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岁月】-- 第一篇章 漫漫西行路(8)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纪念第45研究所搬迁大三线50周年!
纪念第45研究所建所60周年!
仅以此书献给为三线建设、45所科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的人们!并向为三线建设、科研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 逝者致哀!
“
”
主
编
马
云
骧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国防科技、工业迁移到川、贵、云和陕、甘、宁、青等偏远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大三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四十五所(当时为国营第七O一厂)就是那次从天津西迁到大西北甘肃省平凉的。随着单位搬迁,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45所职工、家属陆续离开天津奔赴三线。
直到一九七二年底从全国各地,又有大批热血年青人离开祖籍家乡,离开世代居住的城市,相继来到三线的第45研究所。
我随先生来三线
王铭声
五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一场西迁“三线”的运动正在进行,要求当年迁,当年投产,我不是这个单位的人,但为了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就调到了本单位,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我们拖着行李在天津火车站坐车去目的地—平凉。
火车穿山洞过桥梁一路西行,经过两天一夜,来到了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宝鸡”车站。那时去平凉没有火车,要在宝鸡住一夜,等早晨坐长途汽车去平凉。当时的宝鸡很冷清,汽车早上六点发车,要翻越三座山,中途司机要停车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到平凉长途客运站;然后沿着一条两边都是庄稼地的路往西一直走就到了单位驻地。
家属区已经盖好了一排排的平房,有一个大坡,我们家被安排在下坡的一间平房里,在上下坡的过渡地方围成了一个院子,那就是“托儿所”。 当时二十多岁的我们,离开父母亲人,凭着一股干劲,来到大山里,那时多是双职工,也没不像现在有老人给看孩子,孩子出生后42天就送到托儿所了。“托儿所” 里看孩子的阿姨都是一同从天津来的,她们的年纪比较大,生活经验丰富;当时的“托儿所”条件很简陋,没有什么设施,就是几张儿童小床也是从天津运来的。阿姨们都很敬业,没有暖气靠生炉子取暖,每天天不亮要轮流值班先将炉子生好,等我们送孩子时房间已经暖暖的了。过去生完孩子42天就上班了,孩子就放在托儿所的小班里,每个孩子都要带上一沓尿布,拉屎撒尿全要靠阿姨们给及时的换下来。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喂奶时间,到时间了妈妈们就陆续的来到托儿所给自己的孩子喂奶。那时物质匮乏,孩子们的加餐只能是自己做,可喂奶时间仅有40分钟,大家就在托儿所排队用炉子热饭喂孩子,经常还没喂完时间就到了,只好让阿姨给接着喂;当时白天我们上班,下班后和星期天也经常被大喇叭通知去挖地道、开大会、学习文件或传达指示精神,这时阿姨就要赶紧到托儿所接过我们送去的孩子,哄他们睡觉,等晚上十一二点钟家长来将孩子接走,阿姨们才能回去休息。
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妈妈来说,全靠托儿所我们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将孩子拉扯长大。托儿所任姨、闫姨、赵姨等阿姨们,她们的工作是最平凡、最琐碎、最值得回味、最让人尊重的,是45所三线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创业者,是她们让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她们现在也都八九十岁了,祝愿她们平安幸福!
2018
西北三线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
恭喜“秦之三线”
成功更名为“西北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