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她说》主题系列文章,来自觅友李兴奋的投稿,她用一种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抗癌经历,其中的艰难困苦,经历过的你们才更能互相慰藉。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了解她的故事吧~
之前总说犯太岁,诸事不顺,这回我算信了,2020 年在我 36 岁本命年这一年,我被确诊为乳腺癌中期伴随淋巴结转移……自怨自艾了两个多月吧,每天以泪洗面,翻来覆去的想,像我这样作息规律,从不熬夜,饮食清淡,控制体重,有氧无氧都练,极其自律的人,为什么啊!凭什么啊!新辅助治疗开始,面对化疗,呕吐,便秘,浑身痒疼,脸色蜡黄……我记得大概是整整半个月没敢照镜子,不敢看自己秃头的样子,除了去医院再没出过门,也不想与外界联系。直到后来我慢慢正视这些,才一点点走出来,积极治疗,现在分享给大家我对抗副作用的小妙招。生活这场游戏中,我的前半生一直玩的都是简单模式,很顺,从小就长得漂亮,学习好,长大后工作不错,与优秀的老公生了孩子。日子正过得风生水起之时,乳腺癌从天而降,仿佛游戏被切换到了地狱困难模式,好在家人是我的好队友,与我一起组队打怪,陪我一关一关的闯。“女儿啊,心疼死妈妈了,妈妈恨不得这个病长在自己身上啊……”
我想我虽然止不住癌细胞,但是我可以止住妈妈脸上的泪。我要振作起来,不能让心脏不好的妈妈再为我担心,妈妈每天给我变着法做的各种好吃的,那我就吃的一点不剩。老公是个学术派,也是个乐观派,最不把我当病人看。他从没表现出上火、着急、难受的情绪,总是轻描淡写的说:“宋美龄就是乳腺癌活到 106 岁,你对标一下……”我气他根本不关心我:“咋的,我看你是孩子的后妈有人选了吧?”可有一晚,他因为应酬喝多了很晚回家,栽栽歪歪上床,大手压着我的头,哼哼唧唧的说:“我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你哪切了都行,什么乳房、淋巴的,只要你这个人还在就行……”
如果你身边有家人和你一起组团打怪,那么恭喜你,战胜大病魔指日可待啦!别人的千言万语都抵不过自己内心的释然,想开,想透。自己总在想为什么,凭什么的时候,看看身边的病友,你就知道也许你根本就不难!我在医院见过没钱治病的病友,要借钱,要刷信用卡,要借网贷治病;还有纵使已是癌症晚期依旧乐观与病魔抗争的人;还有那位 26 岁做了双乳切除手术,担心自己再也嫁不出去的姑娘;一位单亲妈妈生病之后,陪护的是三五岁的孩子(因为孩子放在家中自己依旧不放心)……大家都在坚强勇敢的与病魔死磕!那我为什么总要说难呢?我在怕什么,委屈什么?还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来!一个人就这么几十年,不要管别人怎么样,外面什么天气,自个儿心里边一定要有太阳。觅友们可以通过静坐和冥想,让呼吸、身体、思维等处于平稳的状态中,或者通过播放轻松的音乐让身心得到深入放松,提高睡眠质量。可以欣赏音乐、下象棋,也可以养花弄草。此外,还可以定期参加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讲座,提升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同时增加同伴之间的交流,互相激励,能够帮助觅友们接受到更加专业的心理干预,提高大家对治疗积极性。人们谈癌色变,认为患癌等于被判死刑等,这些原因也会使觅友们产生无望感,增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适当的情绪表达和宣泄可以帮助大家重拾抗癌的信心和勇气。例如写抗癌日记、和家人朋友倾诉等等。
对我来说,对抗副作用,运动真的好用。可能是我喜欢健身房里高频的气场,和一群健康、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的帅哥美女们一起,这个氛围就让人很舒服。身体舒服点的时候,我就每天30分钟微汗的有氧加一点大肌肉群的无氧训练,会神清气爽一整天。
你可以跳广场舞,可以打太极,可以跳健美操,可以练瑜伽等等,总之,动起来,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你会更容易战胜病魔,也会让你在战胜病魔后更快的恢复到健康时的体态。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或75分钟的剧烈活动,最好在一周内进行。但是由于癌症患者属于较特殊的人群,运动时需多注意自己的身体,量力而行,按“低起点、慢进度”的原则进行。1、病情较严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在运动前,需提前进行检查或咨询专业医生。2、有严重贫血的患者,需暂停运动,待贫血状况改善后再开始运动。3、免疫力低的患者,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待白细胞水平达到正常才可外出。4、一旦运动时出现异常状况,如心率不正常,眩晕、头痛、胸闷气短等,需立即停止运动。5、患者在进行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期间,最好有人陪护。关于对抗副作用,我可能没法跟大家说吃什么能止吐,能不便秘,干什么能手脚不麻,浑身不疼,也没法告诉大家怎么能不掉头发。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的,那么多病友都挺过来了,我们也可以!现在的低谷有多忧郁,逆袭时的转身就有多靓丽!生活会教会我们很多东西,一些你以为你做不到的事情,其实都可以做的很好。人能从悲伤走出来,就是个艺术家。无论如何,明天都是一个最好的开始。
版权声明:觅健乳腺癌互助圈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