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非虚构,主角刘子骥就隐居在衡山桃花源仙洞
我们伟大诗国最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创作的千古名文《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无战争杀戮、无官府压迫、无阶级剥削、人民和睦相处、人爱人、人帮人的理想社会。后世读者在解读过程中,普遍认为是个不存在的乌托邦,都说是寄托了作家心中的理想,表达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这当然是错读谬解了。因为文末交代了刘子骥,如把刘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人,就会不知文中表象与真相是水火不容的,就会真以为刘是听了所谓武陵人的故事才准备去寻访桃花源的。正是错解与刘无关,才紧紧抓住刘的化名武陵人不放,据武陵人去找桃源那是刻舟求剑,一旦方向错了,就只能是南辕北辙。殊不知,武陵人正是刘的变身。因此,破解桃花源谜团,必须从刘子骥入手,才能揭开这个千古未解之谜。
刘子骥是东晋时历史闻人,上了《世说新语》和《晋书》等史书。据《晋书》记载:刘子骥好游山水,志存遁逸,尝采药至衡山。见水南有两石囷,一开一闭,水深广,不得渡,……。终不复知处也。这个石囷就是现在的衡山被称为南阳岩的洞穴,可见陶这个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确名不虚传,他是千方百计地隐藏了真相,一是借石囷来掩饰他俩幽居的洞穴,就像借武陵人隐喻刘子骥一样;二是借再找仙洞得而复失,幽蔽了此仙洞而不让外人知晓,正如再寻桃源不复得路隐匿衡山桃花源一样。故桃花源千古之谜难解就难在其多次设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故只有找到刘子骥隐居在桃花源的仙洞才能找到解决谜团的方法。
陶又是怎样把刘探访考察衡山桃花源去遁逸隐居避世的真相艺术地巧妙地隐藏在武陵人这表象下?一是借渔隐名士刘隐居之地的南郡因立武宁郡而用音转隐语变成了武陵渔人,二是欺骗外人和读者说他没找到桃源就病故了。有读者就疑惑,从记中表面去分析,渔人相逢桃花林、进入桃花源、做客桃源家、离别后再寻不着,按理这故事该结束了,可为何最后要写刘去找桃源?有人说是画蛇添足,有人说是为衬托此虚构事的真实性,等等,其实都不是。这里的刘子骥起的是画龙点睛的特效,也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从而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和主角,写死刘的目的是消弭敌对势力的警惕,但普罗大众都不知其真相。那么陶为何要如此拐弯抹角,让读者绞尽脑汁也无计可施地读懂此文?直抒胸意多么畅通无阻啊!但他能像政通人和时的范仲淹那样毫无顾忌地写《岳阳楼记》吗?他俩的危险处境迫使陶把《衡山桃花源记》的衡山不得不幽藏起来。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的皇族和军阀士族争权夺利比凶斗狠残暴杀戮赛过以往各个朝代。司马氏扮猪吃虎篡魏夺权后,面对暴政,形成了躲祸避世的竹林七贤等大批名士。八王之乱后致五胡乱华,胡族对汉族的野蛮血腥屠杀,使汉人纷纷南迁逃命,皇帝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于江左建立了东晋。晋末桓玄不满皇族的腐败和对人才的打压,灭晋建立了桓楚政权,桓在做南郡公时就与刘子骥交往甚欢。可仅三个多月,桓玄就遭到北府兵刘裕的彻底背叛致桓兵败被杀。407年,刘裕大肆清除桓部,大多北逃,唯刘子骥机巧地南逃到道教中心南岳衡山遁逸。刘找到了世外桃源,就告知契友陶渊明一并至此幽居。
政治上敌对双方的较量,失败一方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故为安全起见是不会向外界透露真相的;文学上为把文章写得跌宕起伏,也会用常人难以理解的隐语,以创作奇文共赏的局面。而陶就在《桃》文中精致地用文学隐语藏匿了刘和他受到政治牵连,被迫到衡山桃花源避世的政治事件,果然起到了无人可解真相的奇迹,千百年间无论怎样努力,就是不知武陵人是影射刘子骥,太守就是陶本人,而桃花源就在他俩幽居的衡山。通过文章读者表面看到的是“武陵人捕鱼为业”的艺术虚构,而对真相是一无所知的。文中许多词句都是一语双关,如逐字逐句地分析,就会不知不觉中得出违背基本常识的谬解。
由于都说桃花源是虚构的,这似乎就没有确定的原型地了。于是,各地就以各种各样的主观臆想而形成的所谓证据当作借口,打造桃花源文化旅游区的招牌争名夺利,不争白不争嘛,千百年了过去了还无结果,反正谁也破不开这个谜案了。他们的胡乱瞎争彻底误导了这经典文化,完全是不择手段地罔顾历史事实,抛弃客观证据,既无文献为据又无历史遗迹作证。刘子骥和陶渊明的一切痕迹皆寻觅不到,就胆敢声称是桃花源。殊不知,没有刘子骥就没有桃花源记,没有陶渊明就没有桃花源的万古芳名。故如果对文中的深意和真相一概不知,对客观证据一概不管,就会无知而狂妄地到处吹嘘他地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最后结果是成了中国文化史上和文学史上最大的笑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