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双语学校资深语文教师:最好的阅读,是让孩子提出一个好问题

 看点    “整本书阅读”概念虽然流传已久,但具体实践与探索却进展缓慢,课程的落地实施也存在着不少挑战,孩子们的阅读素养难以真正提升。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小学部主任杨迎春深耕语文课堂,她发现:通过融入“自主提问”“阅读批注”与“写作训练”,阅读教学才能做到高质量,真正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素养、审辨思维与写作能力。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这几年,“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和必要性已经深入人心,但它的实践和探索依然还走在后面。
早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正式提出培养学生“读整本的书”的要求,但是在今天,具体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还有很多挑战。
的确,在课堂具体落地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一些困惑:

教学课时有限,在教材学习之外,课堂上用于整本书阅读的时间不足怎么办?

整本书阅读教学,究竟教什么,如何教,才不至于变成另一种阅读应试?

怎样通过整本书阅读,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如何达到整本书阅读的最高培养目标,即思维能力和精神层面的成长?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来自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小学部主任杨迎春,也曾有这样的困惑。
几年前,她偶然接触了儿童哲学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简称P4C),发现这一通过提问来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完全可以运用于阅读教学。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主任 杨迎春
如今,杨迎春已经在小学课堂上,连续多年以儿童哲学课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她发现,由传统课堂上的老师提问,改为引导学生去自主提问和讨论,往往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以及批判性思考能力、阅读输出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除了要让学生去提出一个好问题,杨迎春认为,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还离不开做阅读批注、以及写作训练,这是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三大法宝”
整本书阅读的关键
“让孩子去提问”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好像语文成绩还挺好的,到了三四年级却出现了下滑,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杨迎春多年的教学观察,小学三年级往往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到了三年级,往往是一个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不同于一二年级较为浅显的阅读要求,三年级的阅读题目也开始要求孩子有更深度的思考。
为了帮助孩子适应这一挑战,因此很多学校从三年级开始,整本书阅读内容开始从绘本、桥梁书过渡到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
可是,在课时内容有限的情况下,既要完成部编版教材的学习,又要给整本书阅读教学留下时间,该如何做课程安排?
杨迎春表示,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更注重质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真正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而非浮于表面地翻完一本书而已。
如何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儿童哲学式的探究方法(P4C)成了一大法宝。
什么是儿童哲学P4C?儿童哲学是一项培养儿童思考能力的活动。它的目标不是将儿童变成哲学家或者决策制定者,而是帮助他们成为更会反思、更加贴心和更加理性的人。它是一种基于哲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P4C的课堂模式,鼓励孩子通过课堂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经过小组投票选择出全体成员最后要共同探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分析和思辨。
课堂上对《小王子》这本书的提问整理
杨迎春认为,在整本书阅读中,同样可以由老师和学生的提问来主导。
以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五年级学生的共读书《城南旧事》为例,这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回忆了一段段童年往事。
在阅读课堂上,杨迎春会以一个问题导入,作为激发学会生思考的引子,比如,“你觉得这本书中,对童年英子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要能够回到本文,给出充分的理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能促进学生能更深入地阅读和理解文本。
《城南旧事》阅读课上来自学生的反馈
此外,学生们还会分小组进行提问,每个小组结合自己对这本书的阅读和理解,通过小组投票,投出一个大家最想要探讨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孩子们要发表观点。
最后,孩子们会把所有提出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
从整理出的问题来看,孩子们的提问同样可以很深刻。其中,有针对书中人物人物的提问;有对成长这一本质的提问;也有对大人和孩童看待事物方式的提问等等。
在杨迎春看来,这样的提问和探讨,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整本书阅读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借助经典文本,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可以更高效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收获精神上的成长。

学生们在阅读课上提出的问题

当然,学生的提问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培养起来的。
“刚开始孩子们的提问,可能根本称不上一个好问题。他们也许问得很简单,也许会明知故问,没关系,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养成提问的习惯。
杨迎春表示,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好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往往会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点燃同伴互动和分享的火花。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引导,孩子们都能提出一个个精彩的好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称得上是好问题?杨迎春认为,好问题的特点是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探究性。

开放性,意味着这一问题无法在文本中直接查找到答案,或者答案并非唯一的;

探究性,意味着问题本身有很多可挖掘和推敲的空间,可以综合文本给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果用“问题象限”来表示,不同象限的问题,其开放性和探究性不同。
来自儿童哲学(中国)提供的一级培训项目
比如,“故事里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就是开放性和探究性均不足的问题,属于第二象限;“为什么小熊不穿得暖和点?”这一问题,虽然有一些开放性,但是缺少探究性,属于第一象限;
而“有一段长久的友谊重要吗?”则属于第四象限,既有探究性,也有开放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好问题。
想要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杨迎春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是让孩子们提早阅读,在课堂共读之前最好能读三遍以上;

二是要保证阅读课程的连贯性,最好集中在2-3周的时间里,在课堂上精读一本书,这段时间完全投入到故事和本文中去,趁热打铁,否则就无法形成阅读的高潮,效果也大打折扣。

提高阅读质量的“三大法宝”
经常会有家长疑惑,为什么孩子好像也看了很多书,为什么放下书本却很难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复述、总结或讨论?
杨迎春表示,这是因为孩子只是将书“看”了一遍,甚至“翻”了一遍,却没有真正调用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去主动参与和吸收。看上去也是在读书,阅读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每个人都会阅读,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进行高质量的阅读,并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同样,很多传统的阅读课堂,无论是读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类作品,都仅仅停留在对作品内容的梳理上,甚至把一篇文章大卸八块,变成支离破碎的材料,而不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它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整本书阅读课虽然一学期只能共读2-3本书,但是它应该有更清晰的目标和要求,那就是不仅让孩子在课堂讨论和思辨的过程中,真正读懂、读透一本书,而且能教授孩子一种阅读的方法、策略,应用到未来的阅读生涯中去。
想要提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能力,杨迎春认为,除了提出问题,还有做阅读批注写阅读笔记这两大法宝,它们也是整本书阅读的“三大法宝”
其实,做阅读批注,也是美国学校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美国学生会一边阅读,一边做记录和注释,将自己对于文本感到困惑、不认识的单词,以及对于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写在上面。
不同的是,杨迎春老师将做阅读批注的任务,放在了课外。
在课堂上精读一本书之前,孩子们就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尝试做阅读批注。
批注的内容包括:

首先,要对这本书进行分章节概括

其次,是赏析性批注,要标记出觉得人物刻画很传神、写作手法很精彩的地方;

此外,还有补充性批注,比如文本中的某一内容、话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可以额外查找一些资料进行补充。

就这样,在上课之前,学生们手头的书里,已经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批注小纸条。
写阅读批注,将“一本书读厚”,是对文本的深挖,也是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
在杨迎春看来,做阅读批注的过程,也是一种个性化阅读,让每个孩子在自主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困惑或者兴趣,也让老师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做的阅读批注
如果说提问和批注,都是为了提高阅读输入的能力,那么,写阅读笔记,则是一种输出性训练。
一直以来,孩子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往往会被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借此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在杨迎春看来,想要达成这一能力的锻炼,形式应该是多样而灵活的。

在阅读课上,孩子可以对某些精彩的片段内容进行仿写;

针对书中情感升华的地方,可以让孩子去和作者、和主人公对话;

抑或是给书中人物写一封信,帮助他解决某个困惑;

谈谈书中最打动你的一句话,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

甚至只是将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及讨论的内容整理出来... ...

比起笼统地写一篇读后感,杨迎春认为,像这样的短篇小练习、小创作,对学生来说门槛更低,也更有兴趣。
“孩子之所以出现绞尽脑汁、写作困难,是因为没东西可写。当他们紧密联系故事本文,也就有了可写的内容,不会言之无物。”
就这样,一本书阅读下来,孩子们反而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大量的写作积累。
搭建阅读和写作的脚手架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杨迎春认为,给孩子搭建一个合适的脚手架特别重要,那就是可视化思维工具
《Making Thinking Visible》一书就对可视化思维做了详细介绍。它始于哈佛大学的“零点计划”,它通过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可见,使不同的观点被表达、记录、讨论和反思。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加深他们对所学主题的理解。
《Making Thinking Visible》
在西方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会充分利用一些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帮助学生提升理解和思考能力。
杨迎春十分认可思维可视化工具,在阅读和写作中的价值。当然,不同思维工具的运用,要依据具体任务来看。
比如,当孩子读完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可以引导他们用“What I See(我看见了什么),What I Think(我想到了什么),What I Wonder(我还想知道什么)”这一模型,来整理自己的思考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
当孩子完成阅读后,可以设计一个“阅读九宫格”,其中包括:画出书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写出留在你脑海中的声音、词语等等。
“有时候,如果你直接问学生,对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他往往不知从哪里说起”,杨迎春表示,学生不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我们没有提供合适的支架,帮助他把看到的、想到的东西整理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反思训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阅读本身更加敏感,也能提升写作输出和表达能力。
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杨迎春也会运用合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来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
比如,“写一件暑假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是常见的记事作文。就可以运用“Color Symbol Image”(颜色、图像、符号)这一工具。让学生在动笔之前,用一幅画来代表自己的假期生活。想象一下,这幅画会有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色彩和基调?
当学生能够把这幅画面想清楚了,具象化之后就容易有生动的表达。因为在记事作文中,学生很常见的问题就是,写得很笼统,缺少生动的多感官式的细节描写。通过这样的方式,则可以训练学生更加具象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除了写作和阅读能力上的提升,杨迎春认为,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最终落到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
正如整本书阅读的倡导者、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吴欣歆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应该有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策略的构建、以及学生精神成长四个维度。
可是怎么实现?杨迎春表示,首先,选对一本好书很重要。能打动孩子的作品,一定是契合他们当下的心理年龄特征,小主人公和他的故事能激起孩子内心的共鸣。
“小学阶段孩子喜欢的,往往都是英雄类的作品,哪怕是不完美的英雄;还有友谊这一主题,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因此长篇小说如《西游记》《哈利波特》,短篇小说如《夏洛的网》,都十分受孩子们的欢迎,但一定要保证是经典作品。”
当然,现实情况是,在面向儿童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外国译作。
目前,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中文文学作品相对较少,经典作品更少。但是,在阅读国外译作的过程中,可能又有翻译上的问题,以及不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译制作品中人物的处境、感受和经历。
杨迎春认为,这确实也是我们在基础教育中开展整书阅读的一个障碍。但是比起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文化差异、以及翻译上的一些问题,经典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加重要,其背后有更宏大的精神思想,有更巧妙的构思,这些都是需要传递给孩子的。
此外,对一部经典作品,要从哪些角度来解读,也很重要。毕竟每一部经典作品,都可能有包罗万象的解读,尤其是像《西游记》这样的文学名著。
她的做法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抓住其中最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契机的内容。“就好像,孙悟空在故事的不同阶段,其实在面临一个个选择难题。而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该如何做选择,就是可以拿来和孩子探讨的问题。”
当然,无论是阅读和写作能力上的提升,还是精神上的成长,都是隐性的,短时期内难以量化的指标。还需要家长放宽心态,不要求孩子在语文考试成绩上能立刻有所体现。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杨迎春看到太多因为高质量的阅读,而在语文学习成绩上突飞猛进的孩子,他们的写作是自由而灵动的,对阅读的理解也是深刻而富有见解的。
“如果一个孩子热爱阅读,也接受了很好的整本书阅读训练,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语文成绩一定不会差。”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500+篇优质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