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第36期 本期人物——傅 舟(一)
傅 舟
又名漆建,号老篆、室名滋兰轩。九三学社社员。四川美术学院三级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1983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学士学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九三中央书画院院务委员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十二届国展等评委
西泠印社全国篆刻大展评委
全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评委。
作品获: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二等奖;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西泠印社首届、第二届篆刻书法大展两届“西泠印社奖”;西泠印社第四届篆刻评展“优秀奖”;第二届巴蜀文艺奖“二等奖”;重庆市巴渝文学艺术奖优秀提名奖;重庆市两届文艺专项奖“重庆市书法奖”;第二届徐悲鸿美术(书法)奖银奖;第十一、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三件篆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被中共重庆市委、市府授予“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称号。
《中国三峡文化概论》获重庆市首届社科成果评选“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
《象外环中:傅舟艺术美学文集》获“首届周永建书法学术奖”“著作奖”(重庆文联、重庆书协)
出版有《当代名家印谱·傅舟卷》《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精品集·傅舟》《中国实力派画家·傅舟》《黄牧甫经典印作技法解析》(专著)《三峡文化与巴渝文化》(个人学术论文集)《中国美术史》(教材)《魏晋书法篆刻史》(专著)《当代印风:傅舟》;另有数十篇学术文章发表。
——读傅舟教授书法篆刻作品有感
徐无闻先生留给当代书坛的遗产之一是: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弟子,前重庆书协主席周永健先生称之为“西师流派”,傅舟兄无疑是“西师流派”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傅舟,1959年生,又名漆建,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篆刻硕士生导师,书法教研室主任。重庆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重庆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傅舟兄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其后一直在高校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文艺理论、书画等文艺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擅长篆刻、书法和中国花鸟画创作。1982年,还在读大学的傅舟,就获得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二等奖,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其后一发不可收拾。
日前,傅舟兄将76件书法精品装裱拍照,邮我欣赏,嘱吾作文。我是第一次看到他的这么多作品,大开眼界。欣赏之余,感慨颇多。无闻先生曾睿智地告诫学生: 有品德,有学问,有过硬的临池工夫,三者具备,可望成家。多年来,傅舟教授一直践行着无闻师的“三具备”的思想,一路勇猛精进,硕果累累。1992年,篆刻作品在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中获“全国奖”, 1999年在西泠印社第四届全国篆刻评展“优秀奖”,1998-2000年两次获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大展“西泠印社奖”等。1995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首届巴渝文学艺术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巴蜀文艺奖”;1997年被授予重庆市“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称号。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 ,2005年获第二届徐悲鸿美术奖书法银奖。
综观傅舟教授的创作,可用“内美修能,印书合璧”来概括,其印其书其画,都源于其早年颇为用功的文学修为,原西南师大中文系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傅舟兄早年学习于此,得到很好的熏陶,实是人生一大幸事。植根在篆籀,润泽赖诗骚,一个个来源悠久的文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汉字本身自具美感,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文字、文学、艺术(书法)三者的连锁关系,造成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的、风华独绝的“汉字树”。玉筋小篆无疑是这棵根深叶茂的“汉字树”上的一颗珍珠,其中尤以李斯《峄山碑》、李阳冰《三坟记》为代表。傅舟兄于此下过扎实的功夫。他曾于徐无闻师处获借清原拓《三坟记》,当即双钩摹写一通。其后即在《峄山碑》、《三坟记》上用力,其小篆创作多在二李之间。两者在字法上有较大差异,《峄山》取长方,比例近于黄金分割;《三坟》近于正方,雍容宽和。其中最难的是线条、线质的把握上。尤其是圆弧线、较长的盘曲线,既要衔接无痕,更要使笔势、线势一致,其难度甚高。傅舟兄近期力作《纪念吕凤子先生自撰“画画悲天”联》、杜甫《登高·无边不尽联》、《自作诗咏黄桷树》等近期小篆力作,既保留二李篆书的风神,又有一种古雅、清俊、遒逸的风格之美。
傅舟教授“勤学书画篆刻,尤以篆刻为好”(徐无闻师语),正如西泠名家金鉴才先生所言,其印“如皓月当空,明湖泊舟,停桂楫,坐春风,品清茗,咏香草,能造此至静之境,诚非易事”。上世纪90年代,我做《书法之友》编辑时,就给傅舟教授篆刻做过专版介绍。今观傅舟教授的书法,诚为“印书合璧”。傅舟教授以书入印,在篆刻上取得成功之后,又以印入书,书印互补。其小篆与其元朱文印作,不论形式还是精神都是一致的,而其行书则很有意思,与其小篆和篆刻的精工相比,其行书是流放的,是天真浪漫的,与其印作形成一工一写,一阴一阳,互补合璧的效果。其行书不受流行时风和展览体的感染,而是下大功夫,深入二王,融汇苏米,再以此自出机枢,既承二王精义、徐门风神,又自炼语符,探骊取珠;李刚田先生认为其具有“突破性进益”。“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厚积而薄发,考之古人,也有先例,如邓石如伊秉绶的行书大率如此。我想这是出自傅舟教授的匠心或是天性吧,祝贺傅舟教授!
(作者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与书画艺术”交叉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傅舟篆刻艺术评析
古玺、汉印、元朱文是印章格局中的三大主流。由元代的赵孟頫首次提倡质朴的汉印风格,到明清以至当代,汉印审美观都深深的影响着印学界。今天,印人们虽然对于丁敬“识得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已经耳熟能详,但对于汉印,印人们却不敢小视。凡学习篆刻者,无论“猛利”还是“平和”一路,罕有不问津汉印者。同样,赵孟頫时期定型化的元朱文,对明以后朱文印的发展无疑有一种风格流派意义,对于“平和”一路印家更有重要价值。对于古玺的重视,则是与明以后尤其清代以来大量古玺印和青铜器的出土相伴生的。对于当代印人,能长于其中之一者,便足以名家。重庆傅舟先生则在某种程度上兼有三种印章风格:汉印、古玺、元朱文三者非常和谐的统一于他的印作,在古玺章法、汉印点线质感与元朱文的篆印能力方面能共生互补。
傅舟,又名漆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1959年生,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重庆国画院画家。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高校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文艺理论、书画等文艺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擅长书法、中国花鸟画、篆刻。篆刻作品在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中获“全国奖”, 西泠印社第四届全国篆刻评展“优秀奖”,两次获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大展“西泠印社奖”等。1995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首届巴渝文学艺术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巴蜀文艺奖”;1997年被授予重庆市“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称号。
与每一位有所成就的人一样,这些成就取得所花费的心血、倾注的心力是相当多的,且不说夏日酷热中的赤膊奋战,也不说冬日深夜的挑灯弄刀,单看几方印作的边款,你就会发现在除夕之夜的傅舟也往往操刀制印。熟悉傅舟的人都知道,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与他平日的洒脱一样,都是有着某种人格魅力。同时,在篆刻上的精研深思、不断实践,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初学篆刻,傅舟起点就较高。一开始就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先生,对于汉印和元朱文尤其用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他的汉印风格类印章已经相当纯熟。如1992年“印学话西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印,大有汉白文铸印茂密浑厚之意味。1994年为许伯建作“许伯建”印,线条极富汉玉印质朴精劲特点,布局安详,用刀老辣稳健。如果说90年代中期以前的汉印类印章更趋于一种纯正追求的话,那么,近两年所刻的“冯恩洪”等印则已有字法和章法上的变异了。当然,傅舟也非常清楚,汉印的学习和模拟并不是最终目的。在化用汉印技法与汉印格调方面,他将汉印的线条与古玺的章法进行了有意识的结合。于汉印之外,从古玺与汉印的相互“打通”上讨生活,得到了印学界的认同。金鉴才先生评价他的“世明之玺”时说“点画之圆润明洁,大有汉玉印韵致,故标格清高,无一点尘垢。”这种汉印与古玺之间的“通感”手法,造就了他的“马惠兰玺”“望崦嵫而勿迫”“得意忘言”等印章。傅舟在谈到自己创作这几枚印章的体会时,都强调其章法上的“疏密对比”与线条的“浑融”。其白文印在线条质感方面与这几枚印有着相似的追求,如“立象以尽意”“阳春布德泽”“大德不逾闲”“蟫翁文字”等。
在元朱文方面,如果说“古树含风”“春深留得好鸟啼”“勤补拙”“江碧波印”等是对前人元朱文印的深入挖掘的话,那么“蟫堪八十以后文字”“九九归一”等印则是将元朱文线条与古玺之布局巧妙结合的典型。金鉴才评其“九九归一”时说:“以玉箸法作大篆体,故结字宽博,章法参差。”可谓知言。此类朱文印在他的创作中占有相当比重,如“彭正春玺”“如锥画沙”“集芙蓉以为裳”等印,对于古玺印章法的揣摩,使傅舟印作在错落天成方面不乏佳作,如“远观”“风从文”等,笔画多者占地宽,笔画少者占地少,信手拈来,一派生机。
另外,对于鸟虫书的牛刀小试,也足可见其才情,如“白德松印”,全印流畅婉转,边栏虚实相生,既显灵动,又能平正;其“行健不息”“画梅乞米”等印的大疏大密安排足以使人感叹他有意求变的良苦用心。
考察傅舟先生的印风历程,据其创作可分为1999年以前和2000年以后两个时期,其间发生的质的变化和提升又在两个年代的后期,即第一次飞跃是在1995年至1999年间,第二次飞跃是在2003年至2008年间。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是在其平和、精淳、俊逸印风趋于成熟的话,那么,第二次提升是在此印风的基础上,求新、求趣、求抒情意味、求恣肆特性的实现。这一点也是傅舟先生对印风追求矢志一贯的自觉意识。
二十年来的不断实践,使傅舟在每一方印作的选字、布局、刀法等等方面都有一套熟练的技巧,然而,正如傅舟所意识到的那样:篆刻艺术应追求一种宁静淡远的生命价值观念,技进乎道才是艺术的目的。因之,不仅在篆刻技法方面,他能融会贯通诸种技法,在各门类艺术间,他也找到了一种贯通的方法:在教学、书法、花鸟画、篆刻、学术研究诸方面,他都追求一种通感。如将小篆书写与朱文印打通,正印正了邓石如所实践魏稼孙所归纳的“印从书出”理论;将绘画、书法、篆刻中都存在的“计白当黑”相互打通。凡是他所涉及的艺术门类,莫不与篆刻相通。这正与赵之谦的主张相仿佛:刻印以汉为大宗,胸有数百颗汉印则动手自远凡俗。然后随功力所至,触类旁通,上追钟鼎法物,下及碑额、造像,迄于山川花鸟,一时一事觉无非印中旨趣,乃为妙悟。
这种“印外求印”的主张在傅舟的印作中已有表现,而从汉印出发的触类旁通却正是傅舟篆刻的成功所在。我们可以说,当下的傅舟篆刻,是以汉印与元朱文为里、古玺为表的,或者说,是以古玺为面,汉印、元朱文为底。我相信,这种艺术通感会一直伴随着傅舟,我更相信,数年后的傅舟,一定会有更多感觉打通后的灵光闪现。
拓展一步而言,傅舟先生的艺术融汇性是在两个层次上展开的,古玺、汉印、小篆的融合是第一层面上的;而诗书画印诸艺的融汇则是更高、更深一个层面的。而且,这种融汇已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深厚涵泳和审美效果上的艺术张力。这也是其生命价值观念、审美价值观念、艺术意识的实践和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