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治好你的拖延症?

现在社会,人们一方面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抑郁情绪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人们明知道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却常常会将事情拖延下去,内心充满煎熬、无助、无奈、后悔、自我冲突等感觉,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

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在正常的成年人中,也有大约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情况。

内观己心外察世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明日歌》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拖延症

这是一种社会中不好的情结,可是几乎少有人能不被这类情结感染,只是每个人拖延症的严重程度不一样罢了。

有些人只拖延一次,一次就是一生;有些人在某一方面拖延,可在其他方面又可以积极起来,所以倒也无伤大雅。

只是太多人在大是大非上犯了拖延症,拖延的毒素已经侵蚀到骨髓里了,想要克服拖延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启迪多元思维

为了帮助人们克服拖延症,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研究,找到了人们会产生拖延症的一些规律性原因。

这里引用一个「跨时决策」的概念。

什么是「跨时决策」呢?

同样的结果,在不同时间出现,会让人拥有不同感觉,对这些不同时间出现的结果进行取舍与权衡,这就是跨时决策。

拖延症其实就是常见的一种跨时决策。所谓拖延,就是把今天想做的、该做的事情,拖到以后再做。也就是要么现在花费精力和时间,要么就是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再去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做这件事。

影响跨时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注意力的焦点

熬夜打游戏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人的注意力焦点完全被当下的感受所吸引,完全顾不上第二天还需要上学或者上班,也顾及不了对身体的损耗。

处理注意力焦点正确的方法是:一定要刻意训练能够冷静下来全面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为事情设置一个截止时间,到这个时间点,必须停下手头上正在从事的事情,让自己从当前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再做决策。

(二)对当下和未来事情的不同认知和感受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人们在评价近期时间发生的事情时,会更多的关注这些事情比较具体的方面,因此,对这一事情的评价或者感受往往会是相对负面的。相反,当人们具备全程视野,考虑比较长远的目标时,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想到它目的性的一面,这样往往就能够看到事情比较积极的一面了。

我们的感受往往会重视目标的结果,而相对忽略我们需要为此付出的过程。

(三)对未来时间稀缺性的认识

心理学家研究的结论表明:人们往往会更高地估计自己在未来所拥有的时间资源。也就是说,总觉得以后的时间会比现在要多,也就是「明日复明日」。其实这只是错觉,我们的大脑始终需要深刻的认识到未来时间的稀缺性。

(四)对于自己拖延倾向的认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陷入到了一个拖延的死循环中,这样也容易导致我们低估这个习惯持续危害的严重性。

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拖延倾向,并有意识地把这一点纳入自己做事情的决策系统里面,如果发现自己拖延,一定记得给自己设一个最后期限,并且严格执行。

(五)人们对于时间的知觉有区别

每一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2年并不长,有的人却感觉1个月就很漫长,这个因素也会影响我们做事的决策,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选择很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结果。

总结跨时决策对拖延症的影响,我们就可以自己帮助自己:

1.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同时关注某一决定对当时和未来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只看眼前的结果。

2.避免疲劳状态下或者面临多任务时做出重要的决定。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可能缺乏必要的心理资源去全面地思考问题。

3.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拖延倾向,为自己设定不可逾越的最后期限,并严格执行。

4.考虑当前和未来结果时,关注相对具体的方面,比如要花费多少时间、困难程度分析,并且更多关注具有目的性的方面,比如完成它意味着什么,学会正确评估未来时间的稀缺程度。

正心正举

克服拖延症,我们需要从正心出发,觉察出本身性格的特质,是否是为了将事情做得更好而拖延的完美主义者,有些人习惯把事情结果简单地分为完美的和失败的,非此即彼,绝对化要求。

在生活中,强完美主义者并不多见,但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很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