會之期,必講貫終日。凡身心、性命之奥,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學,太極、陰陽、鬼神之秘,儒釋之辨,經史百家之賾,無不根究本末,要於中正。講論之樂,嘗恨古人不及見之。退則仿先儒讀書記之法,各有所録。旬日不記,即互相糾虔,以爲學問進退之别。﹄至順治五年,陸氏教授里中,生徒日盛。江士韶等取《思辨録》筆記,分門别類,纂輯精要,﹃以小學、大學、立志、居敬、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爲一集,凡若干卷;又天人、儒釋、經史爲一集,亦若干卷﹄。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冬,《思辨録輯要》由陸氏友人安義令毛如石刊印行世。
《輯要》爲陸氏學術之總匯,﹃其所疏證剖析,蓋數百萬言,無不粹且醇﹄(全祖望語,見全著《陸桴亭先生傳》),論其造詣深醇,方之薛文清《讀書録》,亦不遑多讓,廣大或且過之。近人錢穆先生謂《思辨録》闡明性理,則粹然考亭矩矱,其言治道,復原本經史,博究古今之變,而尤能泯化史學襞積,使讀者見其爲論治,不覺其爲論史。亦猶其言性理,使讀者惟見其言人生日常,而不見有理窟之勃窣。比擬《思辨録》於東發之《日鈔》、整庵之《困知記》、亭林之《日知録》,所詣固在伯仲之間,而《思辨録》一書,益見有清新特出之妙,洵不可多得之書也。
陸氏論學,不專主一家,其論明儒,尤能解諸家紛爭之説。如論白沙,謂爲曾點之流,不屑苦思力索,言養氣,則以勿忘勿助爲要。然﹃養氣必先集義,所謂必有事焉也。白沙但以勿忘勿助爲要,失却最上一層矣﹄。其論陽明之學則云,﹃致良知固可入聖,然切莫打破敬字﹄。﹃陽明之意,主於簡易直捷以救支離之失,故聰明者喜從之。而一聞簡易直捷之説,則每厭窮理讀書之繁,動云﹁一切放下﹂,﹁直下承當﹂,心粗膽大,只爲斷送一敬字。不知即此簡易直捷之一念,便已放鬆脚跟也。故陽明在聖門,狂者之流,門人昧其苦心以負之耳﹄。凡此種種,持論平正,析理入微,遠過乎時人泛然宗朱衛道之論。陸氏論明儒,亦時見其一己之趨向,如論邵文莊,謂其﹃喜道學而未嘗標道學之目,不喜假道學,而未嘗辭道學之名。循循勉勉,爲所當爲而已,此薛文清一派也。後輩所極當效法﹄。是雖論古,或亦夫子自道也。
陸氏之書,傳者頗少,其詩文、雜著之屬,時或散見於後人所編各叢書之中。《思辨録輯要》曾經張伯行輯入《正誼堂全書》,乾隆時四庫館臣又據張本輯入四庫。清光緒末年,太倉人唐受祺網羅放失,輯陸氏之書二十二種,附以《年譜》《行實》,重刊爲《桴亭先生遺書》。《遺書》於《思辨録輯要》標注﹃續刻﹄,今亦未見其書。今將遺書二十一種,附以光緒丁丑江蘇書局刊本《思辨録輯要》,并附以《復社紀略》《江右紀變》《儒宗理要》等,合爲一編,影印流通。其中《儒宗理要》一書,卷首署名﹃後學西山張能鱗纂輯﹄,其凡例云:是書始於丁酉之秋,成於戊戌之夏,佐予成者,婁江陸子道威、慈水姜子桐侯、剡溪姚子代人、西泠趙子積生也。今據陸氏《年譜》引﹃行實﹄:戊戌春正,文宗載書籍,備餼廩,俾學師躬賫至門,府君乃約門弟子拔五子之粹而輯之,語録、類要,皆有緒論、發凡、緒言、或問,共百有餘條,復爲《正學篇》以示學者。據《行實》,陸氏删存之五子書爲六十卷,而今本《儒宗理要》則爲二十九卷。今檢《理要》原書,卷首﹃正學論﹄以及書中﹃緒言﹄之後多有﹃能鱗識﹄等字樣,或其書經陸氏删訂之後,又經張氏等人編輯整理,刊刻行世。顧其書傳本少,學者不易見,故并附録焉。

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編者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