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生之七

智慧养生之七

调理阴阳

  在我国古代养生学中,十分注意调理阴阳这条原则;因为这可以说是一切养生内容的一条总的原则。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精明之府也。”这就是说,阴阳是指导天地间万物、一切变化现象的总纲。对人体的养生学的内容,当然也不能例外。

  阴阳的学说,起源比较早,它可能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规律的总结。最为直接的,就是自然界白日与黑夜的更迭循环、阴晴的变化、寒冷和暑热四季的不断更替等等。古人的想法是:最早的自然界,是一团浑沌的东西,无边、无界,称之为太极;以后,太极就分化成两部分,即一阴一阳。《易·系辞上》说:太极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与阳。人们也许看到过太极图,至今,不少有关古代哲学、医学等的中外出版物,常用这个两仪太极图做为封面。这就是一个大圆圈,它代表太极,其中以一条 S 形的线把圆自分成两半,一是空白的,一是实心填满的,即代表阴阳。阴阳的学说可以说是一个普遍规律。在古代,它用来解说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当然也包括医学、养生学。

  一般规律是:阴总是代表有形的、物质的、向下向内的、静态的、慢的、寒凉的等等属性;阳则与它相对,代表无形的、功能的、向上向外的、动态的、快的、温热的等等。具体到医学上,阴就代表有形的躯休、器官、血液、人体下部和内部;而阳则代表无形的、功能的、精神方面的、人体上部及外部等。

但就阴阳的属性而言,又有其相对性,而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在一天中,白昼是阳、黑夜属阴,这是人人都理解的。但是,在从黑夜转到白昼的黎明,以及从白昼转为黑夜的黄昏,都有一个渐变过程,而不是突变的,是相对的。所以古人又把阴阳的关系定为相对性,即阳中可以有阴,阴中也可以有阳。如黎明可以说是阴中之阳,黄昏为阳中之阴。这个道理,在人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例如,中医把脏与腑也分为阴阳,脏属阴,腑属阳。但就是在属阴的脏器中,心脏居人体上部,应该是属阳,这就是阴中之阳,而肾脏居人体下部,应该属阴,所以它是阴中之阴。就部位而言,人的胸腹面属阴,背部属阳;但胸部在上,应是阴中之阳,而腹部则是阴中之阴了。

阴阳还有一些其他规律,也与养生密切相关。古人认为:阴与阳是“互根”的,也就是互相依赖的,也就是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比如说,人体中的气和血,前者是无形的、动态的,属阳;后者是有形的、静态的,属阴。血只有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流遍全身,起到它营养全身、负担携带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的功用。另一方面,气只有依附在血上面,才能发挥它的功能,失去血,气本身也不可能存在,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这一点对养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所谓“阴阳互根”的内容,也就是“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道理。

  还有另外一条规律,即“阴阳消长”。在正常状态下,阴与阳是处在相对平衡的协调状态下的。在一定限度内,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但二者基本上处在平衡或协调状态下。这个规律也是容易理解的。还是以气与血这一对阴阳矛盾的两方面为例。当气推动血液流动时,要消耗能量物质,也就是消耗一些血,使之变成气;这样血就会损耗而减少,气也得以增长,这样就产生了不协调不平衡;但是气的推动又可以使人体摄人的营养变成精微,产生和补充血的损耗,使之再达到协调状态;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气也消耗了一部分而再度消减。阴阳气血就是这样互相滋长、损耗,而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之中的。

我们的祖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把阴阳学说的一套理论加以应用,以达到养生修身、健康长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素问》在开宗明义的首篇《上古天真论》中首先指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就是提出为什么上古的人都长命百岁,而且还动作敏捷不衰;而现今的人却不到半百就未老先衰呢?答案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敌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敌半百而衰也。”

  这里对比了古人与今人在养生修身方面的差异,从而指出了两者寿命不同的具体原因。其实,古人,尤其是上古之人是否真正都长命百岁,还有待证实(一般认为并非如此),但至少这里以古人长寿为前提,目的在给人们指出如何求得长寿,也即获得养生修身的秘诀。在这里,指出具体的饮食、起居、习惯、性生活等等方面的差异而外,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长寿的基本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也就是说,重要的在于以阴阳的那些规律和原则作为法度去严格遵行;要调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习惯,实行各种养生修身的方法。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阴阳学说的一些概况。我们需要把这些原则应用到养生学来,古代的人们在这方面也已有了很多精彩的论述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形”与“神”的关系问题。根据阴阳的原则,形是人的身形,有形的身体;神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换句话说,这就是形与神、身与心的关系问题。形、身属于阴;神、心是阳。《黄帝内经》提出要“形与神俱”,也即“身心一体”。这就是说,身与神要加以协调,使之统一起来,而不能有所偏颇。阴与阳的任何一方,如果过盛或过衰,超过一定限度,就成为病态。

  我们的祖先十分强调人的“神”或“心”,也就是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人类与一般生物不一佯,具有两重性。一个是它的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人与一般动物一样的地方是他也是自然界的一员,他依靠自然以生存,失去自然,他就没有生存的条件,这是他的自然属性。但人与一般生物又有所不同,他是社会的一员,人有意识、思维,其内部的心理活动是十分丰富,也是十分复杂的。中医早就提出了人要做到形与神合一。形指其自然属性,神则是他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与自然、社会处在协调统一的状态,才是健康的人,才符合养性修身的道理。就这一点说,我们的祖先的智慧是很值得赞扬的。在西方医学里,以往只把人体当作一种生物,防病治病都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也就是所谓“生物模式”的医学。

  这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近代以来,西方逐渐觉察到以往的不足,开始予以纠正。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它应该“不但没有身体的疾病,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换句话说,离开了社会、不能适应社会的人,即便其肉体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疾病,也不等于是健康的。现代的西医已经把纯生物的医学模式转变成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的模式。而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早就从阴阳的哲理中,提出了如此完整的形神统一、身心一体的观点,其智慧不能不令人折服。这样,人做为社会的一员,其精神活动,也就是如何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才能取得长寿,符合养生的要求,就是极为重要的了。在处理好神(阳)和身形(阴)的协调的关系上,神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身形主要靠起居饮食、生活规律来调理;而神心这一方面,则完全依赖于人的精神活动,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来加以协调,二者缺一不可。这也是《黄帝内经》所指出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的真谛。根据这个原则,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在这方面,一般人比较容易陷于片面追求养身的一方面,而忽视精神修养方面。

  在这方面,我国春秋时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育论述。他曾说:“大德……心得其寿”(《论语·雍也》)、“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乎”(《孔子家语》)。这些都是强调一个人只有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才能得到长寿,虽则“将身有节”也是其中的重要措施。大德,即道德修养极高的人、智者、仁者。儒家的道德标准,其中有相当多合理的内核值得我们加以继承。仁、智、德这些道德要求达到了,都可以得到长寿。既强调调理好对身形的摄养,又指出精神状态的重要意义,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也即长寿的境界。

就现代的认识,身心的统一确是极为重要的。现代有一门科学心理学,专门研究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人脑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依据,即心理活动的器官。人的脑子及由它的活动而相联系的其他一系列身体的生理活动,是精神或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互根)。当然,也应该看到,人的精神活动,也并非只限于大脑。大脑是人体身形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如果脱离人体,也就不存在所谓心理活动而死亡了。也就是说,二者互相依存的关系正是阴阳互根的规律。做为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总有一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做为社会的人,心理的、精神的方面是主导的、主要的方面。

由此可见,调理阴阳对于我们的养生学、修身养性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说是我们养生的总原则,强调任何一方,使其超越了限度,都是不符合养生学原理、不符合阴平阳秘的原则的。那种一味强调营养、生活规律、优适的环境条件而忽视精神修养,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其极端例子如刑事犯罪、精神病患者),或者有高度道德修养,但身形却羸弱不耐风霜的人,都是没有调理好阴阳关系,也即《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状态,对社会、对个人都肯定是无益的。愿您成为一个阴阳协调、有益于社会的、健康长寿的人。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