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概述(陈明)
非智力因素概述
陈 明
一、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概念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很明显地涉及到动机、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西方,夸美纽斯强调“对于儿童说来,对于使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偷快的那种东西产生了某种兴趣,那么,它将能促进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 Alexander)在1935年发表的《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次提“非智力因素”。1950年,韦克斯勒(D. Wechsler)又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是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开始的标志。1983年2月11日,我国《光明日报》发表了学者燕国材《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
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阶段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二、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一)主要内容
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
1.兴趣与爱好;
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
3.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
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
5.自信心与好强心;
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7.高抱负;
8.焦虑。
(二)基本结构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构成。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
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提升孩童智力。
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即在认知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知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以及弥补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条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兴趣是儿童成才的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作为兴趣,兴趣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
广泛的兴趣,使人精神生活充实,并能应付多变的环境,兴趣使人充满欢乐。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兴趣对孩童的学习活动更为重要。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主要是直接兴趣(具体形象事物本身引起的),如看电影后学习英雄的美德,也模仿反面人物的言行,分辨力差。发展积极兴趣,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内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谁,持久地从事一项无兴趣的活动,不仅难以成功,而且有损身心健康。
(二)良好的情感是儿童成才的催化剂
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的直接体现,美好的心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条件,能使人产生学习兴趣。良好心境能使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想象力丰富。情感有调节作用,能引起和维持人的行动,有排除障碍的功能。情感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有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情感有信号功能,情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即表达情感的方式——表情,表情是人类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有人称为“情感语言”,这种“语言”对儿童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三)意志力是儿童成才的柱石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原子说的创造者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意志对人来讲,这比天资聪明更重要得多。因为,一切创造与发明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就中小学教育来说,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对智力因素发展的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动力功能(指学生的需要及其表现形态,构成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定型功能(指把某种认知或行为的组织情况越来越固定化,成为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粘胶剂)和补偿功能(指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与能力的某方面的缺陷或不足,成为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辅助、补充和调节器)。非智力因素的这几类功能在教育实践中屡见不鲜。如“勤能补拙”是强调性格的作用,“因材施教”是侧重个性(人格)的影响,如此等等。
从整体看,要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五大品质: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自觉性是意识的基本品质之一;主动性是以动机为心理机制的;积极性以兴趣、情感和意志为心理机制;独立性是性格的一项基本品质;创造性既是智力因素的品质,也是非智力因素的品质,只有当两者综合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创造性。培养非智力因素要注意两个结合: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结合,非智力因素与道德品质的结合。培养非智力因素要做到三个注意:注意年龄特征、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培养非智力因素要做到四个重视:重视学习优秀者、中等者、差者和女性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五种方法是:练习、锻炼、要求、榜样和强化。
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育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
(一)动机的培养
儿童动机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动机的内容形式日趋复杂,内在性日益提高,长远性逐步增强。
培养动机的主要方法是:目标与反馈、表扬与批评、竞赛与合作、期望与评价。
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把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
学生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
社会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提出来的,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不同的家庭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初入学的儿童,其学习动机基本上是家长要求的反映,如说:“是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将来像爸爸妈妈一样……”等等。
儿童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家庭的一般舆论和对儿童学习的要求,对学生学习的成绩起很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等的研究说明了这一点。心理学家菲利普斯和亚当斯在1972年对成绩优良的和成绩原可优良但却很差的中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提的要求比成绩差的父母具体明确;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比成绩差的父母更重视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成绩差的学生的父母格外关心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我国,不同家庭对儿童学习上的要求,也有种种不同的情况,城市和农村的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子女,其学习动机各有不同。
一个国家对科学文化的要求和社会风气,甚至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在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知识的增长,社会的影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越来越起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发展起主导的作用。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是一致的,学生原来已初步形成的正确动机的萌芽可以得到巩固、深化,原来不正确的动机则能得到改正。但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上的歪风、同伴中的小集团成员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必须注意预防或采取消除影响的措施。
2.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学习动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级,其主导性的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向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动机愈来愈占支配地位,并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动机,而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近景性动机也越来越深刻而稳固。例如:学龄初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直接兴趣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教师和父母的具体要求和评价等等,对推动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作用。一般说来,这阶段以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少年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学习内容的丰富和日益深化,学生的兴趣也更为多样和分化,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更强;另一方面,少年儿童初步激发出来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常常成为学习中的强大动力。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少年期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特点。到了青年初期,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就更富有社会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世界观逐步形成,学生更自觉地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特别是面临升大学或参加工作的前夕,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更服从于未来工作的要求。生活目标、明确的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时,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动机都发展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它们更趋稳定、深刻而持久。
学生在同一年龄阶段,其学习动机的发展有共同趋向,但由于教育不同,社会条件不一样,学生本身的品德、性格、知识以及心智活动的积极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水平。
3.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
学生兴趣爱好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稳固性和深刻性,有的人对各种学科或各种学习活动具有广泛多样的兴趣,有的人只对某门学科或某种学习活动具有特殊的兴趣。如有的学生特别喜欢文学,有的特别喜欢数学,等等。这两种兴趣的形成对学习有不同的作用,但是两者又是不可偏废的。广泛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各方面学习表现出积极性,使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但是也容易使学习流于肤浅和表面。而专门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深入某方面的学习,但也难免使学习陷入狭隘和片面。因此,教师应注意适时地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学习兴趣。一般说来,较好的是先有普遍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培养专门的兴趣。
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学习动机形成的难易和速度有很大影响。意志力坚强的人在正确学习动机和错误学习动机之间发生矛盾时,能以顽强、坚毅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以理智权衡孰轻孰重,用客观的标准决定取舍,直至最后取得胜利。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往往在动机教育的过程中畏缩不前、信心不足或者放弃学习的要求。
学生的个人志向级别不同,对学习的要求和反应也不一样。例如,一个学生考试得“良”,非常高兴,另一个学生得“良”则感到惭愧。这表明这两个人学习志向和学习动机水平有差别。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一般导致志向水平提高;失败一般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人们的成功经验越丰富,以后的志向水平会提得越高;失败越甚,以后的志向就降得越低。
学生的性格以及智能发展水平,对学习动机的形成均有一定影响。
4.学习动机的培养。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
学习目的教育,是一项经常的重要的工作。它总是与学校政治思想教育、世界观的培养联系在一起的。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经验表明,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教育联系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习动机。如通过讲故事、主题的班会、科学幻想性活动等激发学习动机。在进行正面教育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某些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予以否定,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新旧动机的斗争,帮助他们克服弱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对一般学生要这样,对学习上暂时后进的顽皮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的学生,尤应如此。
(2)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必须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①明确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形成认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的知识对于儿童的兴趣和兴趣倾向有着特殊的影响。
②创设一定的任务条件,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研究表明,仅有对知识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还不足以保证学生产生真正的认识兴趣,只有使学生为了某种实际任务而进行科学探讨时,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其认识兴趣。在完成这种实际任务时,学习对象愈符合学生的“立场”就愈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例如,一些学生对于阅读文学或科学通俗读物抱有否定态度,因而对课外阅读不发生兴趣。当研究者组织他们参加选购书籍,把书籍分发给他们,要求他们收集优秀的书评,朗诵有趣的书籍,演示科技书籍中提供的科学实验等活动时,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看到知识的作用和力量,否定了自己原有的否定态度,阅读对象成为他们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东西,于是,阅读兴趣就顺利地形成与发展起来。
③某一领域实际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对该领域的认识兴趣的基本条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都会妨碍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在揭示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奥妙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样,学习兴趣才能较顺利地形成与发展起来。
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和必要的技能掌握等内部条件,以至必要的物质设备、组织领导等外部条件,都能影响学生认识兴趣的产生。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利用游戏或听故事等其他活动动机,使学生这种已有动机和学习发生关系,把这种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
研究表明,通过游戏动机的转移,可以形成学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认识兴趣。例如:在一个六年级班里,班主任发现男孩子们具有想做海员的理想,她就把班上同学看作是海员部队,开展游戏活动,对他们提出任务:做一名海员就要好好学习,参加海军自愿协助会,守纪律,团结友爱;学习造船和航海技能。本班同学充当“海鹰”号舰船上的不同的成员,各种科学小组和艺术小组的活动也被有机地包括在海军游戏中。学生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习航海知识、研究祖国沿海国界、阅读描写祖国海军舰队的伟大战役的历史书籍,同时还学习模型制造、摄影、音乐,等等。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生动地进行了认识活动,领会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形成了某些技能,并使学习活动具有新的意义(不学好数学、物理以及历史、地理和其他科目就不能做海员)。这样,学生对海军游戏的活动动机就成功地转移到学习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好各门功课的愿望和兴趣。
(4)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满足和不断地引起学习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生产劳动中以及在参加各种课外小组的活动中,由于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了新的学习需要,增强了学习动机。例如在组织课外的航空模型小组、船舰模型小组、无线电爱好者小组、数学小组、乒乓球小组等活动中,使学生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获得了某些新的知识、培养了求知欲、发展了学习的兴趣。参加这些小组的条件之一是各门功课的学习都较好,因而争取参加课外小组也就成为鼓舞学生学习好的重要动机。在参加这些小组活动以后培养起来的专业兴趣,又可成为未来职业选择的重要根据。
除了上述各项途径以外,还可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先进人物和教师本身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和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具有生动的、富有感染性的特点,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是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有效途径。
(5)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教师在讲授每一节课以前,必须清楚地、生动地、有力地提出这堂课的目的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结合教材内容讲明新教材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则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重视,并调动其积极性。教学经验证明,教师愈能在课堂教学中阐明每一具体知识的目的、意义,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所明显具有的价值,这种知识就愈能吸引学生去产生向往与追求的意向。如生物教师在讲“肥料”这一内容时,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讲解,能使本来较为枯燥的内容(氮、磷、钾等成分的分析)变得十分有意义,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对力所能及的,又要开动脑筋的学习材料有较高的兴趣。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通过下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例如,语文和外语阅读课上分角色朗读,算术教学中口算与笔算交替使用、学生自编例题,外语课上的看图叙述,以及适当采用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强化其已形成了的间接的学习动机。
在运用这些措施激发动机时应注意两点:
①避免兴趣主义。兴趣主义脱离教材内容单纯从个人兴趣出发而忽视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作用。在兴趣主义支配下,学习会有所偏废,从而影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②避免形式主义。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并考虑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水平。因此,采用的新教材和教学方法应使学生在经过努力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动机积极化,更好地动员起学习的积极性。
(7)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中的启发式,不是简单的问答式,而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课题即“问题的情境”,使他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通常用两种方式:
①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来进行学习。
②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如在讲物理、化学的某些定理之前,先作某种预备试验,从试验中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予回答,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又如数学课在讲圆周率之前,先布置学生画出各种直径不同的圆,量出直径和周长,令其用周长除以直径。学生们发现所有的周长与直径之比都接近于3.1416,感到奇怪和有趣,就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的求知欲。
(8)适当地开展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社会性的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也可能有些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反而学得差了,这或是因为他们被刺激得过分而超过了体力和承受力,或是因为他们实在能力太差而失去了信心。
关于竞赛在调动学习积极性中的作用,国内外均有一些实验。
例如:切拨曼和费得对五年级两个组的儿童进行10天(每天十分钟)的加法练习对比实验,其中无竞赛组只是由于兴趣和严肃的学校工作条件而工作,有竞赛组做加法时还有一个“为了每天统计表上登记分数和红星”的诱因。后一组竞争的动机加强了加法练习,结果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实验还表明,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个人竞赛比团体竞赛效果好。
然而,过于频繁的竞赛或统测,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气氛,使学生产生怯场的心理状态,从而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竞赛频繁,考试过多,常会因失败而丧失信心和兴趣。故采用竞赛必须慎重、适量,注意方式,竞赛后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错误的学习动机。
(9)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不少实验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的比不了解学习结果,学习积极性高,进步较快。因为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从而继续前进。
例如:布与诺维尔的实验,令两组受试者以最快的速度和正确性来做同样的练习(减法、乘法,写字母a,找出课文中的外国字)。连续试验75次,每次30秒钟。在前50次练习中,对甲组增加下列诱因即:知道每次试验的分数;试验期间不断予以鼓励,督促他们努力地做;把所犯错误加以分析。对乙组则无这些指示。练习50次以后,两组指示对换,对乙组增加上述三项诱因的指示,甲组则取消这些诱因。结果,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在后25次练习中,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
(10)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等。
及时的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
对学龄儿童的评价,一般讲来,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但是,过分的夸奖会造成学生骄傲和忽视自己缺点的倾向,从而引起消极的结果,而在责备时也必须注意采用巧妙的方式。优秀教师在运用评价这一手段来激发学习动机时,常常是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
有效的评价,必须考虑到以下条件:
①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评价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首先要使学生持正确的观点,特别是在评分问题上。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但是也应该指出,分数只是他们学习成绩的某一方面的指标,不是唯一的指标。只有对分数持正确的观点,分数才能起积极的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参杂了主观印象,而不是根据学生客观的学习情况,或者评价不公正,评价不仅不能激发起学习动机,反而产生相反的结果。
③评价必须注意学生心理的发展水平与气质、性格等特点。一般说来,对于青少年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习动机。对于学龄初期的学生,教师个人的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些;而对于集体意识已有所增强的学龄中晚期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来进行表扬或批评,效果更大。对于学习自信心较差的学生,要发掘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多鼓励和及时表扬;而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不足之处。不同神经系统类型的学生对同一分数的情绪反应也往往不同。坏分数对于强型的学生来说,可能激起他们的奋发,对于弱型学生则可能引起情绪消沉、降低自信。所以教师在作评价时,要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并注意学生的整个个性特点。
(二)兴趣的培养
儿童兴趣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兴趣的范围不够广阔,泛化而无选择,不固定和不深刻,不够自觉。
培养兴趣的方法主要有:发展情感,培养乐趣;培养理想,形成志趣;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结合起来;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孩子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要使儿童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就要善于培养儿童的兴趣。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孩子喜欢玩“开汽车”游戏,我们可利用他们的对奇心理,诱发他们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汽车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多方的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孩子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认真钻研,积极思维。
1、用趣味的学习故事唤起学习兴趣。
学习发展有悠远的历史,沉淀着许多有趣味的学习故事。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各种知识的学习把有关的故事向学生娓娓道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低年级教学里,用生动的画面讲述数字的发展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在教学简便运算的时候,向学生讲述数学家高斯小时侯巧算计算题的故事,树立榜样作用。在教学圆周率的时候,向学生讲一讲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激发学生学好数学,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
2、用赏识的语言评价点燃学习兴趣。
古语有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的时候,要用赏识的语言评价学生,要充分保护好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希望老师赏识自己。举一个例子:赏识教育专家周宏的女儿刚学数学的时候,兴趣不浓,做十道口算题错了七道。周宏是怎么评价她的呢?他说:“女儿,你太棒了!十道题做对了三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道也不会。”爸爸的话令女儿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用赞美的语言,少用否定语句,更不要出现粗暴、侮辱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沉浸在学习数学的快乐之中。
3、用生活化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内容生活化,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真切的认同感,从而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把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生活化的引入既增长知识,又锻炼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原来学习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
4、用实践操作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活动。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丰富认知结构。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主动发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趣味和作用。
(三)情感的培养
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有: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复杂,形式日益多种多样,稳定性日益巩固增强,深刻性日益加深提高。
培养情感的主要方法是:以知育情,以情育情,以意育情,以行育情,以境育情。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的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将爱与合理要求相结合,不仅使儿童充分得到爱,而且也能制止不合理的要求。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有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如:对祖国的爱,是建立在对祖国的认识上,对父母、老师的爱更是是如此。没有认识基础的情感,就会失去理智,从而会干出愚蠢的事情来。孩童知识贫乏,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感情用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孩子的腐蚀。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促进智力发展。如:高位速算法的创建者史丰收,他从小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在其祖父,父亲的关怀下,引导他去探索发现,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通过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陶冶孩子的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背景。
在教学中,一些学习差的学生长期在活动中没有得到充分参与享受不到学习的成功快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要通过和蔼的态度,对学生循循善诱、及时表扬、耐心启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1、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激发学生敢于探究。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和,融治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充分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的不足甚至是错误,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同时,在课堂内外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平时教学中,设计出因人而异,设计出不同坡度、多层次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有能力且敢于去攻破。不断产生成功的欲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促使智力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2.改变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自悟、交流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学生的情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体验着疑惑、惊奇、兴奋、喜悦的心理状态。
(四)意志的培养
儿童意志发展的特点主要有:逐步提高了意志的自觉性,增强了坚持性,加强了果断性,锻炼了自制性。
培养意志的方法主要是: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从今天做起,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监督。
意志力是指所有“进行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本身”。罗伊斯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志力通常是指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种精神生活在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意志使人的行动更为自觉,能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务。主动的意志力能让你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幸福的人不是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能随意支配自己的人。”孩子的精力与蒸气一样,若能控制,就能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自身保持健康的心理有重要意义。
1.树立高尚的理想,确立恰当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也就没有生活。古人也说:“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恃;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远大的理想和确定的目标是学生培养坚强意志的前提。 当然理想的树立、目标的确立应该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也必须与现实的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只有把理想转化到现实的生活中,成为行动的指南,意志才有发展的可能。如果仅仅是海市蜃楼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没有行动,则理想是空想,目标是虚设,意志的培养也就是句空话。
2.讲究科学的方法,遵循渐进的规律。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颂扬坚韧和勤奋精神的故事。比如“头悬梁”“锥刺骨”“卧薪尝胆”“愚公移山”等。以现代眼光来看。其精神固然可嘉,方法却有失科学和违背心理健康原则。有的学生仿效古人,为了自己的学业,强迫自己超负荷的运转,以锻炼自己的意志。某些意志锻炼方法(如硬靠简单的外界物理强刺激)违背了身心发展、运动规律,强行蛮干,反而使人心身疲惫、损害健康、影响学业,于人无益于事无补。因此,意志的运用应建立在健康的目标和科学的方法上。锻炼意志,还要注意循序渐进。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有的同学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滥用意志力,过分强制自己去做超出自己心身现实的事情。如一个体弱的女同学想锻炼身体,规定自己每天要跑多少公里,两天下来反而病倒,“欲速则不达”了。所以在磨炼意志的时候,应注意选择突破口,分阶段有步骤进行。目标可以具体地按渐进式方式排列,一个目标完成了,对于个体是一种积极的反馈,能增加其自信,从而更积极地完成下一个目标,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意志的行为逐步强化为意志习惯,再慢慢固化成一种意志品质,成为良好个性特征。
3.参与社会的实践,坚持从小事做起。意志品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它在人们调动自身力量去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实践中体现出来。在学习、劳动、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个体意志的培养就蕴含其中。有些学生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大风浪显不出真品性,忽视在平凡生活、平凡小事中的意志培养。其实,一个人意志的培养和锻炼并不仅仅局限于挫折、困难、逆境,有时“取得成功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才是意志力的完整体现。从日常生活小事到艰苦、重大的工作都是磨炼意志的机会。特别是体育锻炼,更是锻炼意志的有效手段。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个身体运动过程,更是集心理、意志磨炼为一体的综合过程。学生自觉地、经常地、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坚强、果敢、机智、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和精神。
4.要有吃苦的准备,发扬坚持的精神。《孟子》里有一段流传千古的名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它告诉人们成就大事的过程就是意志磨炼的过程,意志磨炼的过程也就是吃苦耐劳、坚忍艰苦的过程。劳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曾经历过无数灾难,遇到过诸多挫折,就因为他们有摧不垮的精神和不松懈的意志,他们最终获得了成功。当代有些学生因为环境优越,难以接受艰苦生活的挑战;有些学生很想有番作为,却不肯付出努力,没有一点“成本”意识、“投资”意识;也有些同学付出一点努力便觉应有所回报,不愿持之以恒,这样的人是很难如愿的。正如卡尔文库立基所告诫的:世上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坚忍。“才能”不行,最常见的是有“才能”而不成功的人;天才不行,未得回报的天才几乎是常听见的话柄;教育不行,世上多的是受过教育而不能尽忠职守的。只有坚忍和决心才是万能的。“勇往直前”这句口号,已解决过并仍将继续解决人类的问题。
5.保持浓厚的兴趣,从事喜欢的活动。有些学生的失败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勉强自己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所从事的活动不能使人感到充实和趣味感,这样自然难以持续下去。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出巨大的毅力。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去尝试自己既感兴趣的、又符合社会要求的事情和活动,也会发挥意志力。
6.优化自身的素质,塑造健全的个性。个性和意志密切相关。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及其特点如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敏感性、可塑性等,对意志品质起着物质基础的作用。一般说来,意志薄弱的人,气质上多属弱型,性格上胆小软弱。如果针对个性中的某些弱点进行训练,如多血质的同学加强坚持性、毅力的培养;胆汁质的同学加强自制力的训练;粘液质同学重视自主性和果断性锻炼;抑郁质的同学更加胆大、顽强,这样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必将使意志品质更加完善。
7.思想上明确意志的重要性。任何意志的行为都需通过认知这一中介环节来调节。对意志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清楚,则锻炼、培养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积极性越高。 意志品质在改革开放,竞争激烈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里,一个人能否自觉地确定合适的目标,主动迎接挑战,果断地抓住机会,勇敢地坚持立场,在困难面前顽强不屈,承受挫折等,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竞争也是意志力的较量。如果一个学生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深刻认识意志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又能客观地、不回避的审视自己的意志品质并不断磨炼,那么他就可能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更大的满足。
(五)性格的培养
儿童性格的发展特点主要有:性格的统一性逐步巩固,坚强性日益加强,独立性逐渐提高。
培养性格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世界观,优化心理因素,投入集体生活,加强实践活动。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足以支配个性的那些最主要的特征的组合。一般认为性格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世界观。包括认识、观念、信念、理想;二是现实态度。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三是心理特征。第一是理智特征,指认识过程、智力方面的稳固特征;第二是情绪特征,包括态度、稳定性、持久性、主导心境;第三是意志特征,包括实现目标的坚定性、自控水平、应变能力;四是行为方式,做什么,怎么做。
世界观是性格的最高层次,心理将征是性格的基础,而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则是性格的外在表现。那么,好的性格应具有坚定的、开朗的、欢愉的、有胆略的、宽容的、助人的、真诚的、有雄心的、独立的、友爱的尊重别人的、有责任心的、自制的等方面的特征。
良好的性格跟人的学业和事业成就,跟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外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一双什么样的手,就会有一副能对付什么样事情的头脑。我们要教育出学业上有成就的学生,仅仅灌输给他大量的书本知知识、做大量的题目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坚定、自信、不达目的决不罢体的性格;要造就一个诗人,仅仅教给他音韵、格律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他热爱生活、富于情感的性格和对现实的敏感性;要培育一位军事家,仅仅教给他军事知识更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果断、机敏、坚定的性格。研究表明,对儿童进行自我概念和自负强度的测定,比智商测定对两年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更大。坚定而自信的孩子总是愉快地进行学习活动,很少会由于出现一点差错而泄气。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即使做出努力也没什么用处,这种念头就会转变成一种强大的力量阻碍他在学业上乃至今后在事业上的进展。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对18种个性(人格)特征进行分离研究,发现有8种特征和中学生的学业成就高度相关。其中责任心对于学业的影响远超过智力因素的影响。依次相关的是兴趣、独立性、宽容性、成熟性和竞争性等个性特征实际上,学校中成绩最优秀最出色的学生并不一定是思维速度最快、灵活性最高或智商最高的学生。实验者曾经分析过所在学校近十年中成绩最优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思维速度、智力状況、个人爱好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具有坚定而自信、冷静而自律的性格持征,善于自我安排而责任心极强。反之有个别从小被认为是智力出众,以高分考入学校的学生则由于智力以外的原因而变成落伍者,这样的例子几乎每一届都有。尽管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具有缺乏自制力,无责任心,情绪不稳定,缺乏耐心和恒心等不良性格特征,以至从不能自控发展到学业落伍甚至行为不端、自暴自弃。
有性格缺陷的人,其情绪常不稳定,行为也时常出格,使他与周围环境不能协调,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压力大,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甚大。因此,培养良好性格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各不相同,一般认为人的气质大致有四类:
强而平衡的一一多血质
强而不平衡的一一一胆汁质
弱而平衡的一一粘液质
弱而不平衡的一一一忧郁质
气质不同,人的性格也会显示一定的差别。但是,先天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结交朋友不同,所接受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这些后天的因素对人的性格为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啊。
在幼儿阶段,家长对孩子的不同态度往往会造就外控型儿童和内控型儿重。外控型儿童常产生于无原则溺爱、包办代替或管教过于严厉的家庭,这类儿童依赖、顺从于大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感,遇到事情总是等着别人去解决,一遇困难挫折就束手无策,灰心丧气。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不会主动同别人交往。这类儿童的个性通常是消极的、被动的、懦弱的、自私的。而采取民主和鼓励的态度不断对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常用讨论的方式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的父母,往往能培养出内控型儿童。这类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遇到困难和问题通常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他们喜欢提出问题并探求答案,求知欲较强,乐于与人交往,在与小朋友玩要中他们常是处于主角的地位。这类儿童的个性通常是积极的、主动的、坚强的和友善的。显而易见,内控型儿童比外控型儿童易于在学业、事业中获得超过同伴的成就。这种从儿童时代就开始显示的性格特征并非是与生俱有的,更多的来之于家庭教育环境。
性格特征的发展过程很漫长,通常要占人生的1/3,性格从开始发展、形成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是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7岁--18岁)。这一时期(少年初始阶段到青年初始阶段)的生理心理变化带来的情绪大动这一时期(少年初始阶段到青年初始阶段)的生理心理变化带来的情绪大动荡,使中小学生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适应困难,从而成为性格发展的可能障碍和转机。同时,社会化过程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则更明显,诸如师生关系、人际交往、集体接纳、学习障碍、考试焦虑和升学竞争等,使本来就不成熟的中小学生疑虑重重,举步艰难,一旦受挫就很可能长时同不能从自卑失落状态中摆脱出来,对性格的形成和改变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学阶段,孩子的性格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十分重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培养。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家长作风和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特征有着巨大的影响。以日本心理学家差摩武俊对母亲的态度与子女性格的关系的研究为例,可以看出这一点。
性格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中学阶段又是形成性格特征的关键阶段,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愿望。为了培养孩子具有良好性格,学校和家庭应掌握三个原则:
一是平等性原则一一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对子女的支配性态度、否定性态度、专制性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是极有害的,许多孩子的反抗性、神经质和对人的冷漠等消极性格往往是由于家庭教育失当而造成的。一位称职的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孩子采取鼓励、期待、公正和民主的态度,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养成他独立的、积极的性格。
二是要求性原则一一要鼓励和要求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管,培养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对人对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要经常教育孩子分辨是非,要求孩子去做好事,不做明知不对的事。家长对孩子的过分顺应、娇宠、漠不关心等无要求态度,对孩子性格培养也是极其有害的,由此而造成孩子的依赖、任性、自私和冷漠的性格,使孩子既不能适应学习,更不能适应社会,难以成才。
三是示范性原则——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之大是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的,以性格培养性格,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所提出的是非标准,如果让孩子感到父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那一切教育必将失败。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踏上了一座学习的快乐桥梁。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唤起了对学习的美好情感,激励着他们对学习中的奥秘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探究之心,不再烦恼学习的烦琐,不再畏惧学习知识的高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喜欢接受挑战。研究的实践证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习的教与学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020年4月