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上

各位全国经方论坛的同仁们,大家晚上好!

现在到了下午8点钟,下午7点-9点是我们心包经循行的时候,我们说'中医是爱心中爆发出来的智慧',今天从我们心中流淌出对我们医学的一些感悟和临床的一些体会。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伤寒杂病论》                                                                                                             我们从这段文字当中,除了告诉我们 '当今之士',批评了我们的一些错误的,一些和医术没有关系的行为和做法之外,其实我们看他第一句'余每览 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说明张仲景心目中是有偶像的,他的偶像就是扁鹊。我们学过医古文都知道,咱们这个扁鹊见齐桓公或者是蔡桓公,那一段千古被中医人所传诵的段子。(扁鹊见蔡桓公记载于 《韩非子·喻老》 ,扁鹊见齐桓公记载于《东周列国志》)我每时每刻都在想,中医到底是如何看病的?如何诊病的?如何治病的?中医有没有什么捷径?我们许多的后学者都觉得中医非常难学,几十年才能够出来一些成果。或者有些人说到七十岁之前不要讲话,一讲便错。对吗?这句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如果一个人到了七十岁中医才刚刚入门,那么我们这个中医到底是治病救人的、切实可行的,还是玄学、还是高不可攀、只为一些少数人所能研究的东西呢?

我先从个人讲一些切身的体会。我上大学在甘肃中医学院,我上大三的时候已经开始不要家里面的任何费用,自己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那我是靠什么呢?我不是像大家想的,家里面有学中医很高深的人,给我传下来多少本书,突然有一天我开悟了,我就明白过来了。根本不是那回事儿。那我是怎么去做的?

记得二十年前的大年三十,我在家正在包饺子。这时候家里面一个亲戚领着个小孩儿,把那个小孩儿像端一个盘子一样,端一个东西一样,直挺挺地端到我家。进门第一句话:'吃了你的药,小孩儿现在成这样子了,到底怎么回事儿呀?'当时把我外婆吓得浑身发抖,还以为我下了什么重剂,把小孩儿变成如此这般。我当时一看,我的头发直接就竖起来了,因为没见过这种场合呀。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儿?我就想,早上他来找我的时候,我看小孩只是一个小感冒,流点清鼻涕,有几声咳嗽,身上微微有点儿发热,我当时就开了很小的一个药方,就是荆防败毒之类的,很小剂量的一个方子。怎么会成这样的情况呢?我当时心里想:小孩儿来的时候是活蹦乱跳,此时此刻他的母亲说'吃了药以后成这样子了'。我想不会的,这个药方首先第一步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事情。我把小孩儿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孩儿这时候来的时候,眼睛闭着的,手脚都是冰凉的,我一摸着他的胸口的时候,心脏'咚咚咚'使劲儿再跳。手脚是冰凉的,眼睛是闭的,我一碰他这个大概是胃的这个位置的时候,他眉头紧锁,还'嗯'了一下,忽然我就明白了什么原因。

如果是一个临床经验很丰富的大夫来说,可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一些问题,根本不足为虑。当时因为刚学医不久,我当时判定他,这小孩儿是积食了,是吃了特别凉的东西以后导致的,当时这么猜测。我就问她:'这个小孩儿,你下楼以后给他吃啥了?'她说:'什么都没吃呀,就是吃了你开的药,后面吃了点儿稀饭。'我说:'你再好好想想,从我家离开之后,你给他吃什么东西了?比如说冰棍或者是这些凉的东西没有,或者是这些特别冰寒的东西。小孩儿不然不可能这样子。'她回忆了一下,就在我给小孩儿开完药之后,她在下面去买了两个冰棍给小孩吃完了。

这个小孩儿是个什么象呢?这是一个食厥,这是一个吃凉东西以后寒气一下闭到里面了,就这么一个象。所以说,我反复讲临证是观象的,这就是一个病的象,这是一个食厥的象,感冒夹了一些滞,或者这么说也可以。这是一个典型的一个食厥,食物的'食'。我当时突然脑子里就冒出来两味药:一大黄,二肉桂,这就是一个秘红丹。我记得我在很多医案当中(看过),这两味药你看,这个大黄可以破食,那么肉桂可以散他的寒。我就用开水一泡,大概泡了五分钟,我就给他往嘴里灌。一灌进去的时候,小孩儿'哇'地一下,'妈妈我难受'就喊出声音来了,马上盆子还没来得及拿过来,就哇哇地吐了好多臭的呀,又上厕所拉出来很多臭的东西。前后十分钟左右,小孩儿出来了,从卫生间出来以后就喊'妈妈,我们回家吧'。就这样像变魔术一样,前后大概也就是一刻钟左右,连诊带看把问题解决了。当这个小孩儿回去以后呢,当时我外婆说了一句话:'哎呀,看来我的孙子还是有这口饭吃的。'

都说中医

'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临床当中,我发现我们大多数的医生,可以说很多医生,现在'望'不是望你的神色形态,是'望'的什么呢? '望'的化验单、'望'的B超单这些。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一个我们望诊的延伸,而不能够代替我们传统的望、闻、问、切,是不能够代替的。

脉诊观象

为了练脉,我就反复的体会、反复体会。许多老师讲,有些老师告诉我们,'这个脉就是个摆设,根本就摸不出来什么东西,那个是骗人的如何如何'。但是我觉得古人流传下来的东西,他有必要骗我吗?他又不需要考什么这个博导、硕导,他也不需要发什么SCI,他为什么要骗我呀?我想不通。那么你说它是(真的)吧,我周围又没什么号脉号地非常准的大夫。怎么办?是真是假?可能我说的这个问题呢,我们大家都碰见过。特别是我们一些年轻的医生,现在都跟随不同老师,可能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说法。其实望、闻、问、切,每一样你入门以后,要精深去研究,研究到非常精深的地步之后,每一样都非常的神奇,每一样都不可或缺,或者说'无一法可取,无一法可舍'。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摸脉摸了三年之后,我觉得老是没人给我讲诀窍,我突然觉得:这个脉难道这么玄吗?我把各种各样的脉学书看来看去、看来看去,我始终不得要领,我觉得这个太繁复,这个有些东西太玄妙,我做不到,我就会想我可能不是摸脉的料。

有一次来了个病人,是个蒙古族的病人找我来了。我号她的脉,这个人体型看起来下巴有点尖,腰有点细,指头有点长,特别小指头有点儿短。我号她的脉的时候,特别是两个尺脉,特别左手的尺脉涩、短,不及本位。我们都说女子尺脉常盛是常象,因为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现象,因此女子尺脉常盛,男子寸脉常盛,这才是常象。(《濒湖脉诀》'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她明显就不对,这时候望她,我突然脑子一种直觉'这个人可能不怀孕。'因为这个涩、短、不及本位,它既是阴血的不够,阳气的不足,那么这个人月经肯定是出现了问题,而且她这个体型一看,我大概猜测,当时其实我是摸脉的时候,就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觉'这个人可能不怀孕'。我当时我就说:'这个脉好像没小孩儿呀',我就脱口而出。这时候我们病人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了'你真神奇,我找过许多的大夫,都是问我这个问我那个,你这个大夫一摸脉就知道我的病在哪里,你太神啦!'。这个病人首先第一步对我产生了很大的信任,我一下说到她心坎里去了。当时我说完了以后,本能的反应立刻站起来,然后坐下眼泪就和泉水一样的汩汩地流出来,而且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大夫啊,你是我见过最好的大夫啊,你就是来解救我的呀。'她用这种语言告诉我。后面我觉得这就摸对啦?是这么回事儿吗?后来经过我的治疗,用了不到三个月吧,这位女性就怀孕了,而且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我觉得从此以后,就像一个凌乱无章的表被这个精准的石英表校正以后,我突然觉得我似乎会号脉了。你们大家说,这是摸出来的吗?这也是摸出来的,但是就是你经常看到许多病人的时候,我们会观察到许多的象,我给它

脉形、脉气和脉神

就是一摸脉的时候你就知道他是什么问题,我就觉得一摸即知,就叫做脉神。再比如说,我们这个脉,左手的寸脉弦出寸口,也是我当时到当地去的时候,一个领导的爱人来找我看病,说'听说你会号脉,你给我号一号,我有啥病。'我号她的脉,特别是左手的寸脉弦出寸口,就这种溢脉,(心想)'我看脉书上说这个代表头痛,而且偏头痛',我张口就来了,我说'您是头痛'。而且她的尺脉是不及的象,我说'您的月经还不好,而且出现这种情况,您很可能还有下肢静脉曲',我脱口就出来了。她说'你咋知道的?'她就把腿拿起来。我说'而且这种脉象你月经来完没多长时间。'她说'全对,神了!'

什么样的脉法是最好的脉法?最简单的脉法就是最好的脉法。我觉得什么叫会号脉?就摸他的太过与不及即可,我把这种脉法也叫做阴阳脉法。摸它的太过不及,一句话就行了,不要往复杂里去。至于后世的许多脉法,有许多许多种脉法,我们可以细细去研究,更加的细致,这叫研究。但临床上,用的真正好的就几个脉,用不了那么复杂。

张仲景的脉法,还有脉分三部的:'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很简单,一是皮肤经络的气,二是六腑的气,三是五脏之气。我给大家讲,脉有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这就是阳;凡是脉沉、涩、迟、弦、微,这就是阴。凡是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是张仲景讲的,它的生死你要活着看。这个阴和阳,其实是以关来定的,在上就是寸脉,就是阳,尺脉就是阴。我们好好的去看张仲景的脉法,用张仲景来解释张仲景。他就是按照我刚才说的方法,寸脉分经以候阳,尺脉分经以候阴,以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这个两种脉法。第三种脉法就是脏腑的分类方法。就说脉有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还有推按至骨,也就分别代表了肺、心、脾、肝、肾,这是五脏脉法。

刚才的那个病人,她的脉出现那种情况,而且经期出现头痛,而且偏头痛,非常剧烈。我直接就拿了陈士铎的方子,叫做散偏汤给她用,效果非常的好,吃完以后头痛很快就缓解了。完来以后,我又给她用泡脚的方法来治她的静脉曲张,症状也得到了很大地缓解。她从此以后就成了我的粉丝,非常相信我,到哪儿就宣传我。
其实一个好的中医,不需要去急功近利去看病。首先你把你的诊断,当然我们说这个初学者,你把诊断一定要学好。你把诊断学好以后,你把这个病分清楚了,那么你的脉、证跟上来了,那么病人首先对你有信任度,哪怕你的效果不那么快,有些地方做得不是很如理如法,他相信你了。相信、信任是第一步的,他对你都不信任,他怎么可能如理如法用你的药呢?而且吃药期间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反应呢,有些可能是好的反应,有些是不好的反应,他能推心置腹地告诉你吗?他能够把你当自己的朋友看待吗?

马新童中医工作室

看诊一次后,以后统一算复诊,请提前一周预约!祝您早日康复!


(0)

相关推荐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7.2.1少阳病提纲与条辩讲解--“惊”与痰证略讲

    今天 "惊"与痰证略讲 至于说惊这件事情,可能就会比较牵扯到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那这个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我会比较想要在,谈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时候才来正式触动所谓的惊证.就是,惊这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下

    问诊观象 我们谈到了四诊当中"望""闻""切","问"还没给大家讲呢."问"也有"问&qu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中

    问诊观象 我给大家再举一个例子.我从一个小县城去到一个市里当大夫,头一个礼拜只看了2个病人,没人找我来看病.当时我们家亲戚问我:'怎么样?到那个地方病人还很多吧'.我说:'哪里多呀,我觉得是我最惬意的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一:中医之中观正见上

    各位中医界的同仁,各位肾病百家论坛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和大家来共同研究中医,来学习中医,来欣赏中医的美!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咱们中医的中观正见.什么是中医的中观正见呢?我们说中观正见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一:中医之中观正见下

    各位中医界的同仁,各位肾病百家论坛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和大家来共同研究中医,来学习中医,来欣赏中医的美! 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对于我们一个想要很好的去入门的人来说,我觉得大家从方上下手,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上

    各位全国的经方爱好者,经方的高手们,同仁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在这个时间段共同探讨我们心爱的中医.今天我与大家聊一聊中医之医学心悟. 我们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中

    我们常说某某人喜欢用什么方子.喜欢用那个药,我觉得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儿.而是说他对某些方子.某些药物有独特的认知,或认识比较深刻,那么这一类的病人就会去找他,那么他就越用越灵!我们要看这个医生他所治的病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下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的亲身案例,我女儿小的时候换水土腹泻,我们从新疆到甘肃,从甘肃又到新疆.小孩那个时候才几个月,每到一个地方就腹泻不止,找了中医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四:中医之医法圆通上

    尊敬的吴老师,各位巴山夜语群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受大家的邀请,能够在巴山夜语群跟大家共同来聊聊中医的一些事儿.今天我和大家聊的是中医之医法圆通. 我们讲中医是道呢?是法呢?是术呢?自古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四:中医之医法圆通下

    当我沾沾自喜,自认为自己独得天机的时候,又有许多的疾病仍然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处而处理.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当中,对奇经八脉的指导思想,用六经来治疗奇经八脉的思想,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把它也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