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焦虑的时代,要如何摆平焦虑?

文丨月月 · 主播丨雪沐清晨

有人说,当下是一个人人焦虑的时代。2009年,著名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大约有一亿七千多万人遭受精神疾病,其中,焦虑、抑郁占有很大比例。

的确,我们生活在以“焦虑”命名的时代。考试、工作、职业发展、家庭……以及身处信息社会,信息过载的压力,让焦虑感笼罩着每个人的生活。

既然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让我们焦虑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01

焦虑,不是我们的敌人

要想摆平焦虑,首先就是要认识到,焦虑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生活伴侣。

我们要知道,焦虑由来已久,这种情绪对于我们祖先来说非常重要。在原始时代,由于食物的匮乏,当时的人类不得不选择离开雨林进入开阔的旷野,去远地寻找可以被食用的根茎类植物,如土豆、地瓜等。

但由于旷野没有高树庇护,草原上的猛兽很可能轻松捕获我们的祖先,于是他们需要提高警惕,随时关注周围的变化。当他们感到危险逼近时,心里就会立即发出恐惧的信号和预警,促使他们做出保护自我安全的行为。这种“生或死”的紧张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焦虑”。

由于这种情绪对祖先具有重大意义,于是一直被保留在人类的基因里。可以说,没有焦虑,就没有生存。

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比祖先安全得多,但焦虑也未必就都是负面影响。试想,如果没有焦虑,我们就不会在开车时安全驾驶,小心谨慎;没有焦虑,我们就不会努力工作,奋发图强。

可见,适度的焦虑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坏处,甚至还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而当我们能正确地认识焦虑,我们才不会因为焦虑而感到恐惧。

02

用“焦虑平衡法”摆平焦虑

适度的焦虑于身心有益,但过度的焦虑就可能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比如,会让我们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变差、逃避社交、食欲下降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恐惧感、濒死感。

那么,对于严重的焦虑,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常规的做法有很多,如吃药控制、分散注意力等。但这些方法都很难治本。分散注意力可以缓解一时的焦虑,可当我们把手头的工作停下来,焦虑感又会随之而来了;吃焦虑药也许能在用药期间控制,但一旦停药,问题很可能又会重现。

所以,要想真正摆平焦虑,不能光靠外物,而是要依靠内心的力量。具体怎么做呢?

英国有一名重度焦虑患者,名叫卡尔.弗农。这名患者在多年的自救生涯中,总结了一套全新的“焦虑再平衡法”。这套方法不仅成功地帮助他走出了焦虑,还帮助了50多个国家的人摆平焦虑。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想办法暴露焦虑。

生活中,很多焦虑的人只知道自己心情很紧张,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焦虑什么。这时,我们就需要看到自己的焦虑,最好把它们写下来。

当我们把焦虑写下来之后,我们就能发现,焦虑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有效焦虑,一种是无效焦虑。

比如,未来一个星期我要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我需要提前复习、准备准考证等,这种焦虑是有价值的。但有一种焦虑是过度担心,比如,我担心会考不好,担心会突然生病耽误考试,担心路上会出意外错过考试等。这种焦虑常常建立在“如果怎么怎么样,我该怎么办?”之上,而这个“如果”通常是不会发生,也难以提前避免的。这就属于无效焦虑。

对于无效焦虑,我们需要把它们写下来,然后用不断问“为什么”的方式拆解它们,了解自己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比如,很多人会对身体健康产生焦虑。一旦身体有点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重病。那么,我们就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害怕生病?拆解后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怕死。

又比如,很多人会对演讲、当众发言焦虑。那么,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害怕演讲?如果整个会议厅只有你一个人,你还会害怕演讲吗?当然不会。所以,我们焦虑的其实不是演讲这件事情本身,而是焦虑别人的评价。

在卡尔.弗农看来,绝大部分的焦虑拆解到最后,都会是两个内容,一是死亡,二是他人。这两个内容,是我们焦虑的终极来源。

因为恐惧死亡,所以我们害怕体检、害怕身体出毛病;因为恐惧他人的评价,我们担心事业晋升不够快,害怕孩子不够优秀,焦虑自己身材、样貌不够出众。

而当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焦虑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就更能有的放矢地摆平焦虑。

  • 摆平焦虑的方法

摆平焦虑的第一个方法,是重新排列关注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过分关注焦虑。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排列自己的关注点,给自己树立一个个小目标,通过完成目标来缓解焦虑。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对当众演讲感到焦虑,那么我们可以树立几个目标:先在家人面前演讲,再完成小组讲话,最后再扩大范围,克服当众演讲的恐惧。当我们给自己树立了目标,我们的关注点就会从焦虑转向演讲这件事本身,同时小范围的成功演讲又能帮我们增强信心,从而一步步缓解了演讲的焦虑感。

摆平焦虑的第二个方法,是“理性分析法”。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根据。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科学的依据来推翻焦虑。

比如,很多人都对害怕坐飞机。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飞机的安全系数是最高的,坐飞机出事的概率比在浴缸里洗澡出事的概率还小得多。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焦虑的理由呢?

摆平焦虑的第三个方法,是“代表疗法”。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来源于欲望。比如,当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就希望能过上优质生活。当我们买到了刚需房,我们又希望买度假房。如果我们的内心不够充盈,那么拥有再多,也依然会觉得焦虑。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代表疗法来摆平这种焦虑感。所谓代表疗法,就是通过相关的物件引起我们感恩的情绪,从而让我们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类的物件有很多,比如,一张全家福、孩子的照片、某段欢乐的视频、某张带有回忆的音乐专辑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物件摆放在经常看到的地方,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或许心情就会焕然一新。

摆平焦虑的第四个方法,是“把握当下”。焦虑的人总是纠结于过去或者未来,不是为过去的某些事情而后悔,就是为未来还没发生事情感到担忧。但实际上,过去已不可追,未来又有太多的变数,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现在。要知道,只有此时此刻正在做的事,才构成了“过去”与“未来”。

所以,我们要走出思维误区,不要因为过去不美好的经历,让自己沉溺过往,走不出来;也不要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让自己裹足不前,犹豫不定。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不去用“过去”和“未来”衡量当下,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在要完成的目标上。

03

正心正举 与焦虑共舞

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写道,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情绪,焦虑有它自己的特殊意义。当我们感受到局限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焦虑,发现人生的局限性,然后或者绕过它,或者化解它,或者超越它。

可见,焦虑并不是洪水猛兽。当焦虑来敲门的时候,我们不妨学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样子:“热烈欢迎焦虑光临,如同苏格拉底举起毒酒杯那样。接着,把自己和焦虑关在屋子里,说出病人对手术医生说的那句话:我准备好了。然后,焦虑侵入我们灵魂,翻箱倒柜,焦躁地把他心中的一切都事无巨细地全部倒出来。”

克尔凯郭尔的话让我们意识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去治愈焦虑,也不需要克服或战胜焦虑,我们所要做的是正视焦虑,并通过各种方法与焦虑共舞,让焦虑称为我们生活的动力,让焦虑与我们和谐共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