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明白了摆渡人的那番话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顺治七年冬,书生周容前往镇海县城,小书童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跟随其后。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周容问一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城门还开着吗?”摆渡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周容觉得摆渡人是在戏弄人,便带小书童快速前行。城门在望了,急着赶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摔断了,书散落一地。等他们把书整理捆好,城门已关了。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了摆渡人那番话的意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解析:故事讲述的是周容带着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的小书童到镇海的事。构思角度可从摆渡人、周荣和小书童角度思考,从摆渡人的角度分析,摆渡人之所以说慢走城门还会开着、快走城门恐怕会关上,是因为看到了小书童身上的书。从周容和小书童赶路的角度分析,周容没有听懂摆渡人的话,结果书散了、城门关了;周容通过已关闭的城门,明白了摆渡人的话的内涵。
由此可立意:①欲速则不达;②做事不可一味求快;③行百里着办九十,越是胜利在望,越要小心谨慎;④细心思考别人的话(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言外之意),等等。
立意角度参考:
①惶急从事,很可能适得其反;
②做事不可一味求快(做事急不得);
③越是胜利在望越要小心谨慎;
④要善于听出他人的言外之意。
范文展示
慎重走好每一步
慎重走好每一步【题目直接点明论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陕高考生人世无常,前途未知,唯有慎重才能减少失误,使你走向成功;百花争艳,风景独好,唯有慎重能让你摆脱欲望的泥沼,成就最美的命运;千山万水,山险路陡,唯有慎重才能让你平安度过。莫焦急,莫粗心,莫大意,人生路上,我们需要慎重走好每一步。【排比开篇,突出“慎重”主题;首段明确提出论点。本段作用为先声夺人,提出论点。】书童忙于赶路,让书散落一地,最终未能入城。心愈急,事愈难成,何不慎重行事,缓缓前行?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多少事,道出了这一真理。【简单引用材料,突出议论重点“忙”“急”出错,再点论点:慎重行事。本段作用为过渡,承接材料并简析,开启下文议论。】我曾看见一位谋士,力排众人之议,向上请战,援疑质理,言语中肯。长勺之战,以智取胜,不因齐师败绩而匆忙逐之,而是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慎重抉择,方才允许追击,最终取得了胜利。他没有因一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他不冒失,他心不急,他俯瞰四周,慎重行事。他以他那慎重之行,获得了后人的景仰。【以曹刿论战为例,课本材料活学活用,突出其“慎重之行”;叙述时强调了他慎重的行为。第一个例证段。】我曾仰望一位名臣,他泛舟西湖,此兴悠哉。他为君王打下了一片天,却不要半点赏赐,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名利、权位只会让他的处境更加危险,如果接受了这些,恐怕就难逃被杀的命运。面对名利之诱,他慎重思考,选择了归隐,做了三置千金的陶朱公,他的慎重,让他美名传扬,千古流芳。【以范蠡归隐为例,用的是课外积累的文史知识,突出他的“慎重之思”。第二个例证段。】我曾羡慕一位君主,他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他虽高居皇位,但却从不专断。他曾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面对谏官的直言,他总含笑接受。他,以天下为己任,慎重地走好每一步,他让他的国家变得无比强大,他让中国闻名于世界,闪耀于东方!他的慎重,使他成为后世帝王的典范。【以唐太宗纳谏为例,突出其为君慎重之度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史知识积淀。第三个例证段。】子路因冲动而死于非命,始皇因暴政而惨遭灭国,温庭筠因失误而科举屡败……所有这些,无不在告诉我们“慎重”的道理。冲动不会使你成功,残暴不会使你成功,失误不会使你成功,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莫要急功近利,莫要心急火燎,唯有慎重走好每一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时光。【三个略写反例,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得论点毋庸置疑。】路还长,莫匆忙;心要细,步须缓。不要负了流年,负了自己,慎重一些,慢慢走。【文章接近末尾,是表现文采,给人以无限回味的大好机会。】阳光正好,风景秀丽,让我们携手共进,慎重前行,创造美好未来,成就完美人生吧!【祈使句表达愿望,自然结尾。整篇文章题目直接提出论点,结构合理,举例恰当,分析到位,语言整散结合,气脉连贯,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考场作文。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能把这个道理明悟透且又能把这个道理溶入生活当中去的人,古往今来,却少之又少,就连苏轼这样的高智商的才子,也不例外。
有一则小故事是讲苏轼带着书童背着他那百卷圣贤书去外地的一座城市去上任,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城市的轮廓了,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到底还要走多远,离城市还有多远,谁也不知道。就在夕阳西下时,苏轼在一个三岔路口遇见了一位头发皆白的老者,苏轼走上前去行了一个礼,问道:“老人家,请问离远处的那座城市还有多远?要走多远?”老者答道:“此处离城约有五、六里路。”老者这时又慢慢地停了一下:“老夫打量了一下你与你书童背上的书卷,如果不出意外,行得慢半个时辰,行得快一个时辰。”苏轼一听,大为迷惑,快走晚,慢走早到,这是哪门子的道理?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于是,苏轼大步迈出,紧走慢赶,快步走起来,只留下老者的叹息声。眼前城市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隐隐地已经可以看见城墙上的飘扬的旗帜了,可就在苏轼和书童两人兴奋之时,只听“哗啦”一声,书童用来背书的绳子断了,书散了一地,苏轼二人好不容易把书拾了起来,却再也无法把绳子接起来,不得已,只好你背一叠,我抱一堆,缓缓地向前走。一瞬间,苏轼终于明白了老者的话。
无知的人可能会认为那位老者是神人,因为他预知事情发展的结果.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玄之又玄。正所谓“经验出智慧”,一个长期从事农活的人,自然知道“挑水不能快跑,拔苗不能助长。”走得越快绳子自然松得越快。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苏轼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被“欲速则不达”闪了腰。
但有时候,人被某种欲望所占领时,经验也就显得无关紧要。有些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却牺牲了环境,经济是上去了,可子孙后代怎么活就不管了。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升学率是上去了,可是学生的自尊心却被这功名心给毁坏了。人都有欲望,有的希望一鸣惊人,有的希望一夜暴富……在这些欲望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理智一点呢?
“欲速则不达”,想要明白他的意思很简单,领悟起来也不难,但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却还要用心体会!
声明:本文由作文百宝箱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