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之事不必责——《论语》悟读【59】

未来之事何须迎,既往之事不必责。

《论语》第三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哀公问社(土地神)于宰我(姓宰,名予,鲁国人)。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畏惧)。”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是:让百姓战栗畏惧。”孔子听到后,说:“已成之事不必再说,既行之事不必再劝,已往之事不必再追责。”

【悟读】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语出蔡锷的《曾胡治兵语录》,告诉我们不做违背规律和没有用处的事情。

本章内容的背景是,一日鲁哀公约孔子及其弟子宰予交谈社祭之事。

古人建国必立社,故祀其地神,犹今俗之有土地神。

李炳南曰:鲁哀公所问的社,是指社主而言,《周礼·大司徒》名为田主。当时祭土神,要立一木,以为神的凭依,此木称为主。

夏居河东,其野宜松;殷居亳(bó),其野宜柏;周居丰镐,其野宜栗。此皆苍老坚久之材,故树以为社。古人立社,各因其土地所宜木为之,初非求异而取义于彼也。

对于用什么木的问题,哀公本不该致问,宰我的理解也有误,遂有“使民战栗”之语。孔子认为既然三家把持朝政已久,不可轻举妄动,事情没办成前也不要虚张,闹得满城风雨。

孔子作为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对于弟子荒谬的错误,没有倍加责难,只是语重心长的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不仅展现了夫子待人的宽厚仁爱,也是润物细无声般循循善诱之典范。

“已成之事不必再说,既行之事不必再劝,已往之事不必再责。”是一种极高的人生智慧,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生活指导意义。

满目山河,既往不咎。

看着满目的山河,曾经的是是非非,何必再去追究。

(0)

相关推荐

  • 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3-21)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那些崇尚威权的观念一直持否定态度.宰我认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化都是威权的象征,孔子自然难以接受.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

  • 儒家人的入世情怀:谨慎地对待现世的事情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我是武灵遥~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孔子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打仗和生病 子之所慎:齐.战.疾. <论语·述而第七& ...

  • 素说论语:八佾篇(21)

    一原文八佾第三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试解]鲁哀 ...

  • 举贤荐能千秋事——《论语》悟读【344】

    举贤荐能千秋事,知人善任百代业.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八章: [原文]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zhuàn)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译文] 公叔 ...

  • 名正言顺事顺遂——《论语》悟读【300】

    名正言顺,事可顺遂. <论语>第十三篇第三章: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 ...

  • 修身明理贤者事——《论语》悟读【266】

    修身明理贤者事,从容淡定圣人心.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曰:"回也其庶(差不多)乎,屡空(贫困).赐(端木赐,即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经营商业)焉,亿(通&quo ...

  • 休道饮食区区事——《论语》悟读【240】

    饮食之道,其意也深. <论语>第十篇第八章: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陈旧)而餲(ài,变味),鱼馁(腐烂)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该吃之 ...

  • 好人好德百事好——《论语》悟读【219】

    好人好德百事好, 吉时吉品万情吉. <论语>第九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

  • 英雄不必问出处——《论语》悟读【120】

    圣贤何须探根源,英雄不必问出处. <论语>第六篇第四章: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g赤色)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 孔子对仲弓说:&q ...

  • 事奉父母不违心——《论语》悟读【81】

    父母之恩大天地,事奉父母不违心. <论语>第四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委婉)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劳心,担忧)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 ...

  • 五德盈怀事常顺——《论语》悟读【10】

    五德温良恭俭让,万方东西南北中. <论语>第一篇第十章: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 ...

  • 取义成仁今日事——《论语》悟读【378】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论语>第十五篇第九章: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